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百零二章 回忆 (第1/1页)
逃离,是一件非常痛快的事情。同时也是一件非常畅快的事情。只要是潇洒的,只要是自由自在的,有何不可能? 没有人会告诉自己该怎么做,历史从来都是没有规律可言的,有其偶然性,更有其必然性。假如再次回到葫芦出现的那一刻,又该如何抉择呢? “我究竟是谁?” “这个时代的王者?” “还是梅笑寒?” 梅笑寒拿出了那个葫芦,再次的仔细端详,这个承载着他们想和所有希望的葫芦,成败的关键,束缚着他的所有。 梅笑寒把这个葫芦放在了桌子上,他想把他一刀劈开,或许这样所有的故事都会结束,他也不用再如此的纠葛。 “太乱了!” 时空、时间、早已经变得模模糊糊,就连他自己也不知道,昨天为何会变成这样?明天又将变成怎样? 现在手中握着权力,内心得到了极大的满足,每一次出行,周边都为拥着许许多多的人。 梅笑寒主宰了他们的命运,而梅笑寒的命运又被他们所主宰。 命运,实在是一种很神奇的东西。 贝多芬在交响曲第一乐章的开头,写下一句引人深思的警语:“命运在敲门”,从而被引用为本交响曲具有吸引力的标题。作品的这一主题贯穿全曲,使人感受到一种无可言喻的感动与震撼。贝多芬在第三交响曲完成以前便已经有了创作此曲的灵感,一共花了五年的时间推敲、酝酿,才得以完成。乐曲体现了作者一生与命运搏斗的思想,“我要扼住命运的咽喉,它不能使我完全屈服”,这是一首英雄意志战胜宿命论、光明战胜黑暗的壮丽凯歌。恩格斯曾盛赞这部作品为最杰出的音乐作品。据说,歌德在听了这首曲子后便有了结交贝多芬的想法。 袁了凡偶遇孔先生用皇极数为他算命,从官位几品、俸禄几何,到有无子女、何时寿终,大事小情非常详细。前面几条后来被袁了凡一一证实,从此淡然无求。本书主旨在于“命由我作,福自己求”,从而改造命运,立下四训:立命,改过,积善,谦德。了凡四训属于那种佛教与传统民俗信仰结合起来的书籍,类似的还有玉历宝钞等。玉历宝钞、太上感应篇这种书不可过度沉迷,真伪有待鉴别。了凡四训稍微好一点。因果报应,因果报应,在民间的朴素信仰中,因果后面总是跟着报应二字。但是佛教的因果理论意蕴极其深刻,绝非某些模棱两可的所谓善书中描写的那样浅白。万事万物都在因果之内,佛陀也不能违背因果。 一饮一啄莫非前定,现在的境遇,是在过去埋下的种子,这是一定的。但命运以何种面目出现,并非完全算定,每一秒都在成为过去,每一秒都在埋下新的种子,这都会对未来的果报产生影响。 明朝的袁了凡是江南吴江人,童年时父亲就去逝了,母亲要他放弃学业,不走仕途而改学医,并对他说:学医可以赚钱活命,也可以救济别人。 有一次袁了凡在慈云寺结识了一位孔姓老先生。孔老先生曾得到宋朝邵雍先生真传皇极数,精通命数推算。他替袁了凡推算命里所注定的数,说:在你没有取得功名做童生时,县考应该考第十四名,府考应该考第七十一名,提学考应该考第九名。到了第二年,袁了凡果然三处的考试,所考的名次与孔先生所推算的完全相符。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