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小寒:二候--封公谋宫闱 (第1/3页)
公元212年(建安十七年)十二月,正当刘备与刘璋之冲突不断之际,安顿好后方的曹cao亲自前往寿春指挥进攻扬州的作战。 公元213年(建安十八年)正月,曹cao督导大军进抵合肥,对孙权部署在长江上的重要军事要塞濡须坞形成了正面的攻势。起初曹cao的进攻颇为顺利,在发起战役后不久便由郝昭和王凌联手攻破了孙权设在长江西岸的营寨,并且生擒了守将公孙阳。 但是之后孙权并没有因此受到任何的打击,反而亲自率领七万大军逆江西下抵达芜湖,进而进驻濡须口亲自在幕后指挥作战,并且委任吕蒙为战时都督屯兵濡须坞,置强弓硬弩万余张严阵以待。由于吕蒙的英明指挥使得人数明显处于又是的曹军却无法占到任何的便宜,双方经过多次拉锯战后始终没有取得什么大的战果。 同年三月,曹cao望着布设精密的江岸要塞,渐渐明白了自己想要短时间速胜孙权是不可能的,而孙权同时也写书信给曹cao,声明春水即将上涨,曹军的地理位置对曹cao来说很不利,建议曹cao赶紧退兵,并且还说出了“明公一日不死,吾一日不得安宁”这样的话语。 曹cao看完信后却并没有任何的恼怒,他望着滚滚长江水由衷发出了“生子当如孙仲谋”的赞叹:“刘表、袁绍虽然曾为一方霸主,所生之子却竟如猪狗般昏聩无能,相继丢失了父辈留给自己的领地。而孙坚虽然英年早逝,但是孙策和孙权两个人却将他身上的才华延续了下来,现在看来这个孙权将来一定是我除了刘备之外的头号劲敌。” 不久曹cao便暂时搁置了进攻濡须的计划,率领大军折返。 回到邺城后董昭和陈群等人再度纷纷上书请求曹cao进爵魏公,但是曹cao顾虑这次劳师远征却徒劳无功,此时要进爵的话时机并不好。 司马懿看出了曹cao的心思,他对曹cao建议说: “丞相此次进攻江东虽然没有能够打过长江攻破濡须,但是轻而易举便攻破孙权在江西的防御重寨江西大营,生擒守将公孙阳,最终逼得孙权亲自上阵并且写书恳求丞相退兵,可见孙权惧怕丞相所以屈膝求和。而丞相则念在孙氏三代镇守江东,所以才会决定放过孙权而撤兵,所以丞相并没有失败,无需耿耿于怀。” 在曹cao看来司马懿的话根本就是鬼话连篇,但是客观上来说的确可以起到掩饰自己此次征讨不利的作用。身旁的蒋济和程昱等人也都知道司马懿说这些瞎话的意图,于是纷纷以此为理由劝曹cao不要再行推辞。 按照朝廷规制来说进爵封公是天子说了算的,然而从曹cao进封魏公这件事来看,真正的决定权似乎和天子刘协并没有什么关系。 身处许都的荀攸看到了自己叔叔荀彧的凄凉结局后,渐渐意识到汉室的垂危是任何人都没有办法挽救的,加上为了保住荀家,所以他审时度势的站在了曹cao一边。 在曹cao的授意之下拖着病体的荀攸和董昭一同上朝,奏请天子刘协封曹cao为魏公。 坐在龙位上的刘协双手放在膝盖上紧紧地攥着拳头,许久过后他紧绷的拳头渐渐松开,轻轻喘了一口气向身旁专职拟写诏书的官员伸出右手: “诏,丞相曹cao为汉室劳苦功高,今朕特赐其为魏公、加九锡,置魏国。” 在赐予曹cao魏公爵位的同时,刘协还一并准允了高柔所提倡之“复归九州”的奏请,将东汉百年以来的十四州化为九州,并将冀州的河东、河内、魏郡、赵国、中山、常山、钜鹿、安平、甘陵、平原等郡统统划归魏国的疆域之内。 至此春秋战国时期国中之国的局面,时隔近千年再度与东汉末年上演... 回到寝宫门口时,刘协便听到宫内有嘈杂声,他一听便知道是伏寿在发脾气。 他走进宫门内,见伏寿将桌案上的竹简统统摔在地上高声痛骂: “曹cao今日自封魏公,明日再封魏王,再来便是要弑君篡位了吧!为什么这样的乱臣贼子居然有这么多的人追随!那些汉室的忠臣们都到哪里去了!” 相比起伏寿的言辞愤慨,刘协倒是平静许多,他挥手屏退了宫内的侍俾和太监后走向前,弯腰将地上散落的竹简一一捡起来放回到桌案上并重新堆叠好: “曹cao连跟随他几十年的荀彧都可以逼死,现在又有谁敢和他作对呢?我们现在应该想的不是如何维护汉室社稷,而应该好好想想应该怎么保住自己的性命。” 伏寿并不认同刘协的话,她指责刘协忘记了自己身为大汉天下主宰的身份和荣耀: “陛下的意思是要继续放任曹cao吗?如果是这样当初我们又为什么要历尽千辛万苦回到洛阳?早知道不如让李傕、郭汜将我们一刀砍了!也不至于现在受到这样的屈辱!” 刘协知道伏寿说的话都是道理,但往往残酷的事实会比浅显易懂的道理更加让人认清什么蔡氏真是的。就好比现在的状况: 世人都在骂曹cao是国贼,都表示要复兴汉室,但是到今天为止曹cao一步一步登上了权力的巅峰,而那些昔日咒骂曹cao的人要么被曹cao所杀,要么举兵反抗,要么投靠曹cao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