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探秘_第三章、《红楼梦》成书之谜(3)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三章、《红楼梦》成书之谜(3) (第1/1页)

    1、诗社成立的背景

    诗社是在什么背景下创立的?其中有三点特别值得我们关注:

    第一点,它是在宝玉挨打之后创建的。宝玉挨打后,受到贾母的特别呵护,不仅摆脱了贾政的束缚,还告别了“与士大夫诸男人接谈”和“峨冠礼服贺吊往来”一系列官场应酬,杜绝了与亲朋好友的礼尚往来,甚至就连“家庭中的晨昏定省”也随意而为,不受任何清规戒律的限制。很显然,对主人公而言,这是一段难得的“休闲”时光,可谓没有名利的烦恼,没有世俗的干扰,没有琐事的纠缠,没有公务的羁绊,自由自在,无拘无束。想想看,一个处在权力中心的王侯级人物,在什么情况下才能做到这一点呢?当然是在隐居或半隐居的状态下才能做到这一点。也就是说,诗社是在主人公出家归隐的情况下创建的。

    第二点,它是志同道合者共同参与的组织。诗社的发起人探春送给宝玉结社的帖子,对这一背景作了直言不讳的描述,她说:

    今因伏几凭床处默之时,因思及历来古人中,处名攻利敌之场,犹置一些山滴水之区,远招近揖,投辖攀辕,务结二三同志,盘桓于其中,或竖词坛,或开吟社。虽一时之偶兴,遂成千古之佳谈。娣虽不才,窃同叨栖处于泉石之间,而兼慕薛、林之技。风庭月榭,惜未宴集诗人;帘杏溪桃,或可醉飞吟盏。孰谓莲社之雄才,独许须眉;直以东山之雅会,让余脂粉。若蒙棹雪而来,娣则扫花以待。

    这个帖子不仅点明诗社成立的地点是在远离尘俗的山水之间,还指出了诗社的参与者是一群志同道合者,具有“莲社之雄才”、“东山之雅会”的性质。据蔡义江的《红楼梦诗词曲赋评注》介绍:“莲社之雄才”指的是佛教净土宗最初的结社,由东晋和尚慧远在庐山东山寺创立。该社聚集了一批名儒,号称十八贤,而“莲社”因寺中的白莲池而得名。“东山之雅会”是形容谢安风雅结交的情形,他常常以诗文会友,以山水为寄,隐居东山,后人常以“东山”称呼他。无论是“莲社”还是“东山”,都具有“隐”和“交”的特点,而这两个特点恰恰是《红楼梦》进行创作的人为背景。

    第三点,探春帖子中的“前夕新霁,月色如洗,因惜清景难逢,讵忍就卧,时漏已三转,犹徘徊于桐槛之下”。这几句话向我们透露了一个十分重要的信息,这个信息与政治背景有关,与创作环境有关,与作者的处境有关。所谓“清景难逢”指的是诗社是在一个相对开明的政治环境下创建的,所以作者才能避开繁杂的事务,到一个相对僻静的地方专心进行创作。

    这个时代指的是哪个时代呢?指的是雍正之后的乾隆时代,因为《红楼梦》诞生在乾隆初年。很显然,作者拥有一个相对宽松的政治环境,所以他才可以“远招近揖,投辖攀辕”;才可以“竖词坛”、“开吟社”;才可以“结二三同志,盘桓于其中”,而不需要有太多的顾虑。“清景难逢”四个字,让我们看到了主人公终于是“守得云开见月明”。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