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两百五十节 公考(1)  (第1/1页)
    一秒记住【】,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将足足三千个金饼,存放进新丰县县衙的官仓之中。    望着终于有了点颜色的官仓,张越终于松了口气。    官衙终于有钱了!    “陈县丞,这官衙的黄金,就由你来亲自看管和监督,一应支出,都必须由本官或者长孙殿下的签字方能支应!”张越将陈万年叫过来,叮嘱他:“这里的账目,本官和每个季度审查一次,若是发现少了一个铜子,本官就唯你是问!”    陈万年闻言,马上拍着胸膛,保证:“请侍中放心,下官一定看死了官衙的账目,没有侍中的命令,一个五铢钱也出不了这个门!”    对于钱财什么的,陈万年其实没有太大的兴致。    这倒不是他不爱财,而是相比黄金,他更喜欢当官和升官。    尤其是升官!    所以,哪怕面前堆满了金灿灿的小可爱。    但陈万年却可以视若无睹,在他心里,再多的黄金也不如自己的前途重要。    张越看着他,点了点头,对于陈万年,张越现在是很信任的。    毕竟,哪天正是他冒险伪装自己,为自己最终擒杀所有刺客立下了汗马功劳——可不是所有人都能够冒着被大黄弩狙杀的风险,戴上貂蝉冠的。    出了官仓,刚好碰上刘进带人过来。    “张侍中,公考马上就要开始,孤想邀请侍中一起去考场看一看……”刘进很是兴奋的做出了邀请。    公考模式,这可是现在新丰最大的亮点了。    其实在一开始,刘进多少还有些忐忑,害怕这个新奇的制度,引发朝野舆论攻击,甚至被祖父猜忌。    但现在……    整个舆论界,对新丰的这个公考模式,都是一片赞颂。    特别是公羊学派的学者们,纷纷公开称赞说:用人唯贤,三代之所以昌盛也,唯才是举,成康之所以鼎盛也……长孙承陛下之大志,取才唯公,此社稷之福!    其他学派,也都是一片阿谀奉承。    没办法,他的皇祖父,当今天子在回銮长安后,就在朝会上拿了新丰的公考举了例子,洋洋得意的告诉群臣:长孙素承朕志,躬行朕教,今新丰公考,为国选吏,朕心甚慰!甚慰!    活脱脱就是在炫孙。    而天子开口表态定性后,文人士大夫们,难道还敢顶嘴?还敢说天子说错了?    只能是从三百六十个角度,拼命找资料和例子,证明新丰公考确实是顺天应人的好制度。    谁要敢说不是?    恐怕第二天就得去廷尉衙门喝喝茶,仔细检讨一下自己内心之中是否真的对大汉社稷忠诚?甚至严重一点,碰到廷尉看你不顺眼,那恐怕你还得仔细检讨一下,自己内心之中是否对大汉天子恭顺?    反正当初,大农颜异就是被张汤用一个腹诽的罪名给咔嚓掉的。    于是,舆论能议论和非议或者说建议的地方,就剩下公考制度的程序了。    很多人,都觉得,现在新丰的公考制度虽然‘美则美矣’,但还不够‘好’。    为什么呢?    因为,考试的内容不够高大上啊。    还有那个面试程序,更是多余!    我辈士大夫,靠的就是文学!    凭什么要去做事呢?做事那不是刀笔吏的工作吗?    考士子们的做事能力和实践动手能力,这是侮辱啊,更非‘善待儒臣之行’。    所以,应该改一改。    最好改成只看才学,而不计其他。    对于这些杂音,若在以前,刘进可能会觉得‘正该如此’,但现在……却是嗤之以鼻,左耳进右耳出,纯当他们在乱说。    相反,在刘进眼里,公考制度里应该加强对于动手能力和做事能力的考核内容。    他已经受够了那些满嘴花言巧语,说的天花乱坠,实际上却一点事情都干不成的所谓‘名士’的忽悠了。    只是,身为长孙,他不好直接表露这个态度。    而且,他的性格素来温文,不可能如他祖父那样,遇到自己不喜欢的事情或者声音,就正面强怼回去。    他思来想去,发现,似乎最好的办法,就是自己带上张侍中,亲自去考场市场,走一遍。    用身体力行来表达自己的态度。    这样既不会得罪人,也能让人知道他的态度。    张越对于刘进的这个邀请,自然欣然答应。    正好,他也想去看看,这次公考吸引的士子和年轻人的水平。    ………………………………    半个时辰后,张越和刘进,就在一队期门军卫兵的保护下,来到了位于县衙两侧的露天考场。    为了应对这次公考,过去数日,陈万年和胡建,带着新丰县仅剩不多的官吏,将县衙两侧的街道、空地和宅院清理了一遍,腾出了场地。    于是,呈现在张越和刘进眼前的,就是一片乌压压的人头。    因为是露天考试,所以在考场外围,期门军的士兵们,拉起一条警戒线。    同时,还有骑兵在外侧巡查。    而整个考场之中,则由胡建带着新丰的狱卒和刑吏监督。    见到刘进和张越来视察,胡建立刻带人迎上来。    “考场士子们秩序如何?”张越问道。    “回禀侍中一切安好……”胡建低头禀报:“只查出了十几个舞弊者……”    “还有舞弊者?”张越忍俊不禁的笑了起来。    这次公考的笔试部分的试题,可谓是简单到几乎只要具备及格线的文化和算术能力,就可以过关了。    就这种程度的题目,都要舞弊?    那些家伙到底是多么不自信啊?    但张越哪里知道,题目虽然简单,但涉及的范围却太广了。    从春秋、尚书、诗经一直到九章算术、刑律,几乎无所不包。    虽然都是些常识。    然而,很多人就是缺乏常识。    毕竟,儒家兴盛这二三十年来,冒出了一大批只讲道德而不讲能力的所谓‘名士’。    特别是,当年牧丘恬候石庆和御史大夫卜式在位时,给天下人严重的错觉——似乎只要才学道德水平高,就不需要能力,也能官居三公!    于是,很多人开始学习和模仿这两位名臣。    结果……    在现实面前被撞了个头破血流。    有人被撞了就回头,但更多的人,却是头撞南墙也不回头。    这些家伙不仅仅自己不想回头,还带起了一个‘君子’‘小人’的节奏。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