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十二章 情归何处 (第2/2页)
面,也是为了打消这些港客怕被绑架敲诈的顾虑。毕竟只是通过电话联系,万一其中有诈咋办? 男的一般是单独前来——这种事也不可能找做伴的,女的是由家政公司或包台的人陪同。双方见面后若还满意,女方需付400元介绍费,然后就可以与男的单独谈话或到别处去。至于能否继续交往,就看双方的意向和缘分了。有的只是一夜情,女的收取一定的费用便各奔东西,这时女的可以回去退一半的介绍费,让他们继续为其介绍,有的会继续交往下去,成为包养对象。此时,女方就要将男方付给的第一个月的生活费交给介绍方作为答谢费,毕竟从此以后她就要过上至少几年养尊处优的日子了,每月膀不动身不摇就有近万元的进项,付出一个月的生活费也值。 在李云承包的那段时间里,吴冷兰根本不认识石小灵,只是常常听到李云咬牙切齿地骂她。每回商总催她交承包费交房租,她就骂石小灵吹“枕边风”。她不准石小灵来结帐,因为石小灵对家好家政太熟悉,李云怕她捣的鬼被石小灵识破。石小灵出于对工作的责任心,必须要时时提醒商总催李云交钱。李云后两个月一拖再拖,实在拖不过了,就挤牙膏似的挤出一点,然后就骂一通石小灵。李云还不负责任地向石小灵身上泼脏水,臆测石小灵与商总的关系。“谣言千遍成真理”,由于李云无数次的胡说八道,家政公司的管理人员和家政工们都对石小灵和商总有不正当关系信以为真,因为石小灵目前的确是个单身mama。 石小灵表面上看是个爽快、热情、开朗、快乐的人,其实她的内心非常苦。 她出身于一个知识分子家庭,父母是六十年代毕业的大学生,在学校自由恋爱,毕业后才结的婚。她母亲是东北人,父亲是广东人,爱把他们两个从南北两头拴到了一起,又使母亲放弃了北国风光,跟随父亲在南国安了家。从四季分明,冬季冰天雪地的北国,来到没有冬季,夏季酷热难当的南***亲刚来的那几年真的难以适应。那时没有空调也没有电风扇,在长达半年的夏季里,动辄30多度高温,使母亲度日如年。怀孕和生产都没有逃出炎热的天气,造成石小灵出生时先天不足,出生后又没有母乳吃。当时正值十年动乱初期,闹革命闹得人们都放弃了生产工作,物资短缺、食品匮乏,牛奶和奶粉非常紧俏,而且父母都要供养老人也买不起。靠米糊喂大的石小灵,瘦瘦小小,好像还没发育好就不长了。到她弟弟出生时,已经习惯了南国炎热天气的母亲,赋予了弟弟足够的营养和充足的奶水,所以后来弟弟长得威猛高大。 瘦小柔弱的石小灵却有一颗坚强的心。她初中毕业时,弟弟已经上小学四年级了,mama正培养他打篮球,每月要保证他的营养,鞋子也要穿两双。父母的收入在当时也算中上等了,却也有点捉襟见肘的感觉,懂事的小灵不想再给父母增加负担,她希望弟弟更有出息。 “我不上学了,去找一份工作,帮你们一起培养弟弟”。 小灵的学习成绩很好,将来考大学不会有问题,父母怕耽误了小灵的前程,坚持让她考高中。怎奈小灵决心已定,而且她其实已经偷偷找好了工作,在鹏城一个刚刚落成的宾馆做前台收银。 “你们放心,我不会放弃学习的,我会利用业余时间把高中课程学完,然后去业大拿文凭。拿文凭不一定非得通过正规大学吧”。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初,为了尽快地提高全民的文化素质,夜校、业大如雨后春笋般层出不穷,后来又加上了电大。而且为了鼓励人们学习,国务院还规定上夜校、业大,学费可以拿到单位报销。这个举措给相当一部分被十年动乱耽误了学业的人带来了希望,也使一部分经济不宽裕的人发现了一条边挣钱边上学的捷径,从而放弃高考或复读,通过自学去拿文凭,真正做到了学习挣钱两不误。 事已至此,父母只好同意了小灵的决定,一心一意培养儿子,而让小灵自己去闯了。 小灵没有说空话。她在勤勤恳恳努力工作的同时,积极参加业余学习,先是学完了高中课程,又报考了业大学的英语专科,她不仅学到了知识,还把学的知识运用到工作中去。当时小灵所在的宾馆是一个涉外宾馆,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进行和鹏城城市建设的快速推进,从香港过来的外国客人越来越多,对外语人才的需求使得小灵成了香饽饽。辛勤汗水浇出了丰硕成果,石小灵很快成了鹏城市宾馆服务业的标兵,而且她还喜欢业余时间动动笔,小豆腐块稿件常常登在宾馆自己办的小报上,偶尔也能被市里的报纸刊登。几个倾慕她的敬业与才气的小伙子把她当成追求的目标,最后,一个叫纪东的小伙子落入她的视线。 纪东也喜欢文学和写作,小灵是通过宾馆的小报认识他的。小伙子是个重庆人,个头不高,线条清晰的脸上有一种冷峻刚毅的神情。他10岁时母亲就去世了,父亲又当爹又当妈地把他们弟兄三人拉扯大,大哥下了乡才使二哥被分配了工作,后来知青返城,大哥总算回来了。纪东初中毕业后,不想再给父亲哥哥们增添负担,就在一个宾馆找了一份维修工做。与小灵不谋而合的是他也没放弃继续学习,读完了业大汉语言文学,被提升为领班。后来,鹏城的发展需要大量人才,他就与一帮朋友一起结伴南下。他本来是想到报社或文化机构找个工作,但刚刚开发不久的鹏城,文化建设还没提到议事日程。没办法,还是做老本行,到宾馆应聘。 纪东应聘到了石小灵所在的宾馆,由于有经验就直接应聘了领班。业余时间他又苦学英语、白话,很快工作时就能与外宾和当地人应对自如了。有空他也喜欢爬爬格子,从宾馆的小报上,他知道了小灵,读了那些清秀的小文章后,他开始关注起石小灵。他从侧面打听到小灵也是主动地放弃了学业,为的是减轻父母的负担时,同样的生活经历使他对小灵产生了好感。后来,他和小灵共同完成了好几次接待外宾团的任务,小灵的才气、聪慧更使他产生了与她交朋友的愿望。但由于小灵是当地人,他怕自己一个无亲无友无靠山的外地人不能给小灵带来什么实惠,就一直把这份愿望压在心里。 而石小灵与纪东一起接待了几次外宾团,又切磋过几次稿件的写作后,也喜欢上了这个聪明却有点不苟言笑的重庆小伙,特别是喜欢他那含蓄的表达方式。那几个追求小灵的小伙子,会经常跑到前台没话找话地找小灵聊天;要不就借口小灵爱看书,今天借给她一本,明天又借给她一本。而纪东不同,他只是当小灵上中班时,也“凑巧”要加班或顶班,下班时“顺路”送送小灵。一路上,两个人每人骑一辆单车,有说有笑地前行,两人都喜爱文学,便经常交流对某部文学作品的看法。记得有一次,小灵历数了自己读过的文学名著,有《红与黑》、《静静的顿河》、《安娜卡列尼娜》、《基督山伯爵》、《茶花女》等等,还有中国的四大名著以及《封神演义》等等等等。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