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0278 是海盗吗】 (第2/2页)
封为“徽王”、“净海王”。 处江湖之远的王直,与居庙堂之高的统治者一样,都看到了导致明朝“倭乱”的根源——海禁。他在用军事手段应对围剿的同时,不断地向统治者表示他无所望,唯愿进贡开市而已。 中国的海盗,从来不用骷髅旗,他们写在旗帜上的都是谦卑的祈求,平安、温饱,都是些草根阶级最为渺小而琐碎的梦想。 王直和所有中国海盗一样,都有这个弱点。 朝廷正是利用王直的弱点,对他诱骗招安。但奇怪的是,王直问斩的罪名不是“海盗”,而是“叛国”。 这是明朝使用的“障眼法”,让统治者真正不安的是他自封为王的举动。 王直的经商反而促进了化的交流。他是一个中国人,并没有为日本人服务。日本人、葡萄牙人都听命于他,为他的生意服务。 中国古代海盗取得辉煌成果一直不为外人道。在中国历史上,首先造出万人大船的就是中国海盗。 韦宝比较熟悉的海盗中,郑芝龙是头一个,在韦宝的认知中,更是将郑芝龙看成是‘世界史上第一个船王’。 郑芝龙和郑成功父子在海上的力量十分强盛,最后还打败了荷兰东印度公司。 中国的海盗到南洋,当地人都很欢迎,因为他们并不像西方的海盗那样去掠夺,而是非常尊重当地的习俗。 中国的海盗和国外的海盗很不一样,和索马里海盗也不同。 就在清朝鸦片战争前夕,珠江口还有像女海盗郑一嫂所领导的红旗帮这样强悍的海盗团队在活动,其装备精良远胜大清水师。 红旗帮屡败官军,还重创有美国雇佣兵的葡澳舰队,把澳门围困得几近断粮。 1809年,英国舰船在中国的水域内横冲直撞,官军无能为力。 此时,郑一嫂却果断出手,痛击了广州内河的英国船只,俘获一艘英舰,斩杀数十英国士兵,战斗力之强令英军震惊。 然而,清朝统治者不但没有寻思如何利用一支铁血队伍,反而一直在设法围剿、分化红旗帮。 在最后一次围剿之中,清朝水师联合澳门的葡萄牙人,组成中葡联军,合围红旗帮,一度将红旗帮的主力船队封锁在大屿山岛。 郑一嫂的养子张保仔算准风向与潮汐,与郑一嫂一起集结大船三百只、火炮一千五百多门、部卒两万,海面炮矢横飞,无人敢攫其锋,于是扬长而去,官洋联军唯有望洋兴叹。 最后,统治者再次利用了中国海盗惯有的弱点,利用“怀柔政策”招安了红旗帮的盟邦,令红旗帮势力大减,郑一嫂不得不接受清朝的招安。 明朝时,欧洲开始进入大航海时代。 海盗成群结队从欧洲出发,奔赴遥远的“新大陆”,开启了世界殖民史的一个新**,同时建构出的,是西方文明相对其他文明的强势地位。 一个在西方史观中的所谓的“现代”世界也由此发端。 西方的海盗也受到了统治者的礼遇。 在西班牙,第一个完成环球航行的麦哲伦受到举国敬仰。 英国王室授予海盗枭雄德雷克“上将”军衔。 美国把海权理论的创始者马汉奉为先师。 明朝中后期,政治**,官兵看到日本浪人就害怕,简直“畏倭如虎”。 中国的民间海盗就是看准了政府的这个弱点,打出倭寇的旗号来进行民间的海上商业和武装活动。 这里就包括了王直、徐海等一大批人。这些所谓的倭寇,他们的领导者都是中国人。 船员中九成是中国人,他们的团队中只夹杂了个别的日本浪人。 韦宝让人去召集管事级别以上的人来,众人很快到齐。 徐蕊还在山海关的海商会馆负责两边联络。 所有的管事都来了,韦父和韦母,还有范老疙瘩夫妻,王志辉夫妻也来了,韦宝本来是不想让他们来的,怕他们担心,更怕他们话多,但是想到这事情恐怕要出动所有的力量,瞒不住他们,所有干脆让他们也列席会议。 范晓琳惊喜的到了韦宝身边:“公子,什么时候回来的?不是说要科考吗?考完了?” 韦宝道:“才考了一场,还没有放榜。今天有重要的事情。”韦宝说着,便对林文彪道:“人都齐了,把情况说一下。” 林文彪一点头,明白公子的意思,这是要动用全部力量了!暗忖公子谨慎,便对到场的80多个管事道:“公子要在外面购入一批粮草,居中联络的人今天发来消息,今天夜里子时能到。” “从外面买粮食了?这大灾之年,上哪儿能买到粮食?”韦父韦达康奇道:“买了多少?小宝,该不会是黑粮吧?” “甭管白的黑的了!没有粮食,这么多人等着饿死啊?上万人,至少要上千石粮草才能把这两三个月挺过去!”韦母倒是不怕,没好气的向韦达康道。 “一共2000石!”韦宝竖起两根指头晃了晃。 喔! 众人闻言,一阵低声喧嚣,都很吃惊,2000石粮草啊?有了这么大的一批粮草,别说上万人,就是两万人,也能支撑到盛夏收割的季节了。 “小宝,买黑粮是犯王法的啊!你可要想清楚!而且,能做黑粮生意的,那可都是海盗!那些人可一个个武艺高强,杀人不眨眼!”韦达康担心的提醒道。 范老疙瘩和王志辉也在旁边点头,表达担心。 韦宝道:“这些我都想过了,但是咱们没有办法,犯王法和饿死比起来,哪个更惨?而且我们这里是封闭的,现在圈起来城墙,虽然城墙还不能阻挡人进出,但是咱们韦家庄的人,一个个都知道韦家庄的法度,里面的人不会出去,外面的人也不会随便进来,消息保密的问题不大!我现在担心的是来人与官府勾结,给咱们下套!” 韦宝并没有让林文彪说出居中联络的江南大商徐维炳派驻在山海关的管事徐磊建的身份信息,怕这事不好保密。 韦宝喝了口茶接着道:“如果对方与官府勾结的话,危险性比较大,如果不与官府勾结,只是正常的交易,咱们不怕他们黑吃黑,我们现在至少有八千精壮汉子在韦家庄,这些人一起埋伏,不怕对方来多少人!”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