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国拾遗纪_第十三章 惊鸿顾影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十三章 惊鸿顾影 (第2/2页)

洗不干净了。”

    雏儿不明白。

    “姚贾设下连环局,对李牧明保暗诛。李氏是名门望族,食邑柏人城,世代封侯拜将。秦王日后要收伏李氏一族,只需拿出姚贾的供词就能表示诚心。你这一露面,不容易了。”

    姚贾为秦王谋划得太过深远,雏儿每每走过悬头高挂的闹市,都好想撬开颅骨看看里面是不是还藏着机关。

    那颗头颅开始腐烂,蛆虫爬满,蚊蝇蹁跹。

    有眼无珠的死尸,目睹了邯郸城接踵而至的一幕幕荒诞。

    诛杀李牧的布告宣下,邯郸沸作两团:有人欢呼我王圣明,有人痛惜天柱已折。

    临阵换将,兵家大忌,求胜太心切就求不了胜。

    李牧苦心经营的防线被新将赵葱打破,王翦感动得老泪纵横:狐狸终于出窝了!

    眼见秦军退却,赵葱赞叹赵迁英明:秦军一击即溃,李牧迟迟不战果然有鬼!

    这边赵军主力追进秦国国境,那边秦军主力踹掉赵军大营,断补给切退路一气呵成。

    “乘胜追击”途中,赵葱想起三十年前被秦将白起围困的前辈赵括。

    他当机立断命大军回师,没有彻底掉进秦人预设的埋伏,可惜为时已晚。

    秦人深知放虎归山就是前功尽弃;赵人深知投降也是死路,因为三十年前长平之战秦军坑杀赵国降卒四十万。

    这决定胜负的一战,拼的是三十万虎狼之师的意志和二十万穷途困兽的血性。

    秦人以血rou之躯铸成铜墙,赵人用同袍遗体垒作铁壁,千顷血海浇黄土,百万新鬼共一哭。

    开在赵国北境的血色疮疤同样绽放在国都之南。

    秦军南线前锋主将,叫羌瘣。

    看姓氏就知道不是中原人,他完美继承了西戎羌人彪悍嗜血的性情。

    但凡能杀一千,绝不只杀九百九,端和勒令他不准杀降,南线就再也没有降卒。

    因为羌将军总是趁人没降就杀个痛快,根本就不留投降余地。

    先前对阵司马尚,司马尚摸明白他的急脾气,龟缩河梁不给他交战机会。

    河梁关隘地处东阳,分隔黄河两岸,秦在河内,赵在河外。

    所以秦王为什么要留着卫国不灭呢?

    因为东阳是卫国领土,在秦赵魏三国交界,留下卫国傀儡可缓冲与赵魏二国矛盾。

    这要打赵国了,秦王就让卫国去跟魏国哭穷哭弱,求魏国不要打卫国。

    魏国不打卫国,也就打不到从卫国借道的秦兵,秦国后顾之忧就可以少一点。

    司马尚密不透风的防守让秦赵二军在河梁陷入相持,直至赵国主将换成颜聚。

    新官上任尚且三把火,新将上任没战绩不仅自己没脸,也辜负赵迁的信任。

    颜聚估算羌瘣的兵力,决定开关。

    这与王翦不谋而合,王翦把赵军主力放进秦国围歼,颜聚也把秦军放进赵国痛殴。

    横竖颜聚不是赵国人,不用怜惜赵国子民,他唯一的目的就是消灭秦军战力。

    除却一点致命失误外,这场关门打狗很漂亮,羌瘣部卒尽成落水困兽。

    可惜,羌瘣的兵力只是冰山一角,南线秦军的真正主力是杨端和。

    关内鏖战正急,杨端和从河内北上,率大军叩关。

    杨端和部倾巢出动,说明秦王已经彻底解除魏国的威胁。

    至于如何解除的,端和不用费心,这位君主总会倾尽全力为前线大将挡箭。

    颜聚预想中的围剿变成两面夹击,河梁失守,东阳沦陷,赵国南方国门洞开。

    万顷血泪落到赵迁案上只剩两列字:北方屡败屡战,南线屡战屡败。

    战祸逐渐蔓向邯郸,兵马未至,流民先到。

    流离失所的平民向国主祈求庇护,国都是他们活命的唯一希望。

    可是邯郸养不活这么多人,赵嘉曾经预言的断粮危机爆发。

    秦国要抢占时机,战事若拖过秋收,粮草充足的赵军就是饿龙还魂。

    赵国也在争取时间,拼尽全力也要守住邯郸附近良田。

    愈是临绝地,愈是斗志昂,赵迁显示出末路君主最后也是仅有的英明。

    他下令将流民编入军中,割让饶安向宿敌齐国借粮。

    为缓和与燕国的仇恨,他又将大嫂接回宫中医治。

    赵迁亲自喂雪姬汤药,就像小时候雪姬也哄他吃过利病的苦艾。

    “父王不认你这个儿媳,可是我认你这个大嫂。”

    “不稀罕。”

    “若秦兵入城,大嫂以为大哥还能活吗?”

    “放了他,我就写。”

    “大嫂最好不要跟我谈条件,毕竟我现在就能让他死。”

    “果然跟你爹娘一样,又狠又毒。”

    “大哥愿意为你放弃太子之位,我想你也愿意为他抛开尊严。”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