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四十七章对支一击论 (第2/2页)
日苯主要采取进口废钢重新熔炼的方法,而且废钢主要来自陆海军的假想敌之一:花旗国!至于燃油、橡胶这些更别提了,也都靠从米英鬼畜进口,既然如此,还怎么能妄想跟米英交手呢? 为了让日苯能自给自足,多少打场像样的仗,石原找来了在满洲时认识的宫崎正义搞了个有点像思想库样的机关叫做“日满财政问题研究会”,也被人称作宫崎机关,搞了个“重要产业五年计划”。产业开发五年计划是一个包括工矿、农牧、交通和移民等门类齐全的综合性的计划,投资额最初定为25亿日元,后增加到28亿日元。其中工矿业是计划的主体,占投资总额的55%,工矿业中又以突出发展煤、铁、液体燃料等重要基础工业和兵器、车辆等有关军备的机械工业为主。计划拟定在五年期间各种重要工矿产品的生产能力,分别扩大两倍到十几倍,有的产品将实现零的突破。比如,煤炭预计扩大2倍多,钢铁约为3倍,稀有金属约为5~10倍,汽车、飞机、机车及车辆等突破零的生产能力,达到一定规模。农牧产品方面的重点是尽量增产大米、小麦、棉、麻等与军需工业有关的农业资源,以及马、羊等畜牧业的增产和改良。交通通讯业在原有计划基础上,也要进行相当规模的扩建和新建,为其他工业的发展奠定相应的基础。移民事业也要有较大的发展。铁一样的数字告诉石原莞尔,只有当这个五年计划切实完成了后,日苯才有打一场对强国战争的能力,也就是说,好的话1942年才能怼英米。其实这个产业计划的研究过程也是石原莞尔自己一个学习的过程,他通过参与制定这个产业计划,真正对日苯的战争潜力和能力有了更好的了解,也正是这个计划,让石原莞尔认识到,继续扩大侵华战争是得不偿失,还是用钢铁生产做例子,当时诸夏国已经发现的大铁矿基本都在满洲,就是不在满洲的,比如汉冶萍的铁矿,也已经被日资企业收购。而诸夏国80%以上的煤炭业也是日资的,现在就算满洲的煤铁资源日苯也得用十年时间才能开发利用,又何必去关内再打仗呢? 石原是所谓“行动派”,一当上作战部长以后甚至改组了参谋本部,将原来总务部管的“动员、编制”业务也移到作战部来了,新成立了一个“战争指导课”,把原来总务部所管的仅限于对具体战案所行使的动员和编制机能扩充到对未来战争的动员和编制规划,使之具备了货真价实的“战争指导”机能。这样的改组以后,作战部集中了参谋本部90%的权限,石原部长成为了实际上的参谋次长(当时的参谋总长是皇族闲宫院载仁亲王,只是挂名,实际行使权力的是参谋次长)。石原又重新主持修订了“帝国国防方针”。那个帝国国防方针最早是田中义一在1907年搞的,后来在1923年海军裁军时由海军军令部主导又修改过一次,1936年6月底的这次是第三次修改了,修改后名为《国防国策大纲》,主要内容是: “日苯的国策是成为东亚的指导者,为此一定要具备能够排除露米英压迫的实力。在充实能够对抗露米英的军备特别是航空兵力的同时,做好稳固日满和北支(华北),完成进行持久战的准备的基础工作。 完成了军备的充实和持久战的准备后,首先开始积极工作以尽快迫使红色露西亚放弃进攻远东的图谋。在此期间努力与美国保持亲善关系,红色露西亚屈服后与其建立亲善关系,将英国实力驱逐出东亚,解放东亚各民族。 红色露西亚和英国屈服后,领导东亚各国合作使其实力得到飞跃发展,准备和美国的大决战”。 应该说,这个石原莞尔主持修订的《国防国策大纲》具有一定的现实性和可行性。 那个《国防国策大纲》提出的假想敌顺序是美、苏。首先对苏已经放弃了进攻战略,而代以“完成了军备的充实和持久战的准备后,首先开始积极工作以尽快迫使红色露西亚放弃进攻远东的图谋”的字眼,就是说在武力的后备上与红色露西亚谈判,不与其交恶。起码从现实的工业生产和军事兵器实力来说,立即和红色露西亚交恶不是一个好的选择。在石原看来,红色露西亚南下的路线有三条,分别是满洲、内蒙和新疆。但是因为地理的因素,红色露西亚人肯定会放弃后两条而选择满洲,所以要北极熊打消南下的念头,首先就要经营好满洲国。 对花旗国则是“努力与花旗国保持亲善关系”,因为石原知道日苯和满洲都有丰富的煤、铁资源,可是缺少最重要的战略资源:石油和橡胶。那玩艺全在花旗国人和英国人手里,所以千万不能和花旗国人翻脸。只要不和英米翻脸,石原认为英米会默认“满洲国”的存在,因为有一个日苯人控制的满洲,正好为英米消除了共产主义南下的忧虑。 对诸夏战略则是“做好稳固日满和北支(华北),完成进行持久战的准备的基础工作”,反对扩大战争。也就是说:挑动诸夏国内战,同时建设满洲国,巩固华北,堵住露西亚国人南下,再向南洋渗透,得到马来亚的橡胶和文莱的石油,同时挤走英国人,争取把手伸到“兰印”(荷属东印度,现在的印度尼西亚),确保石油,这以后再和花旗国进行“最终战争”。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