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四十八章, 忠孝两难 (第1/2页)
桓温的第一次北伐先胜后挫,最后不得不以退军收场。虽然他在北伐的过程当中给予了对方重大的杀伤,就连秦方的两名主帅,太子苻苌和丞相苻雄的死也与这场北伐有关,但是最后不得已撤军的这个结果自然是很难让桓温自己满意的。 在朝廷方面,并没有任何大臣对这次不算成功的北伐进行指责,因为这是一次事先得到朝廷允许的军事行动。在朝廷看来,这次北伐虽然没有取得成功,但是没有令桓温再立新功的结果也不算太糟糕,况且北伐的绝大部分损失也是由桓温自己的力量来承担,无需朝廷为之付出多少。在这次功败垂成的远征当中,尽管桓温一路血战,他的军事力量却没有因此而受到重创,由此可见,桓温所调教出来的这支荆州部队还是有很强的战斗力的,用于远征固然有所不足,但是用于防御却是能够令朝廷放心的,甚至这正是朝廷主流所愿意看到的一个结果。因此,当九月份桓温从北伐前线回到襄阳的时候,晋穆帝还专门派遣了黄门侍郎前去犒劳。 不过,虽然能够得到朝廷方面的理解,但是对自己的要求颇高的完美主义者桓温却总是为这未遂的北伐事业而觉得怏怏不乐。有一次,桓温在外出抚慰那群从关中带回来的百姓的时候,他看见一个老妇人一看到自己就潸然泪下,桓温觉得事有蹊跷,就上前问其缘由,原来这老妇人当年曾经做过刘琨的伎女,这老妇人还说:“因为你长得很像当年的刘司空,所以我忍不住就哭了起来。”这孤胆英雄刘琨对桓温来说可不得了,他一直以来是桓温人生当中的精神偶像,所以作为刘琨粉丝的桓温很开心,就退到屋子的外面把衣冠整理了一番,再走进来让老妇人细看。老妇人又上下多打量几遭,说了一句令桓温郁闷不已的话,“面甚似,恨薄;眼甚似,恨小;须甚似,恨赤;形甚似,恨短;声甚似,恨雌。”桓温闻言大失所望,为此而闷闷不乐,一连几天都是无精打采的。 当桓温驻军灞上的时候,他的一个部将顺阳太守薛珍曾经擅自领军渡过灞水攻击零散的秦军,还斩获颇丰。回到荆州之后,薛珍屡次在公开场合自夸勇武,谴责桓温的谨小慎微。桓温为此恼怒不已,羞恨交加之下,于是就下令把薛珍直接给砍了。这薛珍被杀固然是咎由自取,但也与桓温这时的恶劣心情不无关系,毕竟这是宽厚为怀的桓温平生第一次对自己的部属下狠手。由此可见,对于这一次北伐的功败垂成,完美主义者桓温的内心是多么的失落,耿直哥薛珍选择在这个时候触上司的霉头,不是找死是什么? 王猛的关于初升的太阳和落山的太阳的比喻也经常萦绕在桓温的心头。当桓温得知其曾经的对手当中的厉害角色苻雄和苻苌先后离世的消息后并没有感到多少庆幸,而是发出了更多的感慨。桓温心想,这李势的祖先当年创下基业的时候,手头上肯定也是有着一帮子如同苻雄和苻苌一样的亲族成员为他拼死出力的。“一个再厉害的对手都能够对付,难对付的是一帮子相互信赖的人呐。”桓温心里感叹道。 桓温随后又恨恨地想道:“这关中历代乃四守之地,是恢复中原的最佳跳板。而且这关中与自己的辖区接壤,在兵力调动和后勤支援都比直取中原方便。可是自己的北伐建议却屡受朝廷打压和置之不理,以至于错过了经略关中的最佳战略时机,只是后来在西凉张重华的一再要求下朝廷才同意了自己的第一次北伐。现在回想起来真无可挽回的损失呀!” 当苻健在关中开创基业和建立政权的前几年,桓温也是苦心地在荆州经营着自己的事业,他主要做了搜罗人才、劝课农桑、整军经武和大兴土木这四方面的事情。 在延聘人才方面,平蜀之后,桓温加征西军号,开府仪同三司,封临贺郡公。桓温作为军府的府主,特别喜欢招贤纳士,甚至常常亲自躬身造访。桓温不仅能选贤任能,而且能够知人善任:习凿齿博学洽文,富有史才,桓温就命其处机要;罗友以记功胜人,桓温就让他做人力资源管理;袁宏才气横溢、文章绝美,桓温让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