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国能臣_第五十五回 恒阳东郭氏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五十五回 恒阳东郭氏 (第1/1页)

    所谓的“京晋望族”,指的是世居恒阳、晋原一带的百年大族,到大盛朝时,便是专指恒阳的秦氏、赵氏、东郭氏,以及晋原的崔氏、周氏和白氏。这六大家族相同之处就是都以“经世之学”为依托,本身人丁兴旺,门生故吏更是遍布天下,加在一起的实力足以令皇族汗颜。

    从儒家经典中衍生出来的“经世之学”,毫无疑问是大霄、大盛两朝的显学,不过虽然都以“儒家经学”为依托,这六大家族的处世风格也各有不同。

    当今天下风光最盛的名门望族当属晋原崔氏,他们不仅是世人景仰的经学高门,也是皇室外戚,手中掌握的权力也是其他五大家族无法比拟的。正因如此,崔氏家族的年轻一代追求学问的心思远没有老一辈那么强烈,这是因为崔氏子弟晋身仕途的难度大大降低,无需向老一辈那么勤苦求学。当然,这也得益于崔氏一族在霄末的乱局之中押对了宝。

    周氏和白氏也都是晋原望族,两者在霄末群雄并起的局面下关上了大门,族中子弟一心向学,双耳不闻窗外事。天下大定之后,他们才出来为朝廷效力,但已经失了先手,掌握的权势难以与同出晋原的崔氏相比;但难能可贵的是族中年轻一辈子弟仍能恪守祖训坚持学问修养,光凭这一点,周氏与白氏就比崔氏更受天下士人的青睐。

    恒阳赵氏,则是以“耕读”传家的世家大族,而且家法严厉,这个家族出了哪怕“丞相”一样的高官,族中子弟都不能得其庇荫,必须老老实实钻研经学,凭自己的学问和才能在官场上获得一席之地。因而恒阳赵氏不仅为人处事受人尊敬,为官当政也是颇有治绩,比起崔氏这种“一人得道,鸡犬升天”的高门来说,名声好了不知多少倍。

    然后是恒阳东郭氏,这个家族的学问以“经学”为底蕴,刑名、兵法、货殖、农桑、土木等等无所不学,真正可以说是兼容并蓄、百家争鸣。东郭氏中不仅有东郭棠这样的儒学大家,也有如东郭旭这样精通刑名之学的子弟,而且还专门有人从事农事、商贸供养着庞大的家族。可以说六大家族中,以东郭氏的根基最为稳固、家底最为殷实。

    最后就是恒阳秦氏。秦氏的祖地本在恒阳,后来为躲避朝堂上的纷扰而举族搬迁至邻近的兰阳郡,并留下了“三人三代不为官”的祖训;之后大盛高祖皇帝征辟秦懿,使用了一些手段使得原本受祖训约束不能入朝为官的秦懿在恒阳重建宗脉,与已经迁往兰阳的祖脉合称“恒阳秦氏”。这个家族真正是以治学为追求,“经学”的造诣最为深刻,而且族中子弟在二十岁前几乎都能得到“茂才”以上的评价,可见其家门文风之盛。

    不过秦氏也是深谙“朝堂晦暗”的家族,深知“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的道理,对于追求官位远不如其他五大家族来得上心。这也是为什么人口规模不下于其他家族的秦氏,即便出了“三公”这样的高官,族中也没有多少子弟出来做官的原因。兰阳祖脉的秦氏,更享受“安平乐道”的生存状态。

    秦骧心中所考虑的“家族”,自然是指他们恒阳一脉了,说白了就是秦骥、秦骐和他自己三人而已,当然兄长们的子女还只是懵懂的孩童,自然不能算计在内。

    “如今崔氏一家独大,等于是夺了其他大家族的权势,势必不能长久。现如今我们秦氏还是应该暗中蛰伏,等到崔氏与其他四大家族争得不可开交之时,我们再行介入、从中渔利,方才是上选。”秦骧心里想道,“但,棋局还是要布置一下的,否则机会来到,没有准备却是万万不能的。”

    如今秦骧的最大倚仗就是晋原的周氏,在他看来周绰和周沐都是可以利用的对象,但也要防备自己被他们控制;白氏虽然淡泊名利,但有计亚成揭发杭兴的功劳在,与他们结盟也是可以考虑的选项,至少不会给自己使绊子;赵氏独善其身,从来不参与党派之争,不奢求与其结盟,但应该也不会干扰到自己的计划。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