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二一五 前世今生 【十一】 (第1/1页)
禹陵。 会稽山。 丹霞蔽日。 山下不远处,一座大城尽入眼底。 “那是越都吗?”青衫少女指着山下的城郭问道。 “正是。”白袍男子答道。 “这么萧条?”青衫少女问道。 夫椒之战,越国败,勾践入吴,后三年归越。多年来百废待兴,君民上下一气。卧薪藏胆,粗布粝食。 为的就是积蓄国力,一雪前辱。 “姑娘请随我见越王。”范蠡说道。 这些日子,两人晓行夜住,终于赶到越都。范蠡曾问过青衫少女的名姓,她只说一越女耳。 浮游于天地,一切都是烟云。 二人下了会稽山,往会稽城而来。一路之上,田里的百姓们埋头劳作,山坡上的妇女忙着织布养蚕。 街道上的人们行色匆匆,叫卖声不绝于市,走街窜巷的小贩们童叟无欺。 房屋虽然破旧,都是整整齐齐,处处透露着一股不易觉察的能量。 “笃昂笃昂笃昂!”“剑击大会马上开始,越王亲临!”两个军士敲着锣沿街而来。 “哇,剑击大会开始了。” “什么大会呀?” “哦哟,你还不知道呀,越王广招天下侠士,今日比武呀。” “哦哟哟,那要去看看的。” “是啊是啊,去看看到底是哪国的侠士能够夺得头彩。” “快,走走走。” “就在城西禹王坡,马上就要开始了。” 百姓们议论纷纷,人群往城西涌去。 望着热情洋溢的百姓,范蠡一阵欣慰。文种果真是治国的能臣,越国上下同仇敌忾,军民一心,文大夫功不可没。 “走,越王也在那里,我们看看去。”范蠡拉着青衫少女,跟着人群往禹王坡走去。 瑾萱附在青衫少女体内,也想去见见越王。这位可是春秋时代的最后一位霸主,至今为人们熟知。 是华夏民族的励志楷模。 玄姬和庆忌的儿子也叫勾践,白胡子老爷爷跟瑾萱说过,前世里助了要离,今生要让她帮助庆忌。 如果那勾践果真是庆忌的儿子,自己又怎么能够帮助于他? 青衫少女虽然年少,身材还未长成,但从容貌和乌黑亮丽的长发来看,跟玄姬如出一辙。 特别那对眼睫毛,弯弯长长的,跟自己一模一样。 莫非这青衫少女是玄姬转世?也是自己的前身? 她还是个垂髫小童,颜面未曾完全长开,又没有镜子,细看不了她的容貌。 书中暗表,这青衫少女确实是瑾萱的前世。玄姬的一缕香魂,盘旋于舒城的庆忌大营。 正好被庆忌的祖父寿梦遇到,这寿梦开创强世句吴,更生出延陵季子这样的圣人。三清祖师念其先祖有德,早已奏请玉帝,让寿梦位列仙班。 寿梦截住玄姬的魂魄,见她红颜玉首,本是芳华绝代的女子,却落得坎坷凋零。 阖闾和王僚,都是他的后人,这才历经三世,便同室cao戈,一切皆是因果。 天意如此,神仙也不能改变。 寿梦掐指一算,仰天叹道:“罢了,儿孙自有儿孙福,这可怜的女娃,注定与庆忌要离纠结百世,命中注定,权且助她轮回去吧。” 这一代玄姬正是眼前的青衫少女。 玄姬一生,于庆忌要离纠结交往,两人都是天下一等一的勇士。 青衫少女无父无母,自幼被白猿养于莫干山中。 得天地之灵气,聚日月之精华。更有干将莫邪夫妇的英魂,每日在梦中指导,早已通晓剑理。 竹林里的茅屋,便是干将莫邪夫妇生前的居所。 不然以她小小的年纪,怎么参得透剑道? 禹王坡上早已人山人海,自打吴越争霸以来,会稽城从未如此热闹过。 隔着人潮,隐隐看得见一座高台,离地二丈有余,左右百余丈,前后八十丈。 百余人同时比武也绰绰有余。 全是原木搭建,剑击大会结束后,不影响使用。 文种真是个勤俭节约的治国能手。 “笃昂笃昂笃昂!”“越王登台!”有大嗓门的军士,敲着锣大喊。 禹王坡上的百姓纷纷跪倒,只余青衫少女一人。 范蠡慌忙扯了扯她的衣袖,意思是让她接驾,哪知她长袖一拂,依旧昂首傲立。 范蠡急得满头大汗,见君不跪,那可是死罪。 瑾萱心里暗暗好笑,青衫少女本是越王的母亲,哪有母亲跪拜儿子的道理? 好在百姓们对越王十分尊敬,跪伏在地,只看得到眼前的泥土。青衫少女个子不高,在人山人海中毫不显眼。 瑾萱透过青衫少女的眼睛,查看四周的情形。 就见一队军士簇拥着一位身材高大的汉子,往高台上走去。看他的身形,和天泽颇为相似。 远远望去,容貌看得不是特别清楚,虽然穿着粗袍布衣,却是器宇轩昂,霸气十足。 “拜越王!”大嗓门的军士一声长喝,声震四野。 “贱民拜见越王,恭祝越王万寿无疆!”想来早就定下规矩,拜见王者时的口号,历朝历代大致相同。 那身材高大的粗袍汉子迈步走到高台中央,双手一抱,对着天地一揖,撩袍跪倒在高台之上。 “越人勾践,愧对父老乡亲!苟活于世,无颜对列祖列宗!夫椒之战败于吴,越人之耻也!始祖禹帝,会诸侯于会稽,爵有德,封有功,何其壮哉!今越人受辱!亡国之际!诚请诸公助我!复我禹帝天威!”粗袍汉子匍匐高台,对着乡亲们叩拜。 瑾萱翻遍了史书,还没见过王者跪拜百姓的。 怪不得越国能成为春秋时期的天下霸主,有这样的狠人,什么大事做不了? 得民心者得天下,勾践深谙此道。 越王这一跪,满场之上除了青衫少女之外,余者统统跪伏于地,磕头带响,声泪俱下。 “诸公请起!”勾践在高台上站起身来,来不及掸掉身上的灰尘,先俯身伸出双手,喊乡亲们起来。 王者演技,天下无敌。所谓的光复大计,无非私仇耳。 乡亲们含泪起身,目光聚集到高台之上。 “各位乡亲们!剑击大会马上就要开始了,不管是哪国的剑士,什么出身,都无关紧要!今日大会,只以武功论输赢,拔得头筹者,赏千万金,请诸公奋勇上台。”一位中年文士,对着高台之下的百姓们说道。 “一年不见,文兄见老了。”范蠡在人群中叹道。 说话的中年文士就是文种,越国的顶梁柱,堪比定海神针。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