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三章 张氏社学 (第1/1页)
第二天,院内鸡叫三遍,天还只是微蒙蒙亮,夏日的清晨略有些凉爽。 张籍接过母亲递来的中午吃食以及给张老夫子带的腊rou和饼子走上了去社学的路。 周围十里八村只有仓上村有社学,相邻几个村子的童子有志于读书的受蒙学都到这里来,加上张籍学生共有九人,九个人家里三人是仓上村张大户家的子弟,分别叫做孙子张义先,外甥张义文、侄子张义武,一人是仓上村外来户胡屠户家三儿子胡升,别村的是来自洼里村大户林家的林嗣,闫庄地主闫家的闫先,还有来自距仓上村十几里开外范庄和大刘庄的农家子范缜,刘询。这也是近几年风调雨顺庄稼收成好了,条件差不多的农家才舍得供一个读书人出来,往年只有大户家里才有子弟入学。 按说大明洪武年间规定每五十户就要设立一个社学,规定社学官办,塾师由县令选派,开支各府州县公费,但是该法行至万历年间,各府县衙门皆以腐败,奢靡之风渐盛,在县城内的社学书院尚可勉强够用,至于所辖村庄的社学就捉襟见肘了,因此在农村的公办社学大多荒废,乡村私学已大于官学,仓上张氏社学便是一所私立社学。 张氏社学的主要由仓上村张氏族长也就是张大户家承办,每年都出资修缮屋舍,捐些钱物吃食。 塾师张老夫子是个老秀才,和村里人都沾亲带故的,今年大约五十,在这平均年龄不到四十的明朝已是高寿了,印象中夫子也是显老的,妻子和一个儿子都因大病死去,孤身一人,无依无靠,便被村里请为童子启蒙,在社学里讨生活,平时教学勤勤恳恳,颇受村里人尊敬,只是在教学上按部就班,过于迂腐,没多大建树。 正想着,不一会儿便到了社学跟前。 社学紧挨着张氏宗祠,占地大约八分,是个两进的院子,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在读书上仓上村可是下过功夫的。 走进大门,社学屋舍是个典型的坐北朝南格局。有个小院,院内两侧搭着架子种着些瓜果蔬菜。 再往里去,正中央就是讲堂,成两列摆放着二十几张桌子,已有蒙童在内温书了。 左右各有一个小屋,其中左边一间供奉着至圣先师孔子画像,左右各有一联——“觉世牖民诗书易象春秋永垂道法,出类拔萃河海泰山麟凤莫喻圣人。气备四时与天地鬼神日月合其德,教垂万世继尧舜禹汤文武作之师。”端的是大气无比。 右边一间是塾师张老夫子的居所。 再往后还有一进院子,北面是号舍,有远路童子可以在此休息,住宿。西边是厨房也兼做食堂,东边有茅房和沤肥的池子。 张籍家据此不过一里路,所以不需要住号舍,看看日头,估摸着张夫子也快到了,于是赶紧穿过堂前小院,先去老夫子屋中放下腊rou蒸饼,老夫子只是看了一眼张籍,并没什么言语,便急忙退出来,之后凭着记忆找到自己的桌子放下书卷。 “张籍!” “张籍!” 抬头一看,来得是发小兼同窗张义先、张义文、张义武三兄弟。 “你身子可是好了,那天胡老三与你赌斗扎猛子,我不在场,若是我在定然拦着你,那屠家子不忿你读书好,平日就和你不对付,明知你水性不好,却还故意激你。”张义先愤愤的嚷道。 “对对,等会儿等胡老三到了定要与他好看”。张义武也一脸的恼意。 胡老三是村里胡屠户家的儿子,也在社学读书,名叫胡升,听说当时胡屠户专门找人掐算起名,是取升官发财之意。不过胡升脑袋不开窍,一念书就发困,学业自然不好,没少挨他爹的揍。 就像现代学校中一样,尖子生和吊车尾的后进生总是有这样那样的矛盾,平时张籍胡升两人就互相看不过眼,上次赌斗就是胡升故意挑起的,可是没想到把事情闹得这么大。 看着这两位在社学谈的来的同窗,张籍笑道:“那日也是我经不住人激将,吃一堑长一智,正好收收性子,听说事后胡老三他爹回去给他一顿好揍,我养病时胡屠户拿了一挂下水专门领着他去我家赔不是了,此事就算了。” 要是原来的张籍可能不会就此罢休,但是现在的张籍十三岁的身体里住着三十岁的灵魂,在现在的张籍看来,这件事纯粹就是两个不懂事的小屁孩之间的瞎胡闹,纠结这个只能浪费时间,再者说,胡家也已赔礼道歉了。 “哎呦嘿,胡老三他爹出血本了啊,平日都知道他爹很抠,看来真是得挨了一顿好胖揍。”张义先满意的点点头。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