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探秘_第三章、胤祯卒年之谜(3)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三章、胤祯卒年之谜(3) (第1/1页)

    官方的这个失误,说大不大,说小也不小,就连侯堮都感到不可思议,表示十分惊讶。按理说,清史稿不可能有错,因为胤祯在乾隆父辈中是一个举足轻重的人物,他与乾隆血缘最近,关系最为密切,他的逝世无论从哪方面说都是一件大事,怎么可能把时间弄错了呢?而且一错就是半年。但永忠的记载更不应该有错,毕竟胤祯是他的亲祖父,他是胤祯的亲孙子,而且常年生活在一起。我们看到,就在胤祯去世的前几天,他们还面对面的叙谈过,如此亲密的关系,怎么可能记错时间呢?这种可能性在永忠身上几乎等于零。

    然而,在我们面前偏偏就出现了看上去都很权威,都很可靠的两个版本,两种说法。这两个版本,两种说法孰对孰错,外人几乎无法评判,更难以得出结论。不过,对我们来说,问题的关键恐怕不是谁对谁错,而是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错误,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象。笔者认为,这只有一种解释,就是胤祯在乾隆二十年根本没有死,他依然健在,只是放弃了官爵、王位、族籍,隐姓埋名出家归隐,打算在民间度过余生。他的“死”只是一种象征意义,象征着他从皇族退出,从王位退出,从官方舞台退出,将自己隐身于民间,隐身于江湖,隐身于草莽之中。既然是归隐,当然要秘而不宣,当然要从人们的视线中彻底消失,因此朝廷只好以“死亡”的方式结束他的历史。永忠的记载只能与官方的记载保持一致,这就造成了胤祯在1755年去世的假象。

    可是,既然要保持一致,为什么又留下了不一致的记录呢?笔者认为有两种可能:第一种,清廷和永忠之间对胤祯“死亡”的具体时间并没有达成默契,以至于出现了各自表述,相互矛盾的说法;第二种,永忠在主观上根本不想与官方保持绝对一致,有意留下了一个不大不小的破绽,想以此为契机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从而去探究原委,发现真相。因此,在胤祯去世的时间上,他比官史的记载整整提前了半年,这个差别足以说明,胤祯的“死”非同寻常,里面大有文章。

    胤祯1755年出家归隐的事实,并非笔者的妄加猜测,而是根据《红楼梦》主人公的归宿推断出来的。宝玉的判词说的很明白:“玉带林中挂,金钗雪里埋。”作者把归隐山林,再续“前缘”,将历史真相昭告天下当作自己余生必须完成的历史使命,故而早早做出了归隐的决定,并将其隐藏在了《红楼梦》中,隐藏在了主人公的归宿中。“归隐”意味着什么?意味着放弃高官厚禄,放弃优越的贵族生活,放弃家庭的天伦之乐,把自己变成一个毫无政治背景的平头百姓,在清贫中渡过余生。可不想要小看了这两个字,它不仅代表一个政治人物在最高舞台上的消失,还代表其生活方式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如果没有使命感,没有毅力,没有博大的胸怀,很难做到这一点。惜春的“缁衣顿改昔年妆”,说的就是这件事。所以,笔者认为,官方记载胤祯死亡的时间,就是他出家归隐的时间,就是他从庙堂走向江湖的标志。也就是说,他在1755年的6月之后,彻底摆脱了庙堂的角色,成为了名副其实的江湖野客。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