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下的德意志_第一百五十六章 当北京遇上柏林 九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百五十六章 当北京遇上柏林 九 (第2/2页)

为迎接德国使团所赠送的牲畜们,仅仅是清国热情招待的开始而已。

    看着这个,来自清国政府的慷慨且丰盛的第一份礼物,海因里希依稀看到了马可-波罗笔下,那个东方国度超级富庶的模样。但是对这个富庶和慷慨的评价,在海因里希看来,似乎只能适用于这个朝廷,而与这个国家的普通人无关。

    最直接的例子,因为这两位清国官员送来的牲畜过多,有些牲畜和家禽在运输过程中因为拥挤和碰撞,已经变得奄奄一息,所以接受这些礼物的德国使团,准备把这些死去的动物丢弃掉。

    但在周围看热闹的清国普通人,发现德国人的这个意图之后,却一拥而上,争先恐后的去抢这些弃物,有些手脚快的,直接用海河的水将它们洗干净,而后迅速的找来容器,把它们腌在盐里。

    对此情形早就见怪不怪的巴兰德公使,轻声对初来的海因里希解释道,“亨利,别觉得奇怪,普通的清国人想吃上rou食,可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这是一个等级森严的古老国度,这些下层人们的无礼与鲁莽,是源于长期的饥饿与贫穷,所以,亨利请原谅他们的鲁莽和无礼吧。”

    “马克西米连叔叔,我不是对这群普通人的行为而感到吃惊,我只是觉得.....”海因里希用手搔了搔头发,“我只是觉得,这么对待普通人的朝廷,他们的统治恐怕无法长久。”

    巴兰德公使耸了耸肩膀,无奈的说道,“恰恰与我们的认知相反,清国的皇帝们统治这个国家的几百年时间里,这些普通人的生活一直如此,那怕是经历了前几年那场可怕的内战,清国的皇帝和政府还能有效的控制这个国家,如果没有什么的意外,看起来他们能再统治几百年。”

    “而他们。”巴兰德公使用嘴示意周围正在围观的清国民众们,说道,“他们是一个难以描述的民族,他们特别善于忍耐,能忍耐那些,在我们西方人看来不可能忍耐的事情。”

    “亨利,这个国家很古老,曾经有过辉煌的文明,虽然现在落败了,但是这个民族,尤其是他们的贵族和官员却从未认识到这点,他们很骄傲,骄傲到排斥一切可能改变这个国家传统的事物。”

    “要理解这片土地到底发生了什么,亨利,你还需要先从一个观察者做起,仔细的看看这个神奇国度的一切。别觉得震惊,这才仅仅是一个开始。”巴兰德公使,用力的拍拍海因里希的肩膀。

    事实证明,如巴兰德公使所言,这只是海因里希一连串吃惊的开始。

    从大沽口前往天津城的路上,在广袤的华北平原上散落着大大小小的村庄。海因里希敏锐的注意到,除了在村庄的周围,这一路几乎见不到树,只要远远望去有成片树木的地方,必定是一个村庄。

    当穿过村庄的时候,海因里希看到的房屋,通常都是茅草盖顶,泥土做墙的低矮平房,穿过多个村子,偶尔才能看到一座用灰色砖石垒砌的院子。这一路走来,决无一幢像德国容克们高大房屋和农舍,海因里希触目所及,在树木遮掩下的清国村庄,一副贫困的景象。

    唯有穿过农田时,成片的碧绿的麦田才给了海因里希一点轻松的感觉,因为是午后,农田里没有做农活的农民,海因里希无法比较德清两国农民,用来劳作的农业工具之间的差距。

    如果说农村给海因里希的感观还是贫困,那天津城给海因里希的印象,则是彻头彻尾肮脏和丑陋。

    夏日的天津城里,在知了声嘶力竭的叫喊下,骑在马上的海因里希举目望去,天津城内清国的头癣患者多得令人难以置信,几乎每走一步都会遇到,头上顶着疥疮的黄癣和脱发症的清国人,这种情形让刚吃过的午饭的海因里希,无法忍受只想呕吐。

    望着这个糟糕的情形,海因里希忍不住抱怨道,“马克西米连叔叔,难道他们不能把辫子全剃了,好好根治这些皮肤病吗?”

    “哦,亨利,我想你要习惯这件事,在这里,他们头上的辫子就是他们的性命,这个国家规定没有这个辫子的人,是要被杀头的。”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