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七十六章,老女儿 (第1/1页)
丫鬟睡在外屋炕上,时刻照看貂婵。这时丫鬟正打盹,屋内发出异样的声音把丫鬟惊醒了。她急忙下炕冲进里屋,一眼看见倒在窗前的小姐。 丫鬟把小姐搀扶起来,又搀扶在炕上躺下,小心地问:“你咋了?” 貂婵闭着眼睛不答腔。 丫鬟慌了:“你没事吧?要不要去请夫人?” “不用,”貂婵虚弱地说,“你爬在窗口去听。” “这么晚了听啥?” “叫你去你就去,那来的费话。”貂婵的声音有点气恼。她怀疑自己刚才在窗前是否听错了,或者是自己的幻觉,让丫鬟去证实一下。丫鬟走近窗口,爬在窗台细听。 不远处,隐隐约约传来童声:“老女儿!老鸟儿……!” 丫鬟听的真切,可咋对小姐说呢,只好撒谎:“听不见什么。” 貂婵静心聆听,那个声音还是清晰地传入耳中:“老鸟!老女儿……!” 貂婵明白在嘲讽自己。任藏庄从来没有一个女儿在这个年纪还待在娘家。她失声哭泣,很快明白这样会惊动家人,就用手捂着嘴呜咽……。 丫鬟安慰道:“小姐,别哭了,小娃娃的话别当真。”这话曝露她之前说的是谎话。 “你不是没听到吗?”貂婵训斥道,“敢对我撒谎,明天我给阿爸说,打发你回家。” 丫鬟并不当真,只好说起实话:“小姐,让你伤心的话我咋敢说呢?” 貂婵一夜睡不安稳,似睡似醒,既盼着黑夜早早过去,结束不尽的苦恼,又害怕黎明到来,因“老女儿”无法面对大家。她相信家里有人也听到这种声音,只是没人会给她说。 貂婵十八岁了。在临洮,这个岁数一般已是一两个娃的妈。附近的一座村寨有一个十七岁的女儿,因未婚夫外出做生意未归,她只得待在娘家。远近村寨,十八岁还待在娘家的唯有貂婵。 第二天,貂婵睡着不起来,睡的头昏脑胀,痛苦不堪,还是不想起来,只想一直睡下去,最好睡到死。 吃午饭时,貂婵不得不起来,没有食欲,可是不吃饭不行,丫环是要汇报给老爷夫人,她不想惊动两位老人家。 回想起昨夜的事,她有点迷糊了,因为她当时睡意朦胧,不太明白真有小娃娃喊,还是睡梦里梦到的。当时服侍自己的丫鬟说话含糊,不能确定。她试着问另外两个丫环,昨夜是否听到娃们在喊叫?两个丫环听到了娃们的喊叫,可是那是羞辱小姐的话,她们怎么能说出口,就撒谎什么也没听见。 第二天的晚上,貂婵仍早早睡了,并不能入眠,大睁着双眼,心提悬着,慌恐不安,生怕传来那个声音。 恶梦还是降临了,寂静的夜空飘荡着隐隐约约的童声:“老女儿,老鸟儿……。” 貂婵思前想后,看不到生存的价值,看不到活下去的希望,活着只有给家族带来耻辱,让哥哥侄儿们难做人,让所有的亲戚蒙羞,她只有一死。 这天下午,貂婵给丫环说要到外面去散心。丫环们不敢阻拦,只好去禀报夫人。 貂婵特意梳妆打扮一番,就在她即将出门时,母亲带着贴身丫环来了,她打量着女儿问:“我的女儿,你要到哪里去?” 女儿本要出门前看母亲一眼,如能见父亲一面更好,她不能到父亲屋里去,也就是说没有特别重大的事不到父亲屋里去,现在要去见父亲,肯定会引起父亲疑心,然后关注女儿,自己的计划也许就要落空。临死前见不上父亲,这让她很伤感。她只能坦然面对母亲:“妈呀,我心里急的像猫挖,到外头去散散心。” 母亲没有理由阻拦,再说她担心女儿整天呆在屋里闷出病,外出走走也许有好处,只好叮咛:“别走远了,转上一会就回来。” 生死别离的情感涌上女儿心头,想到父母的养育之恩,想到父母十个儿女,唯独对自己最好,而她无力报答父母,还要让他们蒙羞,让他们忍受失去女儿的痛苦,她只感到心在颤抖,心在滴血,眼泪就要涌出来,为了不让母亲看出来,她说了声“我去拿个东西。”匆匆上了楼。 貂婵爬在炕上低声呜咽着,泪水把褥子打湿了一大片。她怕母亲久等,强忍巨大的痛苦,稳定了一会情绪,这才下了楼。好在母亲已离去。 貂婵已有两个多月没出门了,她没有心情欣赏即将别离的景物,此刻的思绪只有如何摆脱丫环,尽快跳进迭藏河。 貂婵慢慢地朝迭藏河走去,走了一截路,母亲的贴身丫环小跑而来,阻拦道:“小姐呀,夫人说了,河水太大,跟前不要去。” 貂婵不能朝前走了,她不说什么,只是弯腰折山丹花。折了一小束后,她朝丫环们望去,见她们都站着看自己,装做不满地说:“你们怎么站着?山丹花可以做馍馍。” 丫环们这才动手折山丹花。 貂婵边折花边朝河边移动,好在丫环们一心折花,忘了监视小姐。 直到小姐走到距河边二十多米时,母亲的贴身丫环才觉出什么,失声叫道:“小姐,你不能往前走了!” 貂婵明白这次失去机会,以后再也没有机会了,二话不说,撒腿就往河边跑……。 丫环们吓得大叫起来,叫了几声后才想起追赶……。 貂婵尽最大力气跑,由于身体虚弱跑的并不快。她没有留意脚下的石头,重重摔倒在地,顾不上疼痛,拾起身又跑……。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