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清明:三候--木牛迎阿丑 (第2/2页)
到了迎亲的那天,诸葛亮驱动着一头木牛,拉着自己和弟弟诸葛均所坐着的一张铺着红布的方台,方台的下面放置着类似于碾盘一样的巨大轮子,加上庞统和诸葛亮大姐为之寻找的娶亲队伍,一行人浩浩荡荡的穿过了襄阳城的大街小巷。 所有人都对诸葛亮所乘坐的这件稀罕玩意感到很好奇,在道路边嬉戏的孩童纷纷伸手去抚摸着这头木牛,有些好事的人问着坐在上面的诸葛亮他要去干什么,诸葛均笑着回答他们说:“我二哥要去迎娶黄家小姐了...” 当队伍来到了黄承彦府邸的大门口时,蔡夫人将诸葛亮驱赶用木牛拉车来迎亲的行为告诉了已经穿上嫁衣、头戴红盖的黄月英,她知道后情不自禁的笑了笑: “非马、非船、非轿,他倒真是想到了个坏点子...” 蔡夫人扶着黄月英走出门外,走过庞统身边时他惊讶的发现了一个常人不容易注意的细节:黄月英摆在胸前的双手皮肤居然是白皙的... 面见黄承彦的时候,诸葛亮正式向他行跪拜礼: “小婿诸葛亮,拜见岳父大人...” 黄承彦将他扶了起来语重心长的说: “你能和月英走到今天这一步我很欣慰,希望你们夫妻二人将来也能这样相敬如宾。” 说罢黄承彦还凑到了诸葛亮的耳边小声对他耳语道: “我怕你晚上洞房花烛的时候会吓到,先告诉你一声,月英会给你一个惊喜的...” 还没等诸葛亮来得及反应到底是怎么回事的时候,蔡夫人已经挽着黄月英来到了大门口,她将手放在月英的后背轻轻向诸葛亮的方向推了推: “去吧...你的丈夫正在等你...” 言语之中蔡夫人充斥着不舍,她眼含热泪望着黄月英一步一步踩着台阶向下走,诸葛亮也一步一步迎了上来,伸手出牵着黄月英的手。这时喜乐再度奏响,所有人都为他们的结合感到高兴,而诸葛亮丝毫没有注意到人群之中,有一双眼睛也在注视着他... 在拜别了父母之后,黄月英在诸葛均的搀扶之下坐上了方台,在众人的欢送之下远去。 夜半时分,诸葛亮轻轻推开了房门,他看着坐在床榻之上一动也不动的黄月英,心里觉得有些莫名的兴奋和紧张,他从来不知道原来成亲是这样的感觉。 他轻轻来到了黄月英的面前,缓缓伸出手揭开了红盖,当他完全看到眼前这个人的长相时不由的吓了一大跳,手中的盖头迅速滑落到了地上。 “你...”诸葛亮兼职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因为眼前的这个人和自己所认识的那个黄月英长相差距实在是太大了,那白皙细嫩的肌肤、如水般清澈的眼睛还有那妩媚的身姿,婉若天仙一般让人不敢正视,在诸葛亮看来这完全是另外一个人。 “你到底是什么人?” 面对诸葛亮这样的疑问,女子不由的笑了笑: “怎么?黄月英因为自己太过丑陋所以羞于嫁给你,如今这么一个如花似玉的美人代替她成为你的妻子,你再也不用面对那个黄家阿丑了,难道还有什么不满意的吗?” “我诚心诚意想要和她厮守终身,为什么她要这么做?” 诸葛亮感觉自己受到了黄月英的戏弄,他十分严肃的对眼前的女子说: “如果她不愿意嫁给我大可以直接说出来,难道我是她黄月英的玩偶吗?我明日便送你回襄阳,请你转告她我诸葛亮不是她可以随意戏弄的人。” 就在诸葛亮转身开门准备离去的时候,女子从后方抱住了诸葛亮的腰际,诸葛亮能够感觉到她在哭泣,这种氛围像极了当初黄月英以真面目示人的场景... “傻瓜...难道你连我的声音都听不出来了吗?” 这时诸葛亮才细心去听女子的声音和之前黄月英的声音完全一样,这让他大惑不解,他转过身看着早已泪流满面的女子,将信将疑的问: “你...真是的是月英吗?” 襄阳城内的黄承彦家中,庞德公、庞统、司马徽以及黄承彦四人围坐在凉亭之中饮酒,当庞统从黄承彦的口中听说了黄月英居然有两种极端长相的时候,忍不住咋舌道: “难怪我今天看到月英小姐的双手皮肤居然白皙如玉,可这也太不可思议了...” 黄承彦端起酒盏对庞统说:“月英生下来的时候就是这样,每逢十五天她肌肤和发丝的颜色就会发生逆转,原本的黄发黑肤会转换成正常人的黑肤黄发,与其这样说倒不如可以讲她的皮肤比正常人更白嫩、发丝也更加乌黑亮丽。” “可是...为什么不请人来医治呢?” 庞统的问题勾起了黄承彦的伤心处: “我之前请仲景老弟来为月英诊病,可是用尽了各种方法仍旧没有把她的肤发之色彻底治好,从而让她拥有世上最美和最丑的样貌,这也算是天意吧...” 司马徽也知道这件事,他对庞统说:“其实月英挑选今天下嫁原因也正是在此,因为今天正是她发肤之色转化为常人的时候,想必孔明现在应该是吓了一大跳吧...” 依偎在诸葛亮怀中的黄月英,将自己的身体状况全都告诉了自己的丈夫,诸葛亮听完后第一反应和庞统几乎如出一辙,不过他很快就接受了这个事实。 他握着黄月英的手说:“过去这段时间你很辛苦吧,不管你是美还是丑,以后在我诸葛亮的眼睛里只有你一个人,你黄月英是我此生唯一的妻子...” 之后诸葛亮和黄月英夫妻二人便和诸葛均一起隐居在了隆中的草庐之中,他们拒绝了刘表多番征召,选择留在山野之中做一对神仙眷侣。并先后开发了水车等优良的灌溉系统,帮助隆中的百姓做了很多的好事,深受民众赞扬。 本来诸葛亮都快忘记了自己的深仇大恨和远大抱负,直到一个人的突然来访... 诸葛亮看着眼前这个面容俊秀的年轻人,听着他自我介绍说: “在下吴质,奉钟毓之托有要事和您相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