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四十八章, 忠孝两难 (第2/2页)
他专综书记。总而言之,桓温能够让自己的各部属各遂其志,各擅胜场。不过,桓温终其一生,还是未能找到一位能与袁乔相媲美的军事幕僚,这方面人才的缺失也铸就了桓温的终生遗憾。 在政务上,桓温推行轻徭薄赋、劝课农桑,察吏能否等政策,让荆州的人口和经济得到了持续的稳定和发展。农业持续良好的发展必然会导致人口的增加。关于荆州的人口,由于史册中无东晋的人口统计,又要考虑到该时期严重的逃籍、隐户、侨立等现象,只能从东鳞西爪的史料中加以推测。晋武太康初,荆州有人口357,548户,若以平均每户6.57人计算计,则有230余万人。桓温出督荆州时,荆州所辖范围较前缩小,仅实领太康初之十郡197,200户,约130万人。荆州在晋武太康后人口一直在增长,一方面是北方流民和巴蜀流民汇集荆州,使该地区人口顿增,史称“于时流人在荆州十余万户”;另一方面是招抚与抄掠山谷蛮夷人口出山,桓温除了荆州刺史,都督四州军事外,还有护南蛮校尉之职,其职责所在可想而知。由于桓温的宽和政策,荆州的人口一直是在持续流入的。援引王育明先生的研究成果,当时人口的自然增长率千分之八点九,那么至永和元年,荆州人口为原来的1.78倍,即在籍人口至少为351,000户。此外,荆州地区的商业也非常发达,由于地处长江水运的枢纽,益州和扬州的商品流通与转运必须经过此处,其地“良皮美罽.商赂所聚”。同时荆州又处南北对峙的前哨,双方相互聘使,因此,荆州之商业税也相当可观。良好的社会经济条件和稳定的政局,使荆州逐渐成长为一个相对独立的经济中心.何尚之言:“荆、扬二州,户口半天下,江左以来,扬州根本,委荆州以阃外”。沈约则发挥云:“民户境域,过半天下,晋世幼主在位,政归辅臣,荆扬司牧,事同二陕。”桓温治下的荆州在东晋的社会经济地位越来越高,逐渐成为了一个可以与扬州相抗衡的经济中心。 在军事上,桓温花大力狠抓了常备军的日常cao练。大凡练兵的要务是要把士兵们锻炼成一个能够相互配合和相互支援的作战团体,荆州军队在陶侃的多年熏陶下一直有着完备的军事制度基础,桓温也曾经师从蔡谟学习兵法,依葫芦画瓢,倒是把士兵cao练得有声有色,荆州部队可以说是当时各州当中战斗力最强的部队,只可惜南方不易养马,否则的话,以南方士兵的服从和组织纪律性,是完全可以与北方的骑兵一决高下的。 在基础设施的基本建设方面,桓温为了巩固其在荆州的影响力,指令建筑砖家陈遵将江陵城的旧城与新城合并为一,建造了一座宏伟壮观的江陵城。陈遵善长土方工程,他让人打鼓,从远处听之,可以知地势的高下,再依着山势修建城池,全无半点差错。江陵城西有栖霞楼,下面临通护城河,吐纳江流,城南有马牧城,城的西侧有一条马径。江陵城完工后,桓温会集宾客僚属出汉江渡口,从远处遥遥观赏城景。他对大家说:“如果谁能恰当地品评这座城,我就给谁发红包。被桓温评价“痴黠各半”的大画家兼诗人顾恺之当时是桓温的幕僚,正当其他人还在搜肠刮肚、抓耳挠腮的时候,顾恺之就冒出了:“遥望层城,丹楼如霞”的金句。这句话好在什么地方呢?这与古代神话中的昆仑山有关,郦道元《水经注,河水一》:“昆仑之山三级:下曰樊桐,一名板桐;二曰玄圃,一名阆风;上曰层城,一名天庭,是为太帝之居。”这八个字的意思是:遥望这无上的天空之城,红色的楼阁就像天上的彩霞。顾恺之既不着痕迹地拍了桓温的马屁,辞藻又相当的优美,明白其中意思的桓温当即就赏给他两个婢女。除了建造江陵城外,桓温也令陈遵同时修建了江陵城外的一道堤防——金堤。《水经注,江水》载“江陵城地东南倾,故缘以金堤,自灵溪始,桓温令陈遵造”,桓温所筑金堤除了巩固城防的因素外,也是为了保护农业生产,由于水稻的栽培技术有了提高,当地已经有一年三熟的记载。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