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40章 剪辑完成 (第1/1页)
在这一个月的时间里面,曾导和陈导只是偶尔会过来看一下剪辑效果,提出一些新的意见,让剪辑师进行修改,但是张伟却是每天都到,他丝毫没有感觉到工作的重复和枯燥,反而感觉是在雕琢一件艺术品。 几天时间和剪辑师丁景天也混熟了,丁景天四十多岁,但是也是北影厂的老员工了,十几岁的时候就开始在片场做杂工,幕后工作经验十分丰富,他没有上过大学,这一身的本事都是在片场混出来的。 张伟也渐渐适应了剪辑工作,从最开始的手足无措,到慢慢的给剪辑师打打下手,再到这两天的配合默契,张伟感觉自己学到了很多东西。 张伟也是全程跟在剧组进行拍摄的,对于剧情框架,以及曾导的拍摄意图和拍摄手法也是十分了解,因此慢慢的也会就影片提出自己的意见。 粗剪历时一个多月,到了五月底粗剪工作终于结束了。接下来就是精剪了,精剪和粗剪的区别就是精剪不再关注整部影片,而是对每一段小故事中的细节进行剪辑。精剪可以加强并巩固初剪确定的节奏和结构。 这一天早晨,四个人再次聚齐在剪辑室里面,精剪之前第一步还是要先观看粗剪的成片效果,这时候整部影片已经从两百多分钟缩减到了九十多分钟,整部影片除了有些故事情节之间的转换有些生硬,流畅度有所欠缺之外,已经算是一部可以放映的完整影片了。 大家一致认同了粗剪的成果之后,就开始一段一段的讨论影片内容了,这里插入几秒钟的特写,那里删去一个远景镜头,这里加入一个表情描写,那里减去几秒钟的画面等等。这时也是导演和剪辑师分歧比较大的时候,每一帧影像都辛苦拍摄得到的,有时候导演很难取舍,就需要剪辑师从专业的角度给出建议了。 精剪时,导演也需要每天都到剪辑室来,因为精简的结果也就基本上是最终的成片了。曾导和陈导计划十天之内完成精剪的工作,因此每天需要剪出大约十分钟的成片。虽然只有十分钟,但是这十分钟却要在一天之内反复观看十几遍,甚至是几十遍,看到你都不想再看了为止。 精简结束了,精简的影片得到了剪辑师、导演和制片人的认可之后,音效师也开始加入了剪辑工作,为最终剪辑版加入音效和音乐。 接着字幕设计者为影片打上片头和片尾的字幕。 片头字幕一般会首先出现发行公司的名称和logo;然后是制作公司或参与部分投资的公司的名称和logo;接下来是领衔主演大明星的名字,一般字体会特别大;再然后是其他主要演员的名字,剩下是一些主创的名字,一般比较重要的两个主创摄影和剪辑一定要列出来,其他的视情况而定,之后是雷打不动的三巨头:制片人、编剧和导演,这个顺序一般错不得;最后是片名,这些就构成了一部电影的片头。 因为很多观众看完影片就直接走了,很少有人去关注片尾字幕,因此片尾字幕相对灵活一些。但一般原则仍是第一个要再出一遍导演,导演的名字就像rou夹馍的两片馍一样,是把电影的正文内容包起来的。现代电影的片尾字幕都超级长,原则上要把所有参与人员都写进去,还有技术、器材的提供商和为拍摄提供协助的其他人士,不一而足。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