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月当空照中华_第一零二五章 以文化人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一零二五章 以文化人 (第1/1页)

    陕北之地以及三边地区战乱多年,在大量当地人口死亡流失的同时,这些地方的许多州县也缺少知州、县令等州县父母官。

    尤其是陕北的延安府、三边的固原州、宁夏的新垦区,还有刚刚西北官军收复的陇西临洮府、巩昌府,以及秦州、河州、洮州、岷州、阶州等等过去被木速蛮所盘踞的那些州城县城。

    这些州县在战乱过后,特别是在当地的木速蛮和流贼们,被肃清了之后,都只有临时任命的一些移民官。

    而这些所谓的移民官,没有一个是进士出身,很多人连个秀才甚至童生都不是。

    不过是因为他们响应了朝廷的招垦令,带来了一批关中、汉中或者是中原的移民,所以才被三边总督府临时委任为了各地州县的佐贰官。

    但是对这些多数都是地主豪强出身的移民官,西北的督抚大员们并不放心。

    不管是军机大臣东胜侯李邦华,还是三边总督袁崇焕,以及河中巡抚孙传庭、陕西巡抚洪承畴,全都不断地上书崇祯皇帝,建议崇祯皇帝尽快选派进士出身的官员,到陕西、河中以及甘肃、宁夏等三边地区充任州县官。

    一方面,这些进士出身的官员,对于朝廷更加忠诚。

    另一方面,这些进士出身的官员到了当地,对于当地的文教事业来说也是一种促进。

    毕竟陕北地区也好,河中地区也好,特别是陇西甘南地区,之前都不是文教鼎盛的地方。

    甚至在多数地方,比如说陇西甘南地区,过去曾长期被木速蛮人口所盘踞,儒家的文教事业基本上就是一片空白。

    眼下,那些曾经遍布宁夏、固原、河州、临洮、天水等地州县乡村的木速蛮番寺,都已经被三边总督袁崇焕下令焚毁了。

    然而,不管是焚毁那些番寺也罢,拆除它们也罢,或者将它们改作其他用途,都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收回西北。

    因为,类似文化这样的东西,消除了旧有的那一套之后,必须有新的东西去填补前者留下的空白。

    若是属于华夏文明的儒释道那一套不去填补这个空白,那么其他的东西就会去填补这个空白。

    比如说,以康迪纽斯为首的耶稣会西北分会以及保安团。

    当初,康迪纽斯带着一批新的传教士和追随者队伍到了西北之后,拿着军机处和武备院的公文,从三边总督袁崇焕的手里,终于领到了一批枪炮弹药,拉起了一支五百余人的耶稣会武装保安团。

    等到来自巴达维亚的军事指挥官安东尼范迪门,带着荷兰东印度公司赞助的资金,经过崇祯皇帝的允许,来到宁夏,来到天主教在华耶稣会对抗回教徒的最前线海喇都堡后世宁夏海原以后,耶稣会西北保安团终于开始发挥他们的作用了。

    尤其是在清除烧毁曾经遍布宁夏地区的木速蛮番寺番经的问题上,耶稣会传教士康迪纽斯和同为宗教激进分子的安东尼范迪门,领着耶稣会西北保安团立下了大功。

    对待那些隐匿的宁夏木速蛮,以及宁夏木速蛮中的神职人员,耶稣会保安团的手段极其残忍。

    他们打着为龙华民等在华耶稣会殉教圣徒们复仇的旗号,将所有抓捕到的木速蛮神职人员,全都一个个地裹上浸满了猛火油的毛毯,当众活活烧死。

    这样的事情,在固原、临洮、天水、河州等地,常常都是由那些当年在木速蛮之乱中逃得一命的汉人民团来做。

    但是对于木速蛮之乱还没做大就被镇压下去了的宁夏地区来说,移民来此沿黄屯垦的陕西汉人,与木速蛮之间的仇怨,并没有那么深。

    所以宁夏本地的汉人民团武装,对于世居此地的木速蛮们多多少少还是心存善念,比较宽容,愿意和平共处。

    到了三边总督袁崇焕公开发布告木速蛮书之后,宁夏的木速蛮在宁夏镇总兵官贺虎臣率军威逼之下,虽然也大量迁往河西而去,但却仍有一部分世居此地的木速蛮不愿离去。

    有的选择了归顺,选择效忠大明朝廷。

    但仍有相当一部分不愿西迁的木速蛮,则选择了隐匿逃脱,终究不肯归化。

    而这些不愿离去的木速蛮以及其中的神职人员,则成为了天主教在华耶稣会的会长康迪纽斯和耶稣会西北保安团指挥官安东尼范迪门报复和清算的对象。

    康迪纽斯和耶稣会西北保安团针对宁夏木速蛮及其阿訇等神职人员的血腥手段,袁崇焕不仅没有意见,而且相当支持,乐见其成。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