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十三章:密信 (第1/1页)
第十三章:密信 王莽和王鹏一路急怱怱地跟着王伯回到家里,家里面正堂坐满了人,正欢笑着,流露着nongnong亲情,见母亲坐在几案旁,正同一个年方十八的女子谈笑着,见王莽走进来,笑着说:“莽儿,快来拜见你嫂子。” 他赶忙施礼道:“莽儿拜见大嫂。” “叔叔与去年相比又长高了,听说叔叔学问极好,在乡间素有贤名,将来长大了好为我王家光宗耀祖。”嫂子庞氏笑着夸道。 “当不得嫂子夸奖,莽儿还需继续努力。” “这次我回来,管家王兴也一起回来了。” 王莽见几案旁边坐着一位约四十余岁的男子,一身儒生打扮,听到嫂子介绍到他,便拱手道:“小人王兴见过小公子,小公子越发英伟了。” “多谢王伯夸奖,小子有礼了。” “莽儿,这次我们回来,一是回来看望你们,二是有重要的事要同婆婆和你商量。” 一听有重要事情要谈,王晶父子便退了出去。 见屋中只剩下母亲、嫂子、管家王兴和我四人,王兴站了起来,向我们施了施礼。 “老夫人,少公子,大公子让我回来问一下,近来有无可疑人员可来过李家庄。” “近来庄里面还好,一切都很平静,怎么有什么不对头的吗?”母亲不解地问。 “老夫人,近来朝庭出大事了。” “王伯,朝庭出了什么大事。”王莽知道可能是绣衣卫的事。 “公子有所不知,昨日皇后召大公子进宫,问起李家庄除了我们一家人居住,还有什么人。” “姑姑为何会如此问。” “日前,绣衣卫三位公差,在渭南郡公干,全部失踪,中书令大人石显已禀明皇帝,令有司全力察查,皇后觉得蹊跷,才密令大公子派我等回李家庄问明情况,希望此事与王家无关。” “伯父,三名绣衣卫在渭南公干,他们失踪,与我们李家庄有何关系。“ “公子有所不知,那三名绣衣卫到渭南郡交换过公文官敕,言明到李家庄一带有公干,所以皇后才派我等回来打听。” “是这样,我这段时日都在李家温书,从未出过门,母亲,这段时日有外人到过李家庄吗?“ “没见外人到李家庄来过。王兴,你回到长安后禀告王永,说李家庄这几日从未来过外人,好叫皇后放心。“ “是,老夫人,这样皇后也就放心了,尚书令自从参倒了萧氏一党后,更加跋扈,把持朝政,我王家也不得不避让几分,只要绣衣卫失踪与我王家没有关系,皇后和你几位伯父就放心了。” “伯父请放心,这件事情与我们没有关联,对了大嫂,大哥还有什么事要交待的。” “莽儿,你大哥有一封书信与你。你大哥嘱咐我,你看了后再回信给他。”说着交给王莽一块封了火漆的长方形的木盒,接了过来,感觉是机密事情,要不大哥就没有必要如此做,叫大嫂带个话不就行了。 “大嫂,我看了信后,写了回信,你再带给兄长。” “你们难得回来,今天晚上就住一晚,明天回长安也不迟。” 母亲边说边吩咐王晶收拾好客房,让嫂子们几个好好休息。 晚上,王莽回到自己房间,兄长王允给自己写信到底有什么事,来到这个世界后,从母亲口中得知,兄长王允是他父亲的养子,比自己大十五岁,去年才做了法曹吏,当然也是因为姑姑的原因,王莽这一房极不受王家的几个伯父待见,主要是父亲去世得早。兄长也是极有学问,做了官以后经常接济家里,去年才成了婚,也就是给他捎信的嫂子,不过王莽对这个兄长也没有什么印象。 王莽去掉火漆,打开木盒,从中拿出木牍一片,拿起一看,这个时代还没有纸张,只好用规整的木片来代替,只见木牍上写着:”弟莽见字如晤,兄于长安就法曹吏已一年有余,至今思母及莽弟也,余于尚书府中公牍偶见有绣衣卫于渭郡李庄公干事宜,恐于母及莽弟不利,时皇姑恰有所指派,便令汝嫂及管事王兴询问详尽事宜,安全为上,若事有急,便来京城相聚......。兄允为弟寻得一名师,日陈参,精于诗书礼易,若弟以为可行,可来长安游学,以成圣人之学......,阅后即焚。” 王莽断断续续地读完了大哥给我的书信,告诉我两件事,他知道绣衣卫肯定是来了李家庄,叫自己小心,如果事情紧急,便带上母亲到长安去投奔他,第二件事他帮忙找了个老师,是个大儒叫陈参,有时间就去学习。 大哥还是个谨慎人,知道这是从公文中得到的消息,怕走露风声,阅后即焚。王莽随手将木牍置入炭盆中,不久便化作一堆木灰。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