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穿残汉_第四十六节 均给民田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四十六节 均给民田 (第1/2页)

    
    
    "革新屯田?均给民田?"

    蔡吉的一席惊人之语令在场的文武纷纷抬起了头。须知眼下南北士林皆在热议屯田制,认为曹蔡实施的屯田制是解决自黄巾之乱以来天下田野空、朝廷空、仓库空,"三空"恶疾的灵丹妙药。曹cao麾下的谋士幕僚更是针对屯田中所遇到的问题制定不少实施细则,以求逐步将屯田制完善化、制度化。可谁曾想自家主上竟会在屯田制兴盛的时候提出要"革新屯田,均给民田",这可实在是让人有些摸不着头脑。

    眼见在场的文武或神色诧异,或面露疑色,蔡吉坦然一笑解释道,"渤海有闲散丁口,河间有无主之田。孤打算将渤海、河间两郡无主之田尽数收编官田,并按丁口均分给两郡百姓耕作。此便是均给民田,亦可称之为均田制。"

    蔡吉所谓的"均田制"当然不是她自己一拍脑门想出来新制度,而是中国历史上一项极其重要的土地制度。按原有历史进程,均田制由北魏孝文帝于太和九年(公元485年)颁布实施。北魏、北齐、北周隋及唐朝千叶三百年间都将均田制作为基本的土地制度,并衍生出府兵制、三长制等一系列配套的军政制度。直至唐中叶以后,人口增加,土地兼并日益严重,均田制实行的基础——土地国有制破坏严重。才在唐德宗建中元年(公元780年),由当时的宰相杨炎主持废止均田制,转而实施两税制。

    简单点来说,均田制就是国家将无主土地按人口数分给小农耕作,土地为国有制,耕作一定年限后归其所有。当然地主的土地不在均田范围之内。并且实施均田制必须满足三个条件。一、要有足够的无主之田。从而有地可均。二、要有大量流动人口。三、要整顿户籍。因为户籍是实行均田和征收赋税劳役的主要依据,没有详尽的户籍管理就无法推行均田制。

    就目前来说,蔡吉治下的青、徐两州及冀州四郡都已满足施行均田制的三大条件。当然出于谨慎的考虑,蔡吉还是打算先在条件比较优厚的渤海、河间两郡试行均田制,待完善细节之后再向青、徐两州逐步推广。

    然而相比踌躇满志的蔡吉,在场的文武官僚的反应却透着一股子耐人寻味尴尬。但见太史慈剑眉紧簇,刘义逊欲言又止,田丰微微叹息,高纳则干脆低下头装作什么都没听见。面对众人如此回应,蔡吉不由收敛起了奋发之气。转而向众人询问道,"诸君觉得此法不妥?"

    "主上可曾听过王田制?"田丰板起脸冲蔡吉反问道。

    王田制之名取自于《诗经》中的“普天之下,莫非王土”。乃是由篡位西汉的王莽,根据古书上记载的井田制所立。王田制包括两方面内容,一是将全国土地改称"王田"。即废除土地私有制,实行土地国有制。私人不得买卖;一家有男丁八口。可受田一井,即九百亩;一家男丁不足八口,而土地超过九百亩者,须将多出部分分给宗族邻里;原来没有土地者,按上述制度受田。二是将奴婢改称私属,不得买卖。

    看得出均田制与王田制确实有相似之处。但均田制承认土地私有。允许土地在一定条件下买卖,是一种将土地私有制与封建的土地国有制相结合的制度。反观王莽的王田制,完全废除土地私有,不仅禁止买卖土地。就连土地使用权也不允许转让。过于理想化的政令让王莽得罪光了天下间大大小小的土地所有者。大到宗室王亲,小到斗升小民纷纷揭竿而起,王莽的新朝仅存在了十四年时间就被赤眉、绿林等农民军给推翻了。

    面对田丰的责问,蔡吉当即哑然失笑道,"诸君以为孤要学王莽重启王田制?"

    田丰紧盯着蔡吉一点都没有同她开玩笑的意思。对于这个时代的人来说王莽乱政是上天降给大汉的一场灾难。若自家主上真有向王莽看齐的倾向,在场的家臣又怎会不心急如焚。

    "主上,井田虽圣王法,其废久矣。王田制更乃书生之论,不可行也。"继田丰之后刘义逊也向蔡吉劝谏道。

    眼见田丰等人个个表情严肃,意识到情况严重的蔡吉立马敛起笑意,郑重地向众人保证道,"诸君放心,均田制绝非王田制!均给之田皆为无主之地,孤不会动有主之地分毫。"

    高纳听到蔡吉亲口保证"不会动有主之地分毫",先前揪着的心终于放了下来。只要不动他们手中的土地,那一切都还好说。毕竟渤海高氏虽在冀、幽两州有些根基,却终究不是蔡安贞这等大诸侯的对手。若双方真争个鱼死网破,蔡吉固然会深受打击,渤海高氏也免不了灰飞烟灭。

    不过坐在高纳对面的田丰并没有因蔡吉的一句许诺而放下心来,反倒是加紧追问道,"不知主上打算如何均给民田?"

    对于田丰的提问,蔡吉自是早有准备,就听她朗声介绍道,"孤欲将无主之田一分为二:一曰永业田,耕种满五年者,可世袭租售,以林荒之地为主;一曰丁口田,不准买卖,年老身死还归官府。"

    "永业田…丁口田…"田丰沉吟了一下又追问道,"如何分授?"

    蔡吉听田丰如此一问,便知这老爷子来了兴致,心中大喜的她又跟着补充道,"凡十五岁以上男丁,每人授丁口田八十亩,永业田二十亩。寡妻妾授丁口田三十亩,若有子嗣则加授永业田二十亩。另有奴婢者,奴每人授丁口田八十亩,婢每人授丁口田二十亩,人数不限。"

    这一次蔡吉的许诺可算是让在场的文武官僚们惊艳了一把。但见高纳立连忙抬起头,两眼放光着追问道,"奴婢所得丁口田可归户主?"

    "当然。"蔡吉十分爽快地点头道。她现在需要的是足够的劳动力和稳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