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四章 杜君其人 (第2/2页)
杜君是长子赵树贵的大女儿,母亲郑秀娥,职业种地,俩人连着生了三个丫头,在这重男轻女的古代,就是俗称的“绝户”。 所以王氏非常不待见大儿子一家,在杜君五岁那年,被祖母以二十两银子过继给李桂香,并写下了过继文书,确认以后生老病死各不相干。 父亲赵树贵是个愚孝的,只会闷头干活,祖母说什么就是什么,这辈子就没敢反驳过。 母亲倒是不舍女儿过继,十月怀胎,但没办法,没儿子的女人没底气,在祖母挑拨和父亲的拳脚下,这个可怜的女人,只能趴在床上,看着五岁的赵君一步步离开。 杜君这个名字是到了杜家后养母给改的姓。 杜家只有夫妇二人,实际上只有一人,当家男人杜远志,很多年前随大军出征后,音信皆无。 剩下唯一的媳妇李桂香,一直在杜家坚守着,痴等着,坚信相公一定会回来。 可是一年,二年......直到十四年过去了,李桂香等着,盼着,熬白了青丝,皱纹爬满了脸庞,万般无奈之下,才在其兄长的建议下过继个孩子。 等老了的那天,也有个人给自己摔盆哭灵。 就这样凑了家里的所有银子,再借了点,由村里的里正作为见证,过继了赵君这小丫头。 其实本意更想要个男孩的,但里正说的很清楚,男孩只能过继给本族的。 那个时候,杜君小小的一只,瘦的厉害,五岁孩子,还没有正常四岁孩子壮实,大大的眼睛,泪汪汪的,李桂香一时心软,就这么定下了。 赵家的日子就没吃过饱饭,还要照顾两个meimei,帮忙做家务,再加上祖母的刻薄,父亲的冷漠,整个人怯怯的。 到了杜家,见到李母第一句就是,“我...我会好好干活,我吃的不多。” 没有生过孩子的李桂香,一把抱住,眼泪唰的一下就流了下来,至此母女俩相依为命,在一个破土坯房里生活了三年,直到一个冬日,杜远志带着一身的伤回来,这个家才变得完整。 原来当年,杜远志的军队在北方跟金国交战,仗败后,受伤的他被俘,作为奴隶劳役了十多年,慢慢地,看管的人放松了,这才找机会偷跑回来。 十七年! 人生有多少个十七年! 夫妇二人抱头痛哭,流下的每一滴眼泪都掺杂着十七年的挂念、绝望和喜悦。 “桂香,苦了你了,我杜远志发誓,以后再也不让你受苦!”杜父对娘子郑重承诺。 “我不苦,你回来了,什么都过去了,现在有你,还有女儿,我知足,知足,好日子还在后头呢!” 李母抹了把眼泪,笑的一脸幸福,是啊,十七年都过来了,还能有什么苦难,能打倒这个坚强的女人么? 杜父用这些年的积蓄,买了三十亩上好的田地,把自家的屋子推到盖了新的,院墙也围了起来,屋子后面又围了一大片菜地。 但是因过度劳役,杜父一身的伤痛,尤其是两条腿,阴天下雨根本不能动,也就是严重的风湿,还有腰伤,干不了多少体力活。 加上李氏要照顾相公,杜君才八九岁,所以这三十亩地都佃出去,让旁人来耕种,一年下来也就给些口粮,李氏平时再养点鸡,后院的大菜地也够,卖点鸡蛋,换个针头线脑,一家三口平平淡淡的过了六年。 杜君十四岁那年开春,和同村的徐家长子徐利鹏订了婚约,待十五岁冬天出嫁,一切都向好的方向发展。 不料,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 杜君定亲不就,杜父在整理鸡棚时许是站起来急了些,人迷糊了一下就摔了,而这次再也没站起来。 两个月的工夫,人就没了,随后李氏悲伤过度也跟着相公去了,这个家就剩下杜君,一个不到十五岁的女娃。 吃药丧葬也掏空了这个家的家底,贱卖了二十亩地后,还剩了十亩水田,因为当时种着稻子就没卖,欠着里正五两银子,等稻子下来后卖了钱再还。 杜君的个性,在杜丽眼里那就是木讷,养父母过世之后,又是孝期,整个人更是很少跟外人接触。 五岁之前在亲祖母手下,挨打受骂,过继之后,到杜父回来前,比在祖母手里能好过一些,但那个时候家里也不富裕,只能算能吃饱,吃好就甭想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