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七章 仁心(1) (第2/2页)
一的病人是被药死的,三分之一的病人则是被治死的!这是治人还是害人?这到底是‘科学’,还是被灌输的又一种‘拜皿煮教’? 传统中医如果是这种治疗效果,早就被历史淘汰了。正是因为中医坚持的对症抓方看人下药,才大幅度降低了过度用药和治疗的风险,这种治疗理念领先欧美几千年,就算与现代西医相比,也丝毫不落下风。这是华夏民族精神财富中,最宝贵的‘仁心’思想。 当然很多人说。中医那么牛,为何华夏历史上发生重大瘟疫,依旧死人无数百里空舍,皑皑白骨怨鬼咻咻。这确实是事实,也没啥好反驳的。比起西方动不动就死亡四分之一人口的那种小病,中医的确做得不够好。也就是配合当时政府,将瘟疫限制和消除而已。 有人说打针吃药本来就有风险,所以西医死人不叫死人,那叫自己倒霉碰上了。但为何这些人就对中医口诛笔伐,恨不能除之而后快?这一点很让人不解。 现代中医疗效的下降,还有两个关键因素,中药药材的质量下降及中药度量衡的改变。中药药材质量下降,属于阶段性不可逆的事情。恢复药材生长的土壤,及中药品种的重新选材及培育,加之以前欠下的旧账太多,还需要时间去修补这一切。 而中药度量衡,向来就是中医的重中之重。一克的差别,就足以带来治疗效果的截然不同。但因为历史原因,明清之后,中医度量衡陷入了缺失和迷茫。一直到现在,国家和诸多有识之士都还在尽力恢复之中,可谓憾事一件。 ………………………………………………………………………………………………… 中医的神奇,在于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天时地利人和缺一不可。那么,中医是否如某些神吹口中那样的无所不能呢?显然不是,如果真是这样,中医就成第二个西大乘教了。而且中医是个系统性及经验性学科,这对于学医者本人来说,有极高的要求。 西医,人人都能学得,中医,绝不可以!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清朝著名医学家徐灵胎就说过:“孰知医之为道,乃古圣人所以泄天地之秘,夺造化之权,以救人生死。”倘若没有大根器,是无法承载医道的,勉强也无益。 这是中医的骄傲,也是中医的命门。如此,中医里的佼佼者,能够承前启后,成为一代大家。可对百姓来说,却并非好事。佼佼者凤毛麟角,更多的还是学艺不精及自学成才者…这并非贬低自学成才者,而是因为他们中很多人,根本就没有理解到‘医’字的意义。 另外,中医传承相对封闭,相互交流有限。不少医生秉承‘教会徒弟饿死师傅’的理念,喜欢留一手。结果导致很多精妙医术,就在消失这‘留一手’中。而且中医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没有建立起系统性的学习机制,多以‘父传子子传孙’的传帮带形式流传。 一直到了明朝,中医才开始有真正意义上的系统性总结及教授。也是那时开始,中医开始有了质的进步。对于许多重大疾病的研究和治疗,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也使得中医在治疗方法和手段上,更加灵活多样。(顺带说一句,武术(注2)也是在明末清初时开始系统形成,不是武侠小说里的‘自古以来’。) 不过,明朝医学的系统性总结及教学,如果以现代眼光来看,还是远远不够的。因为它流传的范围很窄,依然没有摆脱以往的束缚。当然,比起彼时欧洲的理发师当医生来说,明朝的医学,算是当时的天顶星科技了。毕竟,中医不会用放血来治疗百病… ………………………………………………………………………………………………… 招待名医的宴会,在太和殿内举行。朱由校在骆思恭的陪同下,在宫道上缓缓而行。两人说着一些不咸不淡的话,经过一处荷花池时。朱由校看着慢池翠绿,若有所思地问:“骆指挥使,朕听闻锦衣卫从民间良家子弟中挑选,那你们如何甄别其为良家子弟?”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