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十八章 天下之徐州 (第3/3页)
陈珪见王朗、张昭、赵昱三人你一言我一语将抑制糜氏的事情扯到了抑制佛学在徐州的发展上,心中不由得一声叹息。 能有现在的这种局面,说到底还是大家的利益不同而已。 陈珪对笮融在徐州的危害认识的并不是很深,更多的,还是担心糜竺等商贾在徐州的大肆发展对传统的儒家地位的冲击。 只是这些人都还没有意识到这个问题,或者干脆下意识的忽略。不停的吵着抑制佛学的问题,最后也没有达成共识,算是不欢而散。 众人离开,陈珪单独将儿子陈登留下询问一下的他的意见。 陈登刚才基本上没有说话,而是一直低头思考着朝廷的动态和当今天子的想法。他没有参加洛阳的商会,徐州又远离朝堂,对于天子所图只能凭借的自己的智慧猜出个模糊的大概。可即使这样模糊的想法,也令他心里感到骇然。 “天子所想的,莫不是想变个天吧。“陈登幽幽的说道。 陈珪悚然一惊,急忙问道:“登儿所说何意?” 陈登轻轻的叹了一口气。现有的证据支持太少了,他只能提供一个大概的方向。又不想让父亲忧心,只好说道:“孩儿也不太知道。只是……“ “莫不是当今天子想扶商灭儒?“ 能生下陈登这样聪慧的儿子,陈珪的智慧也少不到哪里去。仅从刘辩在洛阳召开招商大会这事便看出了一点端倪,只是也和陈登一样是一点点的想法,连他自己都不自信。而如今陈登也抱有这种想法,倒是让他更加的确信了一点,说出了那大胆的猜测。 陈登摇头道:“没那么严重。只是我觉得当今天子年少有为,锐意进取,不拘礼法条框。而天下乱起,大道难行,正是穷则思变之时,朝廷灭儒的可能性没有,但是对儒术独尊的局面恐怕会改变了。“ “若真如此,我们当如何?“ 虽然隐约能猜出来朝廷的趋势,可是陈珪最关心的还是自己家族的利益。 陈登沉默了。 说实话,朝廷扶持商人让他心中不喜,不过和他父亲一样,他更多考虑的还是家族的利益与命运。 若朝廷真的要改变儒术独尊的局面,那他们这些以儒术修身的士族士大夫们是否还能在朝堂上立足?抑或说他们若走上与朝廷对抗的道路,谁又是可以依托辅佐的主公? 陶谦肯定不行,他顶多能算一个守成之主,这还得不要对上雄才大略之人,若是对上能不能保住徐州还两说。袁绍袁术两兄弟看似声势浩大,其实也是各有缺点。至于刘璋刘表刘岱那些人皆是碌碌无为之辈。只有兖州的曹cao还算比较不错,只是不知道其后发展会如何。 陈登闲暇时也会将天下英雄在心中盘算一番,最终才发现真正有实力的还是朝廷。 如今朝廷地盘稳固,,兵精粮足,又有着大义的名分,今后平定天下不是什么难事。自己若与朝廷对抗,恐怕得不到什么好结果。 陈登心中纠结,抑郁之色现于脸上。陈珪看到他这个样子,也猜到了他心中所想,叹了一口气说道:“早知如此,我们也派人去长安好了。“ 陈登安慰父亲道:“不管如何,我们徐州陈氏都是大族,朝廷即使真的要扶持商贾,打压儒士,也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仍然需要循循渐进和妥协。只要我们在徐州的实力仍在,朝廷就不会对我们有所小视!“ 陈登的话也很有道理,陈珪点了点头,又问道:“既如此,我们今后应该怎么办?“ 陈登道:“静观其变。“ ************** 就在糜府的寿宴十多天后,糜芳带领一队人马前往长安,随行的还有糜贞与她的贴身婢女甘倩。 糜贞的随行,其实并没有通过糜竺的同意,她也知道糜竺根本不会同意。之所以能出来,完全是靠骗的。 几天前,糜贞就探听到糜竺要随陶谦前往彭城的消息,趁着那几天糜竺比较忙碌混乱,糜贞带着糜芳来找糜竺。 先是让糜芳堂外等着,糜贞自己进入内室见到了大哥。 “大哥哥,贞儿最近想去下邳看看佛塔。“糜贞对糜竺说道。 糜竺此时正在整理账目以及州中的公文,忙的不可开交,哪有心思理会糜贞,头也不抬的问道:“可是浮屠寺的九镜塔?” 糜贞答道:“正是。贞儿本想二哥哥带我前去,可他要准备去长安的事宜,说要大哥哥同意才可以。” 糜竺也未作多想,随口答道:“也好。找时间我与子方(糜芳字)去说。” “二哥哥就在外面,大哥哥若真的同意,我们这就去告诉他。” 不由分说,糜贞拽着糜竺来到了外面。见糜芳立于庭院间,糜贞也不靠近,而是远远的冲他喊道:“二哥哥,大哥哥已经同意我出去的事了。” 糜贞说的含糊,糜芳正要详问,糜竺冲他点头道:“你们自去,这等事不必来烦我。” 听到糜竺答应,糜贞立刻俯身一拜,道:“多谢大哥。” 说完一顿小跑,拉着糜芳离开。 糜芳心里虽然有疑问,可是见到大哥这么忙,也没有再问,几天后,真的带着糜贞离开徐州赶往长安。 等糜竺从彭城回来得知此事时,他们早就走了很远追之不及。 怀揣着激动与忐忑,糜贞走向了所想之地。 未完待续,敬请关注下一章节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