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我是好爸爸_第230章 宋青书7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30章 宋青书7 (第3/4页)

地去参加义军去了。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宋青书在五年之后,终于成为了最大的一支义军首领。

    五年的时光,足够将宋青书磨砺成为一代枭雄了,而这个时候,张无忌和自己的未婚妻走上了成亲的殿堂,兜兜转转,到了最后,他才发现殷离才是这个世界上最爱自己的女人,所以张无忌感动之下,一个冲动,提出了要和殷离成亲的打算。

    殷离觉得自己守得明月开,日后就幸福美满了?

    不,她可不是傻子,张无忌不过是一时的感动,她自然是看出来了的,不过她还是选择了和这个男人成亲,为什么呢?

    就是因为不甘心啊!

    为了他,自己最美好的年华基本上都葬送了,难道还要将他推出去,和别人卿卿我我吗?

    所以,哪怕能预知自己的结局,殷离还是选择了和张无忌成亲,至于将来,将来的事情,将来再说吧!哪怕如同姑姑那般,成为一对怨偶,最后劳燕分飞,她也认了。

    所以即便是成亲,这么喜庆的事儿,不过新娘子冷着一张脸的模样还是让众位参加喜宴之人觉得有些怪异。

    武当这次,算是倾巢而出了,甚至是早已不在江湖走动的张三丰老爷子都下山了,为的便是参加徒孙的婚礼。

    这算是为这次的婚礼大大地长脸了。

    尽管没有六大派围剿明教,可是张无忌还是成为了明教的教主。

    张三丰手书的横幅“佳儿佳妇”挂在中堂,算是他送上的贺礼,在明教总坛,张无忌和殷离举办了盛大的婚礼,然后在许多人欣慰祝福,亦或者是哀怨,仇恨的眼神中,成为了夫妻。

    成为了教主夫人的殷离在某一个很偶然地机会中,发现其实成为一个可以号令众人的教主夫人,其实也很不错啊!

    所以她渐渐地开始有了自己的小动作。

    张无忌对于自己的女人,自然是不会怀疑的,尤其殷离还是自己的表妹,自小儿青梅竹马长大的呢。

    所以,渐渐地便有人发现不对劲儿来了,不过张无忌却不是猜疑人的性子,所以对于这种说辞摆明了是不信的,反正只要殷离示弱,然后掉上几滴眼泪,张无忌就会退让了。

    所以殷离渐渐地不会将他当成是一回事儿了。

    再者说了,张无忌如今正在和一位什么郡主还是之类的女人闹的火热,才没功夫去理会那么多呢。

    所以教中的事务么,慢慢地就落到了殷离的手上。

    殷离喜欢这种感觉,似乎是找到了自己存在的价值一般,有了儿子,甚至连应付丈夫都懒得应付了。

    失落的张无忌越发地和自己的好兄弟一起醉生梦死了,当然,这位好兄弟看上去有些女气,动不动就脸红啥的。

    殷离对于赵敏的底细自然是早早地就知道的,不过她并没有戳破便是了,反正吃亏的不是赵敏就是张无忌,所以她才不稀得去理会便是了。

    人生就是这么大地不同,张无忌总觉得哪里不对,明明自己不应该这么平庸的,这种想法一出现,他吓了一跳,平庸?

    按理来说自己是明教教主,也算是功成名就了,可是为什么自己会产生自己平庸这种想法呢?

    似乎自己应该成为力挽狂澜的英雄一般!

    可惜的是,一帆风顺长大,一直躲在母亲的羽翼下成长的张无忌并没有因此就发奋,反倒是和自己的知己打的火热。

    也不知道这是好还是坏了!

    朝廷*,官员贪墨,内部腐朽不堪,自然是支撑不了多久的,所以不多久,蒙古人就撤出了关内,重新地回到草原上去了。

    至于他们能否适应草原生活,那就不该是汉人们该cao心的了。

    现在,汉人们关注的便是另外一件事儿。

    宋青书和朱元璋,他们该支持谁?

    两人都算是人中龙凤,都算是枭雄一位,可是这天下之主的位置只有一个啊!

    所以两位当事人虽然面上你好我好大家好,可是私下么,恨不得对方立即去死的那种。

    大敌当前,他们可以合作共同抗元,可是等到蒙古人离开了,这两位的矛盾便出来了。简直就是谁也不服谁的节奏啊。

    至于天下人,他们也糊涂呢,也不知道该选择谁?

    能怎么办呢?

    双方只能文斗武打地折腾了!

    百姓们还没从蒙古人离开的喜悦中走出来,便又一次地陷入了战争的阴霾之中去了。

    都说国人好斗,好内斗,说的再精辟也没有了。

    这不百姓们还没喘过气儿来呢,宋青书已经带着自己的部下和朱元璋打了好几个回合了。

    双方各有胜负,一时之间,还真是谁也奈何不了谁便是了。

    不过谁让宋青书有外挂呢,这个时候,便有人将这两位的老底子给扒拉出来了,然后散播天下,让百姓听明白,看清楚,然后做出正确的选择。

    朱元璋千好万好,可是他有一个不好,他以及自己很多的部下,都是明教的教众,这个明教是什么呢?

    明教起源波斯,后来传入中原,明教可不是什么良善之人,明教在武林中算是邪魔外道,杀人不眨眼的魔头,吃人rou,喝人血,简直能达到小儿止啼的效果。

    这不要钱的脏水泼到明教头上去,反正明教众人对此也是见惯不怪了,无所谓,反正也不会让明教掉块儿rou,是不是?

    对于明教是没有多少影响,可是对于朱元璋就不一定了啊!

    这朱元璋可是明教出身,是不是?

    他也是邪魔外道?他也是外来者?什么?朱元璋竟然不是汉人?

    这简直就是狼子野心,一个胡人血统的外人竟然也想染指我汉人河山?

    简直就是做梦!

    朱元璋:卧槽,劳资什么时候变成了胡人?劳资是根正苗红的汉人!而且还是贫困出身,是乞儿出身,是和尚出身,你萌不能酱紫污蔑我!

    甭管是真真假假,不过朱元璋的名声臭了,这是不争的事实。

    不管是在什么时代,名声都很重要,如今又不是后世那种将脸抹下来塞裤兜,然后就能继续出去混世界的年代,所以朱元璋简直苦逼了。

    一面地抹黑朱元璋,另一方面么,自然是要嘎嘎地捧着宋青书了。

    宋青书:出身名门正派武当山,父亲武当大弟子宋远桥,赫赫有名的宋神医,仁爱药堂便是他怜惜百姓开办的。

    师公张三丰,老道百岁高龄,武功深不可测,仙风道骨的高人。

    宋青书的消息很少,卖点就是张三丰和宋远桥,这些年陆陆续续,全国要谁说自己没有用过仁爱药堂的药丸子,说出去还真没有人信呢。

    所以宋青书一下子就被神化了,这是上天看不得百姓吃苦受难,所以派了神明下来拯救苍生来了。

    这在现代人听来是一件非常扯的事情,不过愣生生地被人给变成了现实。

    都说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在朱元璋看来,这些人都特么是王八蛋,忘恩负义的玩意儿,自己带着弟兄们费心巴拉地打元人的时候怎么没人诟病自己是明教的出身?

    那个时候看着自己,都觉得自己是天神,可是这会儿呢?

    听了那些妖言惑众之词,哪怕是自己曾经的忠实部下,看着朱元璋的眼神都有些诡异!

    为了稳定人心,他还不能发火,简直是【哔——】了狗了。

    在外面如果还算是忍耐的话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