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四十八、倒霉的流浪汉 (第2/2页)
何悟稀这下有经验了,鬼魂都是没实体的,行动起来,不可能发出声音。 那么,那走路的,若不是生活在墓园的野猫、野狗,就是人。 大晚上的,人不可能无故从这里经过。这可不是什么夜总会上下班的必经之路。 难道是盗墓贼? 这下有点麻烦了,要是鬼,他还能收拾。要是个人,可就不好对付。万一弄出的动静太大,把其他人招来了,还真不好对付。 正思前想后的,那人已经穿过一排墓碑,从何悟稀躲藏的大树后面经过。 是他! 看到来人,何悟稀立即明白是怎么回事。 待那人走了有一段距离的时候,何悟稀才从大树后面走了出来,悄悄的跟在那人身后。 这段时间的学习,让他自信心爆棚,于是乎,他便想到要一报当日被打的仇。 就在他走到那人身后,没几步,准备发动攻势的时候。 那人猛然回头,一掌拍在何悟稀的胸口。 何悟稀哎呦一声,倒在地上。 “怎么是你?”看清对方面目,陆鸣觉愣了愣神,说道。 “你这混蛋,出手这么重。”何悟稀捂着胸口,从地上站起来,很不快的说道。 “看你这样,我如果不出手,被偷袭的就是我了。” 被陆鸣觉这么一说,何悟稀倒是有点不好意思了,但他嘴上却不认输:“这大晚上的,我哪看出是你。以为你是什么盗墓贼,准备给你来个暗算无常。” “就你才学了这几天,就像给人来暗算。大晚上不睡觉,到这来干什么。”陆鸣觉反问道。 “我……我。你能来,我就不能来。”说不过对方,何悟稀连忙将问题踢回去。 “我来是有事,才来这里的。你呢,难不成刚学了点皮毛,就像来这里探险。” 一下子被猜中心思,要是直接承认,那多没面子啊。 “我是看最近一到夜晚,都没有鬼魂出入,感觉奇怪,所以才来这里看看的。” “你也发现了?” “不错,我就是为了这事来的。”见对方无意中给了自己一个台阶,他连忙顺坡而下。 “这事,你师傅怎么看。” “这事我还没问他们,也不知道他们有什么动作。你在这方面经历的多,有什么线索吗?” “这事近两天才发生,暂时也没有任何线索。所以想到这里来看看,看是否有什么人用邪法,捉拿魂魄来炼邪术。” 何悟稀继续问道:“那你有发现什么情况吗?” “这里安静的过头,没有一个魂魄,这里与平常的情况不同。” “灵魂,是不可能一下子全部消失的,也就是说,对方早在前段时间,就已经开始行动了。” 陆鸣觉道:“这可能性不大,要是真这样做,本市其他的高人,不可能没有察觉。” “这还不容易,只要对方弄几件事情,误导你们的方向,不就可以轻松完成自己的目的。” 要说能力,陆鸣觉自然是在何悟稀之上。但陆鸣觉家中条件很差,自小除了学习法术,就是忙着做家务。对于人情世故,社会经历,他自然没有何悟稀多。 所以,陆鸣觉前几天送魂的任务加重,但也没有感觉到意外发生。 至于本市其他的法师、阴阳先生,不属于官方的,大多数是四处游走,解决了几件小事,便又离开了。 至于官方的异能组,不接到上面的命令,是不能随便出手的。 两人在墓园里又转了两圈,依然没有发现鬼魂,商量了半天也没商量出什么线索。 “行了,现在不早的,明天还要上学。”走了半天,陆鸣觉开口道。 “好吧……” 说完,两人便又悄悄的通过防护墙,翻了出去。 接下来,又是照常上课,修行,再无其他什么事情。 从外表看,本市的一切都照常发展,没有什么值得大众关注的。 但在看不到外表的黑暗下,依然有许多不被重视的人、不被重视的事发生。 记者,从来都是到处找新闻,将其曝光。 而越是不被人重视的人物,就越是被记者们盯着。 流浪汉,指在社会有一些人因为经济能力不足,没有固定的房屋,居无定所。他们在城市中流浪,行乞或当苦力等临时工人,在公园、天桥底、住宅楼梯睡觉。其他称呼如野宿族、露宿者、游民、街友等。 这些人,往往不被人重视,他们的生老病死,也很难入常人的眼中。 但就是这些人,往往被到处寻找新闻的记者们发现了。 这,又是一个流浪汉而引发的血案。 这是一个做了有些年头的老记者,从天不怕地不怕的毛头小子,到只会写一些不痛不痒文章的老滑头,这名记者,已经走了几十个年头了。 再有两年,他就要退休了。到了那时,他便可以过上每天下棋遛鸟,带孙子游公园的日子了。 这一天,正在吃午饭的他,无意间看到一个新闻。说是一群退休的老人,一起结伴,骑机车到处游玩,甚至准备穿越沙漠。 这一新闻,竟然激起了老记者的雄心,他又再次想起了年轻时的自己。 想着,想着,老记者不知哪根筋突然蹦起,决定要在退休前,要写一片文章。 可是,要写什么呢? 现在的记者,为了抓新闻,是什么地方都干去。自己这把老骨头,哪能跟他们比啊。 走在路上的老记者,一边想着,一边从一个畸形的残疾人身边走过。 只见残疾人坐在一个由小凳子改装的滑轮车,背上背着个大音响。 音响中,一边放着悲惨的音乐,一边述说着自己可怜的身世。 这种人,大街上经常能见到。老记者也没怎么在意,随手将口袋里的几块钱零钱,丢到残疾人的碗里。 走出没多远,牢记人忽然灵光一闪,对啊,自己可以从这些流浪汉入手,写一片关于他们的报道。 这种写流浪汉的报道,屡见不鲜。如果写得好,还能进行连载。 想到这,老记者连忙赶回报社,将这个议题上报给领导。 主编听了,也觉得,最近的记者,都是报道什么明星大腕,很少关注这些社会底层的人物。当下,便同意了他的想法。 临走前,主编对记者说道:“一般采访这些人,往往都是晚上,他们才有时间。你年龄不小了,要多注意身体。” “你放心,我身体好着呢……”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