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0899 全方位比拼】 (第2/2页)
军士。 到铁器时代的一个重骑兵能打过十来个粗制武器的乱民,专业的重骑兵估计要几年才能练出来。 到了热武器时代早期,有枪对无枪能绝对压制,更多的大炮能绝对掌控战场局势。 但是早期的枪炮有很多的环境局限,所以后世的天军能在山区搞那么多年,对抗围剿。 到了热武器时代,几万人的部队可以杀百万甚至千万的平民。民转军相对容易。 但是现在的热武器发展的越来越无限制了,人员也越来越专业,民转军的壁垒越来越厚。 对平民的压制也越来越绝对。 现代武器的发展,最大的一个质变是平民基本没有任何机会造反了。 军阀力量本身的最大制约已经不存在了。 如果在未来有一小部分人掌握了最厉害的武器,完全有可能绝对压制剩下的几十亿人。 后世的星球上再也听不到“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的呐喊了。 冷热兵器对比本身不但是兵器层面的比较。 而且从冷热兵器衍生的战术和战略层面得比较,就拿最简单的进攻战术来讲,热兵器的步兵战术为规避敌军的炮火攻击以及更有效的发挥热兵器威力,以散兵线式进攻为主。 而冷兵器,特别是骑兵以密集式冲锋为主。 这种进攻方式一旦发起进攻,只需要炮兵团一个照面就能让对方的骑兵团遭受毁灭式打击 。 所以韦总裁并不热衷于骑兵的大规模建设。 是底下人觉得战马获得困难,骑兵训练时间需要很多年,很难培训出来,所以觉得骑兵团珍贵。 韦总裁并不是这么看的。 当然,作为宝军最为机动性高的力量,韦总裁也不会丝毫不重视骑兵,但也仅仅只是比步兵看的更重一点而已。 如果是一个骑兵团和一个炮兵连,两者只能保留一个,韦宝会毫不犹豫的选择保留炮兵连。 大明边军被建奴完虐,完全是政治和经济因素,绝对不是技术上的缺陷。 明军的技术水平当时别说对付建奴,就是放眼全世界,也一定是数一数二的。 就算是“很垃圾”的火绳枪,实际上也比弓箭强。 戚继光在《练兵实纪》里面说:鸟铳远射极准,临阵第一依赖。cao练不精临阵乱放的,斩。不听号令单独先放的,斩。 射程有百步,约160米,但应该在50步内齐射。 其实弓箭实战也就这个射程,再远既无伤害也无准头,鸟铳骑马也可以用。 宝军骑兵团现在的制式武器是手榴弹,左轮手枪,还有马刀,其实并不比戚继光时代的骑兵强大多少,但是单兵作战,压制建奴毫无问题。 弓矢远不如火器,命中不如鸟铳,而敌以坚甲当之,每每射不能入,亦明知而不肯变其习者,缘上司抄阅偏于此耳。火器不精,不如无,今知以火器当敌而不知精,亦无埒也。 鸟铳本为利器,临阵第一倚赖者也。夫何各军兵不思倚赖之重,其在cao内并临阵,人众齐发,烟火障蔽,非一目可视。一手可措,俱不平执铳身,贴腮面对照星放打,却垂手抵执,与快枪一同,此则何贵于鸟铳。 况名为鸟铳,谓其能击飞鸟,以其着准多中也。 如此打去,势不由人,不知所向,安得中贼,况求之可中乌乎? 查得各队长只管四铳,又分两层,每层二铳,举目可见,稍有差谬,举手可指,相应责成。以后凡放鸟铳、快铳,队总即随铳手监看,若仍前垂手放鸟铳,不贴腮面对照者,及鸟、快等铳,或不点放,或火门火线,朝天放,向地放者,许队长平时或摘牌,或取药筒,或取帽,务获随军轻便什物一件为证,随cao毕送处。如遇真cao临阵,或割耳或割须发,即送本营,斩首示众。该队长免其连坐。如互相容隐,阅cao查出,定将队长一体连坐。临阵,队长与军同斩。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