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人破惊天_二 酒楼听书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二 酒楼听书 (第1/1页)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一抹斜阳,透过西边的晚霞,映在屋顶的瓦砾之上,散出五彩耀眼的光,给这萧条凄凉的街景增添了少许的暖意。街上的男男女女、老老少少,有的推着车,有的挑着扁担,还有的连摊都顾不上收了......三三两两的急忙向明月楼赶去。

    明月楼是当地最有名气的一家酒楼,高有三层,青砖红瓦,古香古色,门前两座石狮分列左右,栩栩如生。用金粉镶嵌的明月楼三个字的招牌,高高的挂在门庭正中。花梨木刻写的两幅对联分挂门庭左右,上联是“挹东海以为觞,三楚云山浮海里”,下联是“酿长江而做醴,四方豪杰聚楼头”。

    酒楼此时都聚集了好多的人,可以说门外门里都挤满了,他们有的点着脚尖,有的站在石碣上......都纷纷向酒楼里张望。再看酒楼正中,有一老者,年纪约五十岁左右,面容消瘦,胡须花白,布衣长袍,长袍上补丁挨着补丁,穿的久了,略显褪色。只见,这老者手中拿一醒木,“啪”的一声,抬手将醒木拍在桌上,说道:“说书唱戏讲古,茶余饭后助兴,是非功过大家评,说书人怎敢肯定。众位,可曾记得当年:

    ‘南宋末年,元兵南逼。宋皇从杭州败移福州。景炎帝二年的春天。文天祥为了抗击元兵,率师从闽西进军漳州,所闻福州失守,宋帝败逃海上,他只好西撤,翻越闽南与闽西交界的坂寮岭,退到险要的倒岭赶筑营垒,沉着应急。有人说:“元军人那么多,你这么点人怎么抵挡?不是虎羊相拚吗?”文天祥却说:“国家有难而无人解救,是我最心疼的事。我力量虽然单薄,也要为国尽力呀!”元兵来势凶猛,迫在眉睫,文天祥的兵马渡过下畲溪的木桥,仰望天空,霎时间,风起云涌,电闪雷鸣,咆哮的山洪把元兵阻隔在崎岖的对岸。哪里知道,元军绕道侧翼突然袭击,文天祥寡不敌众,兵败被俘,元朝想招降他,却遭他严词拒绝“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不久之后,元军又把被俘的文天祥带到船上,迫使他在船上亲眼目睹崖山之战。战争相当惨烈,南宋军民奋勇抵抗,但最后的结果却是元军以少胜多,宋军全军覆灭。陆秀夫背着少帝赵昺投海自尽,许多忠臣追随其后,十万军民跳海殉国,宁死不降、何其壮哉!文天祥观之情景,悲愤欲绝,随后写下了《二月六日海上大战国事不济孤臣天祥坐北舟中向南恸哭为之诗》

    长平一坑四十万秦人欢欣赵人怨。

    大风扬沙水不流,为楚者乐为愁。

    兵家胜负常不一,纷纷干戈何毕。

    必有天吏将明威,不嗜杀人能之。

    我生之初尚无疚,我生之后遭九。

    厥角稽首并二州,正气扫地山羞。

    身为大臣义当死,城下师盟愧耳。

    间关归国洗日光,白麻重宣不当。

    出师三年劳且苦,只尺长安不睹。

    非无虓虎士如林,一日不戈为擒。

    楼船千艘下天角,两雄相遭争搏。

    古来何代无战争,未有锋蝟交溟。

    游兵日来复日往,相持一月为蚌。

    南人志欲扶崑崙,北人气欲黄吞。

    一朝天昏风雨恶,炮火雷飞箭落。

    谁雌谁雄顷刻分,流尸漂血洋浑。

    昨朝南船满崖海,今朝只有兹在。

    昨夜两边桴鼓鸣,今朝船船鼾声。

    北兵去家八千里,椎牛釃酒人喜。

    惟有孤臣雨泪垂,冥冥不敢向啼。

    六龙杳霭知何处,大海茫茫隔雾。

    我欲借剑斩佞臣,黄金横带为人。’”

    说到这,这说书老者长叹一声,停顿了片刻,清了清嗓子,接着又说道:

    “此后,元朝再次劝降文天祥,可他依然宁死不屈。元统治者又将他投入恶牢,囚禁折磨达三年之久,使他读到正在元宫中充当女仆的被俘妻女的信,又使他已降元的弟弟来狱中探望,想尽办法招降文天祥。但文天祥不为百般折磨、千般利诱、万缕亲情所动,凛然作《正气歌》抒“是气所磅腐,凛烈万古存,当其贯日月,生死安足论”之志向。不久后,忽必烈亲自劝降,说:“现在你如能用对待宋朝那样对我,立即任你为丞相”。文天祥虽被卫士用金棍击伤膝骨,仍泰然处之,昂首挺立,答曰:“一死之外,无可为者。”次日,文天祥便被杀害......”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