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袭北周_第083章 当拐杖、路修远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083章 当拐杖、路修远 (第1/1页)

    萧灵慧腆着个大肚子,左手搭在唐睿的肩膀上笑逐颜开,仿若一只傲骄的孔雀蹒跚慢行。身后,那高矮相仿,胖瘦相若的袭人和晴雯抬着裙裾,憋着笑意,亦步亦趋,不敢东张西望。

    她看不清把身子藏在腋下的唐睿,如果略一低头,就会发现自家长子的那双大眼睛里正在射出森森寒光。

    “呸,一群对异族权贵卑躬屈膝,任人宰割的汉jianian,差点儿灭族的货色还敢在小爷面前嚣张,什么玩意儿!”被娘亲当着拐杖的唐睿暗自大骂,脸庞狰狞,无声冷笑。

    现在他终于明白阿娘为啥要指定杨婉茹为他妾室的动机了。

    原来杨婉贞和杨婉茹父亲是北魏鼎鼎有名的卫将军、金紫光禄大夫、侍中、济北郡公,颇爱琴书,尤好策谋,助力孝庄帝斩杀尔朱荣的杨侃。然而,在普泰元年,杨侃也未能在朱天光抄灭杨氏的灾难中幸免……

    “奶奶个凶器的,把小爷当废物玩吗?草!你们这些士族豪门都给小爷等着,不解此恨,誓不罢休!”虽然他往日觉得与杨婉茹定下婚约是包袱,但杨婉茹被杨栎轻飘飘领走,又挟势逼迫父母悔婚,不愤怒才是怪事儿。

    他又想到杨婉茹祖辈在北魏朝廷呼风唤雨,成为北魏政权中公室大族的杨播兄弟和他们的南侵功绩……若非他被萧灵慧按着肩膀,此刻已然跳起身来对着北方怒声咆哮了。

    是呀,谁能忍受被人悔婚的奇耻大辱?何况对方还是他这位大汉民族主义者眼中的汉jianian、卖国贼家族。

    他苦涩,他郁闷,他恨不得马上长大成人。遂扭脸向后,忽见瓜子脸蛋儿,酒窝炫目的袭人和鹅蛋儿脸上风流灵巧,眉眼儿含情的晴雯都在这一刻将美眸移向这边,齐齐微放异彩,心底陡生微澜,暗忖:不知曹雪芹笔下的袭人、晴雯有没有这对俏丫鬟漂亮?刹那间,心中又倏地冒出“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蜜蜂嗡嗡绕”之桃色诗句。

    秋风萧索,寒潮来袭。

    唐睿觉得已经把这个历史搅乱了,忽然对未来的路茫然起来。他吸了一口寒风,双目一眯,嘴巴微微嚼动,连忙转过头去任由心中的苦涩爬上嘴角,弥漫开去……

    造反?唐睿心中由然升起一股冲动,热血澎拜。然而,他又想到被儒家教化后的华夏民族已然按照儒家的理想,走上了奴隶社会制度的回头路。

    兴,百姓苦,亡,百姓苦哇!

    看来小爷蛊惑父母随时代潮流,大肆收养北来难民,大兴盐铁,开通四海商路之策,目前看来是对的。寒门又咋的啦,等掌控了天下财富,有一大群利益相关者共同使力,肃清儒家流毒是有可能的,改变这个黑暗世道也是有可能的。

    儒家,虚伪的儒家,等小爷把墨家、法家、黄老思想钻研透了……哼哼!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走上青石大坝的萧灵慧望着门楼上的“墨韵斋”,微微喘气,忽然一笑,道:“大郎,阿娘召集几位寒门士子给你当门客恩养如何?”

    “这……”唐睿一愣,闷闷问道:“阿娘,若人家问您:你家大郎拜谁为师,研习老庄还是熟读孔孟经典?如何回答?”

    萧灵慧拿手按了按唐睿的鼻头笑道:“大郎啊,你阿娘好歹也是出生于鄱阳王府,你呢……算起来也是宗室姻亲之子,老……呃,本女郎倒要看看谁能抵挡咱们家之金惑力,你这样胆小可不合适啊!”

    唐睿见阿娘居然存心要学豪门士族那般给自己身边养一群文学集团,便一看自己的小身板儿,郁闷笑道:“阿娘,你看大郎像一个文人雅士吗?”

    萧灵慧一笑,认真俯视着唐睿一本正经地说道:“嗯,不是像,而是那些文人雅士给你提鞋也不配,让他们作俺家大郎门客,你就勉为其难收下吧!嘎……”

    “哈哈,既然阿娘出面替他们求情,大郎就收下他们……”唐睿大乐着一挺腰杆,拍着小胸膛凑趣道:“阿娘放心,大郎一定会定下规矩,预备板子,谁不听话就打烂他们腚子!”

    “咯……”萧灵慧大笑着一拍唐睿脑瓜,戏谑道:“孺子可教也!”

    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流行。

    生活在南北朝时代,如果一个农夫或贩夫士卒随口吟咏出一首像模像样的诗来,谁都不会觉得惊奇,就像我们所熟知的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新中国一个农民能写几句打油诗、能哼上一两段京剧样板戏一个样儿。

    由于南北文化经历了百余年的战争冲撞,南齐武帝萧赜在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采取了一系列的利国利民政策,使得这个国家成为了乱世中的一朵奇葩,在乱世中为百姓们创造了一个和平美好的永明时代,造就了无数文人雅士。而文人雅士集团也创造了“永明体”之诗歌辉煌,奠定了华夏文学基础,为后世唐代近体诗的繁荣开创了道路。

    南梁在此基础上,也逐渐形成了三大文学集团。即萧衍文学集团、萧统文学集团、萧纲文学集团。当下,文学成了一个人身份的标志,也是迈向仕途的阶梯。

    稍有家资的年轻人没有人不渴望做一个诗人,当一个文豪。这既是达官显贵们显示身份的需要,也是他们为抬高自己声望、扩大政治影响的一个手段。而一些以智谋著称的作家和诗人,往往并不甘心只做一个文士,他们的聚会往往与政治有关……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