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同人)红楼之钗黛_第65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65节 (第1/3页)

    口骂道:“什么好不好的现成的银子到手是真的,不然府里开支不够,那位还不是指着我的嫁妆你觉得这样不好,用你老婆的嫁妆补贴家里,难道就好么”

    贾琏见她忽然这样气盛,倒有几分凤姐的架势,心里一突,只是他今时不同往日,面上并不带出来,只笑道:“我不过白说一句,怎么就惹你发这样火了你素日可不是这样。【】”

    夏金桂听了,才转过脸色,柔声道:“我那不是替二爷你着急么如今家里浑没个进项,开支却还是这样多,这么多人,吃喝拉撒,都从哪里来没了钱,连下人都瞧你不起。你看那个赖大,如今对我们鼻子不是鼻子,眼睛不是眼睛的,仗着他儿子是个官儿,我们老爷不是官了,拿张做致,我就见不得他那个样儿”

    贾琏道:“他原也算不得我们家的家生子了,你便由他又怎地,以后说不得我们还要靠他接济呢。”

    夏金桂不以为然,倒也不再多说。

    贾琏心内自有计较,哄她几句,当晚寻了个借口,留宿在外,并不回家。

    黛玉无端受了一场气,倒把思念贾母之心略淡了几分,恨的又走来宝钗这里,和她抱怨道:“我从前觉得大舅舅和琏二哥哥还是有几分见识的,怎么如今一个两个都这么短视,他们没了进项,日后还不是依靠二舅舅和宝玉,平白地得罪了他们,有什么好处”

    宝钗劝道:“你嫁给宝玉,不过是个虚名头,又替他家里cao这许多心做什么依我说,你第一快些装病,千万不要管家,第二正好也是要守孝分房的,就索性和宝玉连院子也分开,还到园子里来住也使得。我们两还近些。”

    黛玉横她道:“我知道你的心,宝玉要守孝,我也要守孝的,住得近了,也不许你动手动脚。”

    宝钗跌足道:“你把我当什么人呢我不过想着多见你一见,也好就近照看你,你瞧你现在瘦得都不成个人形了,我一日又见不到你几面,连你是否冷了热了,困不困,饿不饿都不知道,我心里挂念,你就不心疼么”她说得委屈,也学黛玉平时的样儿,伸手拽黛玉的袖子,黛玉一见,心也软了,面上道:“你打什么主意,我都一清二楚,孝期未满,我是不会同你亲热的,别说只是住得近,就住在一起,也是一样”

    宝钗满脸含笑道:“是极是极,我绝不动你,便是你叫我动,我也不动,好不好”

    黛玉瞟她一眼,见她迎出来得急,那衣带还半散着,微微一笑,替她重新系上,又发愁道:“我本来以为我想的已经够糟了,没成想这家里竟是个无底洞似的,多少银子下去,只是填不满,我父亲给我陪送的原算是丰盛了,如今看来,只怕还远远不够。”

    宝钗皱眉道:“哪有一进来就叫你拿嫁妆填婆家的道理你别太实诚了。”

    黛玉悄声道:“不是我实诚,是实在没办法,前儿我在太太那里,听到说江南甄家的人来送东西,太太虽然客客气气地回绝了,看那脸色,却是不大好,我一想,她只怕是舍不得那点子钱,想要替人家存东西呢,这要一收了,那我们之前的心思不就白费了么倒不如我出一点,太太看家里还过得下去,也就不急着收人家的东西,好赖把这一阵混过去再说。”

    宝钗忽然就后悔起来:“我怎么就糊里糊涂地把你嫁进这里来了里里外外,糟心事忒多”

    黛玉笑道:“豪门大族,哪个不是这样呢他家还算好的了,不然我父亲怎么会这么爽快答应亲事”

    宝钗道:“林姑父总是有计较的。”口虽如此,心内到底怏怏不乐,盖因当初事情未成之时,所求只是成事,然而事情既成,又不免觉得黛玉受了委屈,少不得自怨自责,闷闷地生起自己的气来。

    黛玉见了,安慰她道:“你放心,我父亲已经叮咛过二舅舅了,他是懂道理的,大面上过得去就好了,旁的再说罢。”又逗宝钗她在行的事:“你那些地还没卖罢我听老爷说,圣上已经批了行宫的地方了,就在你买的地旁边,这一涨可了不得。”

    宝钗笑道:“如今已经有几家官儿来打听价钱了,我等它再涨一点就卖了,一来一回,总有三倍的赚头。再拿这钱到外城买点宅子,京官越来越多,城里一进二进的宅子也越来越俏,我多买点在手上,你也可以劝林姑父买点。”

    黛玉抿嘴笑道:“那回跟他说过之后,他就买了,连我也买了呢,行宫边上的地涨起来可不止三倍罢,怎么这么早就卖了”

    宝钗道:“早些卖了,大家还可以和和气气,到了晚点,地价再贵,人家王公侯府的跟我来买,我还敢跟他要市价不成趁早把这麻烦出手了,反正钱是赚不完的。”

    黛玉笑道:“那我也卖了,你替我看着,有消息派个人来吱一声。”

    宝钗就盯着她笑道:“有消息了,我亲自来找你,好好地对你吱一声,好不好”

    黛玉被她笑得莫名红了脸,把手在她手上一拍,道:“讨厌”

    、第141章

    林海自从入京,便多方打探京中子弟,家世好的多半资质平平,资质好的又多出身不足,又或是婆家事务纷繁,家中孤寡,总不如意,到后来倒还是贾宝玉看得过去些,将黛玉嫁给了他,却又觉不足,思虑宝玉前途,无非靠科举上进,外放几任,积累资历,再转入部职,日后有爵有官,才是家族中兴之道。

    林海因辗转请托,叫宝玉投到了一位资历极老的翰林门下自来乡试多选翰林主考,此人居官既久,在清流中颇有声望,又是四平八稳的文风,最宜科举。

    贾政知道妹夫心意,叫来宝玉,百般叮咛,唯恐不足,因他丁忧在家无事,便索性将宝玉挪到外书房去与他同住,又越性将贾环、贾兰也搬出来,亲执教鞭,训导儿孙。

    黛玉见机向王夫人说要回园中居住,王夫人一则因她身子骨弱,恐耽误久了不宜于子孙,二则探春也到了嫁娶的年纪,正要多学学管家之事,便应允了,倒教探春挪在她跟前,黛玉住进园子,一进一出,两下皆是欢喜。

    宝钗一知道消息,立吩咐人收拾打扫,她不过前来暂住,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