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鹿鼎记_【0922 军事艺术巨匠】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0922 军事艺术巨匠】 (第2/2页)

不可能出错。

    不同的道路选择,会对国家发展及其后果产生极为不同的影响。历史上英国曾逼迫美国,像印度一样,成为英国资本的附属国家。

    拿破仑在封锁欧洲大陆的同时,也用暴力在欧洲扩张法国资本。

    他继承了大革命时期取得的成果,并通过对外战争将之巩固下来。

    特别由他本人下令编撰的,这部法典是很多现代民主国家法律体系的原型。

    另外,拿破仑也是最早提出欧罗巴合众国构想,并试图通过武力来实现的人。

    虽然他本人并未成功实现这个梦想,欧洲却一直在朝向一体化的目标迈进。

    战争使拿破仑登上了法国权力的顶峰、成为了欧洲大陆的霸主,但战争也使拿破仑结束了政治生命。

    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拿破仑发动战争还具有保卫法国大革命的胜利成果,并把法国革命思想和革命制度推行到欧洲,破坏欧洲的封建秩序,动摇欧洲的封建制度,为资本主义在欧洲的发展创造前提的作用。

    尤其是拿破仑的军事立法活动标志着资产阶级职业化军队的建立,他把物质刺激的原则加以法制化作为推动军队建设的基本原则。

    他向所有人展示了资产阶级军队建立的一种新型模式,即完全摒弃了封建军队的模式,通过资产阶级的革命和战争建立和发展起自己的军队,他的军事思想军事理论对近代军事科学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韦爵爷的宝军就是完全效法拿破仑大帝的一套制度搞出来的。

    未来会怎么样,韦爵爷自己也不清楚,所以总是亦步亦趋,不太能放开手脚。

    这也和韦爵爷的性格和世界观有关,作为一个现代社会善良的底层渣渣。

    韦宝是有很多限制的,不侵略,不让人口大量死亡。

    这些都是韦宝的原则,所以天地会的发展速度是不快的,但是比较稳健。

    现在韦爵爷遇到的问题,还得回到辽东,回到关外。

    十八世纪和十九世纪的世纪全球战争的策源地在欧洲。

    文明中心也在欧洲。

    只要中国当时没有位于欧洲,换了哪个朝代执政,结果都一样。

    必然要承受全球化扩散余波的自然结果。

    事实上整个东亚都完全沦陷了。

    没有一个政体不被颠覆的。

    日本即便明治维新成功。

    但是原来统治长达几百年的幕府也倒台了。

    总之,换谁当家都一样。

    满洲人把蒙古人当盟友,当合作伙伴,当作一起镇压统治汉人的兄弟。

    而大明认为,汉人就是汉人,鞑子就是鞑子。

    特别有意思的一点是大明其实不太能分开,蒙古鞑子和满洲鞑子的区别。

    反正全是鞑子。

    大清在大明的视角下,就是两伙鞑子联合南下欺负汉人。

    大清也承认这一点,所以一直是满蒙一家。

    清朝中期以前,皇帝几乎全会蒙古话。

    他们见蒙古使者不用翻译,直接用蒙古话交流。

    对付蒙古,明朝确实花了太多精力,太长的时间。

    前后三百年,明朝就一直和蒙古纠缠不休。

    为了蒙古,明朝又是重修早已废弃不用的万里长城,又是在北方设置了九个军事重镇。

    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连续八次打击蒙古,朱棣连续五次打击蒙古。

    到明英宗的时候,蒙古南下,还差点把明朝搞成了第二个南宋。

    但是在清朝的时候,蒙古与清朝的关系却一直处理得非常好。

    清朝基本上没有为了蒙古,在军事上耗费过太多力气的时候。

    而且,清朝基本上也没有和蒙古发生过什么战争。

    除了西北的噶尔丹,噶尔丹最终也被康熙搞定。

    韦爵爷认真想过,清朝究竟用什么办法,顺利地解决了蒙古问题。

    这个办法就是“联姻”,或者也可以说叫做“和亲”。

    从努尔哈赤开始,努尔哈赤为了稳定大后方,集中力量攻打明朝,纳娶蒙古各部的公主为妻。

    到了皇太极的时候,皇太极在纳娶蒙古女子问题上,花了更大的精力。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