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30章 宋青书7 (第2/4页)
道战场可是刀剑无眼,水火无情的。再者,难道我是那□□不讲理的大家长?他宋青书和我说上两句话都能吓晕过去了不成?” 众人也是哭笑不得,这叫个什么事儿啊,他们父子之间的事儿,干嘛非得闹的武当上下不得安宁呢。 当然了,宋远桥说的对,宋青书还是得自己站出来才行。 最后,听了三叔传达的话语,外加上几位师叔的鼓励,宋青书腿脚有些发软地来到了父亲的面前。 可没想到,宋远桥递给了宋青书一个包袱,就直接地让他下山了。 等到了武当山脚,看着包袱中的银票,一块儿令牌,还有一本兵书之后,宋青书顿时觉得心中沉甸甸的。 也许这就是父爱吧,果真是厚重如山。 宋青书略微地乔装打扮了一番,然后以宋青书的名字去投军了。 既然儿子去了军队,那么当老子的自然不能给他扯后腿了,是不是? 宋远桥这些年着实地积攒了一份不小的家业,不过他是武当人,也从来没有想过要自立门户,所以这些东西都是归在武当的。 想要动用这些东西,宋远桥自然不能太过任性,哪怕这些东西大头是自己挣来的,可他也需要和师傅,众位师兄弟们商量商量才行。 不过结果么,如同宋远桥想的那般,师傅对于这些身外之物丝毫不看重,因为张翠山之死,所以师弟们对于师兄弟之间的感情更加看重。 再者,习武之人,黄白之物对于他们来说也没有什么太大的用处,所以尽管地让大师兄处置便是了。 宋远桥面对着一张张真诚的面孔,顿时觉得心中沉甸甸的。 也许,他能为武当做的更多…… 宋青书在战场上积攒战功,宋远桥带着武当上下,为他铺路。 既然自己的儿子想要建功立业,那么就干上一票大的! 既然和尚可以当皇帝,那么宋青书这个小道士自然也是可以的,不是吗? 至少,宋青书比起那个和尚来说,顺眼了好多,年纪又轻,也算不是那么心狠手辣,是不是? 当然宋青书也有自己的毛病,不过相信,经过战争的洗礼之后,他的那些毛病都不会是毛病的。 宋远桥这般地安慰自己道。 接下来,武当秘密地开始扩张,扩建了仁爱药堂,大量从优招收大夫和学徒,仁爱药堂因为后面有强大的背景和雄厚的资金,所以扩张的很快,也不是没有人想要打它的主意,不过此间主人手段狠辣,一般人还真是讨不着好去,最后只能眼睁睁地看着他发展壮大,成为巨无霸。 宋青书一开始除了从父亲那里接过的那点儿东西之外,倒也算是个硬气孩子,并没有再找师门求援。 可是渐渐地,等他慢慢地晋升,成为了一票人的头儿之后,宋青书便发现了自己的不足来,管理调度这是一门大学问。 尽管宋青书在武当是做习惯了这种事情,可是空手难敌啊,就他一个人,就算浑身是铁,可又能打几根钉子呢? 所以宋青书第一次写了长长的书信,然后向父亲求援。 宋远桥看完了书信之后,和师傅商量了又商量之后,便找了莫声谷和殷梨亭来,这两位都还算年轻,所以说不定有些志气雄心也说不定,不像他们这些老家伙,似乎没有多少的斗志了。 莫声谷和殷梨亭对于去帮助宋青书,都是二话不说,点头同意了。 师兄弟俩相携下山,宋远桥目送着他们,沉默了良久,也不知道自己做的是对还是错。不过既然做出了决定,就不要再不要脸地矫情了! 张三丰安慰了大弟子一通,总结起来就是上面的那一句话可以概括。 宋远桥觉得也对,自嘲地一笑,自己还真是个虚伪的家伙! 不过看来还是需要再辛苦点儿,毕竟武当也就这么几个人,现在又走了俩,只剩下了四个了,三代弟子的培养,看来是要抓紧了。 之前有个宋青书,武当有传承,他是能偷懒便偷懒,可是现在不成了,既然宋青书走上了这条路,那么还得为武当找个继承人呢。 要说这继承人,武当的三代之中还有一个的,可惜的是,张无忌真心是没办法让人放心地将武当交托给他的。 所以俞莲舟提起了张无忌之后,宋远桥便沉默了。 良久之后,他才将自己的顾虑说给了众人听,尽管咱们对无忌自然是信任无比的,无忌对于武当也是有归属的,可是他起小儿就跟在母亲身边,五弟妹选择了她兄长殷野王的女儿为儿媳,说的是亲上加亲,不过天鹰教殷老爷子又没有外孙子,只怕是将无忌当成了继承人在培养。 这下子,众人这才醒悟过来! 真是太可惜了,无忌可是咱武当的孩子啊! 不过现在后悔,为时已晚。 所以几人只能听了大师兄的吩咐,拿出师傅的派头来,然后好生地教导自己名下的弟子。 不过人才的教育这不是一天两天就能速成的,这是个水磨功夫的事儿,所以算是远水解不了近渴,宋青书需要人帮忙,那么就去招揽贤德之士吧。 招贤榜这种东西什么时候都是管用的,宋青书也需要自己出头去处理自己的事儿,不能事事都靠着武当,是不是? 写一封厚厚的信骂了儿子一通之后,宋远桥这才为宋青书提出了两个法子,一时招贤榜,另一个么,就是培养自己的人才,从现在开始收点资质不错的孩子,开始教导,等到将来,正好地用的上。 宋青书看着这些东西,简直一个头两个大,自家爹这是将自己当成是什么了,总之,不管是什么,反正该做的还是要做的。 宋青书找了几个吃不上饭的老秀才,然后将一群孤儿送给他们,教导他们读书识字,其他的再说! 宋远桥又想起了另外一个人物,可以帮上大忙的! 许久没有见过的梅花老怪! 高官厚禄这些东西是打动不了他的,所以天下苍生,青史留名,一大通的忽悠之后,梅花老怪总算是上了宋青书的贼船,确切地说,他是上了宋远桥的贼船。 等到将来,赶走了元人之后,他便功成身退,遁入山门,再也不见踪迹了。 那个时候的宋青书还是大大地松了一口气的,毕竟像梅花老怪这样的人物,他还真心是有些驾驭不了的,所以极为地不放心便是了。 他走了,尽管遇上麻烦事儿,遇上难事儿的时候宋青书也会想念神鬼莫测的梅花老怪,不过这种时候毕竟不多,是不是? 宋青书在折腾了两三年之后,总算是拉起了一支像样的队伍,拉开了反元□□的大旗。 明目张胆地反对朝廷,难道蒙古人就是死人,瞎子? 所以剿匪的队伍是一支接着一支,自然就是想要将这些暴徒给镇压下去的,胆敢反抗朝廷,你就得要随时掉脑袋的准备! 只可惜,越是镇压,越是崛起,宋青书就跟打不死的小强一般,□□地支撑着,成为了标杆。 再者,他出身武当的事情也瞒不住大家,渐渐地,天下皆知。 有识之士自然是会前来投奔的,当然,还有受苦受难的百姓亦然,这些年,仁爱药堂以及宋远桥的各种廉价药丸子,受到了他的恩惠的人不在少数。 听到了宋远桥的儿子,少侠宋青书站出来,反抗朝廷□□,想要夺回汉人江山,将蒙古人赶出去,热血上涌的年轻人们脑子一发热,便站了出来,积极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