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三十二章媒体 (第1/1页)
汪查握着报纸,顺着他看的方向望去,充满着油墨味的大开的纸张上一个显眼的标题:制度与时代。 是制度造就时代?还是时代造就制度?孰君孰臣?谁妻谁夫?难有定论。 制度造就了时代的繁华,时代支配了制度的生灭,这或许又是一个“鸡生蛋,蛋生鸡”的故事。 唯物辩证法告诉我们矛盾是对立统一的,促进和制约的关系永远存在。 好制度造就大时代,新时代催发新制度,每个时代对应的制度本身是这个时代的支撑和适应,这世界本也没有真正完美的事物,制度也同样,它促进了时代的进步,进步的时代会抛下原地踏步的制度,形成了这种有促进、有制约的关系,有利当然有弊,这没什么可指摘的。 时代在变迁,作为适应时代的产物,也应该改变,没有什么东西是永远适合的,衣食住行,从古至今,已几度易迁,如果没有变革,人类或许依然还是那个跳跃在树杈间,裸体光身子,吃着野果,就着溪水,开着无遮大会,咿呀咿呀乱叫一通的不知羞的野猴子,哪里会有今天的人,关起门来,干喜欢干的事…… 英国政治家帕默斯顿说过这样一句话:“我们没有永恒的盟友,也没有永恒的仇敌,有的只是永恒的利益。”英国近代以来的作为很好的诠释了这句话的含义,从英国打败西班牙崛起开始,到“日不落”帝国的鼎盛,一战的延续,再到二战的“硬着头皮”,战后的“美首是瞻”和欧盟体时期的“重起”之梦,利益贯穿始终,制度则一改再改,典型的“朝令夕改”、“两面三刀”,但这些都没有错,国家就是如此,政策、制度从来是为利益服务的,当一个制度不再能带来利益时,就是它消失的时刻,我们不难理解这个时代的诸多政策和制度。 想想“一胎”政策,其的存在明显具有时代性,这是一个特殊时代不得为之的特殊制度,它本身就是利弊结合体的最佳体现,可以想见它会在不就的将来被放开,这个时间是40年还是50年不能确定,但相信我们能看到它消失的那天。 …… 汪查看着版面上硕大的南都那几个字,这是一篇来自于《南都报》的报道,整篇报道没有提到任何关于收遣相关的词,可以说任谁来都是无可指摘的,当然也毫无亮点,整个篇幅就像是在酝酿着什么?又或者根本就不准备说什么实际的内容,都是在试探,或是烘托。 作为这个时代的小众报纸,因敢爆、敢发闻名于世,虽是小众,但也拥有众多的拥趸,汪查不是这个报纸的用户,但其他看报的人对于这篇报道又该有怎样的想法呢? 这边。 一个挺着大肚子的女人默默地跟着前边背上背着一个女孩子,手里牵着一个女孩子的壮年男子急匆匆地走在路上,与迎面而来的拿报人撞了个满怀。 “抱歉,撞了你了,没事吧!” “没事,没事。”牵着小女孩的男子摆摆手道看了看眼前的男子手上的报纸,喃喃道:“那个…那个有什么新闻吗?”。 男人以前是个半文化人,上过高中,有看报纸的习惯,后来回了乡,和身后的女人结了婚,一连生下了两个女儿,家里人一定要个孙子,这不身后的老婆又怀了孕,身子现了,男人只得急匆匆地带着婆娘远道而去,逃避被强打的命运,成了“游击队”的一员,已经不知道在外边游荡了多少个地方,在街上,眼前看见了久违的报纸,不禁有些心痒。 “哦,你说这个呀!那你拿去吧!会看吗?”来人听到这话,问道。 “可以的。” 听到了肯定的回答,来人递上报纸,示意了下,又急匆匆地去了。 男人拿着报纸看着,正正的看见了显现的标题“制度与时代”,细细读了起来,转头看着老婆,面有悲切,“媳妇,你说咱们啥时候才能不这么躲呀!回家乡好好过日子,我去教我的书,你做你的家务,这些时日,真是辛苦你了,还有我这两个苦命的儿。” “那没啥,为了你家的后,我怎么样都成,没事。” 衣着朴素的女人回了男人一个灿烂的微笑,反倒安慰起了男人。 那边。 一个行色冲冲的年轻人一手公文包,一手报纸,边走边看着,半响发了一声感叹:“有些制度是得改了,啥时候才能结个婚呀!到现在还是个集体户口,这的房子买不起呀!” 年轻人大学刚毕业,找个了个挺好的工作,上大学的时候,把户口迁到了学校,毕业后又迁到了单位,由于单位在市里还没有落籍能力,到现在还都是个集体户口,女友催促结婚一直没有着落,集体户口领不了结婚证,男子需要购置一套房子,落下户,才能成事,虽然女友是大学时候的同学,感情基础良好,也不急,但男子作为一个顶天立地的男儿却不能不急呀!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