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0187 韦宝舌战赵里正】 (第2/2页)
大家要你何用?” 原本顾虑到赵金凤那层关系,韦宝处处给赵克虎留三分情面,不想把场面弄得太僵,现在实在没有办法了,到了不得不翻脸的阶段了!韦宝不可能用银子将这帮里正甲长们手里的土地都买下来,就是花四倍五倍的价钱也难全部买尽,更何况,如果花钱全面收购土地,那这帮人手里掌握的普通老百姓的欠据怎么买?也用高价买?欠据之外还有房屋,还有一座座祖坟,每样东西都用高价买,只怕上百万两银子扔进这四个里,连个水花都冒不出来! 韦宝深谙现代那些黑心商人收购土地的窍门,直到收购这种事情不能着急,既要表现出实力,也要表现出耐心,只能小火慢炖。 “韦宝你不要欺人太甚!里正是大家选出来的,卫指挥使司委任的,岂容你在这里大放厥词指责?你现在仗着有钱有势,想夺我们手里的地是不是?我们大不了都不活了,跟你拼了便是!”赵理全再也忍不住,骂道。 赵克虎一惊,急忙将赵理全拦在了身后,这里是什么地方?是韦宝的地盘,暗责这赵理全真的疯了不成?其实现在赵克虎很矛盾,刚才他被韦宝抓住一句语病,韦宝倒是再没有抓住不放做文章,这点赢得了赵克虎的好感,韦宝至少不是泼妇吵架那种,抓住一点对自己有利的话便穷追猛打,一句话翻来覆去的说。 韦宝的辩论,全部都围绕着道理在说,因此没有揪住赵克虎的一句语病不放。 韦宝对赵理全呵呵一笑:“你不活了很厉害?我不会不活了?这年头都是社会人,谁怕了玩硬的玩黑的?” 韦宝说话的同时,他身后的谭疯子、林文彪和侯三、常五爷等人都是五大三粗的江湖豪杰,身材壮硕的真汉子,本来样子就吓人,现在激动之下,更是凶相毕露。 大家虽然头一次听说社会人这个词汇,但是哪儿有闲工夫去琢磨这个啊,韦宝的语气已经够说明问题了,这是要决裂。 赵理全暗暗心惊,大话狠话也就敢说那么一句,惊异于自己刚才是怎么了?干什么要跳出来出头?再不敢说了,毕竟是当地人,家人都在这里,而且生怕韦宝会对他儿子赵元化不利。 在场的人,不但一帮里正甲长感受到来自韦宝的强大压力,韦宝这边的人也同样感受到了,韦父韦母现在才知道儿子已经这么厉害了? 范晓琳、徐蕊和王秋雅都觉得此时的韦宝有些陌生,芳姐儿和孙掌柜更是对韦宝刮目相看,原本他们只是认为韦宝是个14岁的,比较机灵的少年罢了,但现在不但知道韦宝机灵,还发现了韦宝霸气而果断的一面,孙掌柜更是感触很深,他一直觉得韦宝很有经商的天赋,现在发现韦宝不仅仅是有经商的天赋,也有做官的天赋,什么时机说什么话,把握的恰到好处。 本来在这个场合高高在上的吴三凤和吴雪霞应该不会有什么感觉,但他们也同样感受到了来自韦宝的压力!两个人都没有想到韦宝敢这么强横。 韦宝倒不是故意在吴家两兄妹面前显摆现在的实力,这对于他来说没有好处,他只是被一帮里正甲长们逼到节骨眼上了。 “吴大公子,你看见没有?他这是不给我们活路!没有这么欺负人的。”赵克虎对吴三凤道。 吴三凤冷淡道:“我刚才已经说过,这事,卫指挥使司不管,我们只是觉得韦宝这么做可以,具体能不能做,怎么做,你们底下自己商量,卫指挥使司以前也没有碰到过这种事,也不可能什么事情都管。实在不行,你们再去找杨指挥使。” 赵克虎等人听吴三凤这么说,都忍不住冷哼了一声,谁都知道韦宝和杨家的关系更为紧密,所以他们才会要求吴家出面,谁知道现在吴家也有点给韦宝撑腰的架势,顿时让人心灰意冷。 吴三凤不耐烦道:“雪霞,我们走。” 韦宝急忙对李成楝道:“大哥,帮我陪一下吴大公子和吴大小姐,吃完饭帮忙送一送,我和几位叔伯再说会话。” 噗。 在场众人,有一个算一个,差点没有被韦宝雷倒,韦宝这句叔伯,喊得所有人都头皮发麻。 刚才一副刚硬无比的样子是韦宝,现在不到几息功夫,温文尔雅模样的也是韦宝。 吴雪霞美眸忍不住瞟向韦宝,刚才她虽然一直在听韦宝说话,却都没有正眼看过韦宝的。能言善辩,好勇斗狠,这些都是稀松平常的事情,占了上风之后懂得缓和,懂得给人台阶,这就不得不让吴雪霞对心生奇特感觉了。她是悟性极高的女孩子,虽然做不到韦宝这种水平,却也知道这样是好的。 韦宝并不想将事情彻底闹僵,他虽然一直掌握着主动权,但仍然一直在试图和这些里正甲长们缓和矛盾。 韦宝有阶级的概念,更有时代的概念,现在是大明王朝,是封建社会的顶峰阶段,地主是主流,是国家的重要组成部分,不能敌视,因为他自己现在就是地主中的一份子,敌视他们等于敌视自己,以后什么也别做了。 吴三凤遂在李成楝的陪同下,带着吴雪霞出去了。 韦宝又示意除了罗三愣子和几名随扈留下之外,让父母、范老疙瘩夫妻、王志辉夫妻,还有自己的三个美貌丫鬟和孙掌柜孙月芳等人也去吃饭。 “叔伯们,请坐,大家都是本地的长辈,不是被逼,我不会像刚才那般对大家说话。”韦宝一副语重心长的模样,语气也很诚恳。 赵克虎想了想,本来想直接带着大家走人的,还是劝大家都坐了。 “闹僵了对大家都没有好处。”韦宝接着道:“我知道你们担心什么,担心保不住自己的土地,担心我搞了这么多事情,以后你们会受制于我。我现在就可以发誓,这种情况永远不会发生!我做这么多事情,一方面是为本地乡邻不要再挨饿,不要再背井离乡,另外也是为了大家!我不信你们看不到这当中的好处。我就是怕你们误会我的意图,才说挑头干起来,其实最好的方法是,大家也能出一点银子,到时候各项工程做起来,全部算做公产。”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