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55章 院系扬名 (第1/1页)
在张伟和贾樟可二人谋划着新的拍摄计划的时候,谋划着如何搞到十万块这比巨款的时候,张伟却在导演系出名了,在电影学院也出名了。 事情是这样的,上一次开学之前张伟去拜访郑教授的时候,将自己拍摄的纪录片《BJ的风很大》拿去给他看。郑教授也没在意,随手将录像带放在了一堆学生假期创作实习作业里面。 今天是大四学生的创作实习辅导课,郑教授打算在课上和同学们一起观看这些作品,并且一起进行研讨,所以随手就把这盒录像带也带去了教室。 郑教授和学生们一起坐在多媒体教室的下面观看这些实习作品,可是刚看了两个小短片,就感觉十分不满意,虽然由于是学生作品,难免在摄影,道具,布景等技术方面错漏频出,但是他最关心的影片故事创意方面竟然也是俗套至极,难逃市面上大多数电影的窠臼,没有那种耳目一新的感觉。 郑教授对短片简单的分析了几句,就将第三盘录像带放进了录像机。 影片开始了,电视上最开始出现了一个大大的繁体的“風”字,然后出现的汉语字典中風的释义,然后是牛津英文字典中風的释义。接下来出现的是“青年电影实验小组出品”的字幕,下面还有英文字幕。 这些都很正常,下面的学生们还在思考谁这么有创意给自己的摄制小组起了这么一个名字。但是接下来的一幕就让同学们不淡定了,郑教授也怔了一怔,不清楚是怎么回事,只见屏幕上又显示了一行字“第四十四届柏林国际电影节‘青年论坛’入围作品”。 下面响起了同学们的嗡嗡的议论声,青年论坛他们不清楚,但是柏林电影节那可是多么高大上的存在啊,谁这么厚脸皮,这是往自己脸上贴金啊。 这行字幕是张伟在那天见过托马斯之后,一时兴起在影片上添加的,后来拿录像带来请郑老师指正时也忘记删掉了。他倒不是真的想往自己脸上贴金,只是希望后来继续在酒吧播放时,靠这行字能引起更多的人对影片的关注。 在一片议论声中,影片开始了,电影带给他们的震撼也开始了,无论是开头的那个唯美的长镜头,还是接下来那个到处跑着遇到路人就随机抛出问题的身影,还是最后回到天安门的那段以天安门为背景的问话,都让他们耳目一新。 镜头里面的画面其实有些粗糙,画面很暗,而且在大街上拍摄的时候声音比较杂乱,风声经常盖过人言,但是这样的片子却让他们这些专门学习导演的一群人很激动,这部片子和他们以前看的那些正儿八经的片子不同,和华国以前的片子也不同。 他们激动的是原来片子还能这么拍,对他们而言就像发现了一片新大陆一样,这才是真实的纪录片。不需要大投资,不需要一个几十人的剧组,只要两三个人,一台摄影机,满大街的跑,就能拍出这么真实,这么令人深思的片子。他们看到了一种不一样的拍摄方式。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