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周列国志现代版_第43回 智宁俞假酖复卫 老烛武缒城说秦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43回 智宁俞假酖复卫 老烛武缒城说秦 (第1/2页)

    智宁俞假酖复卫老烛武缒城说秦

    话说周襄王领受朝仪之后,要返回洛阳。众诸侯送襄王出了河阳境,就命先蔑押送卫侯到京师。这时卫成公有点小病,晋文公派遣随行的御医衍与卫侯一同上路,假借看病为名,实际是教他用毒酒杀死卫侯,以泄胸中的怨忿:“如不用心,定死无赦!”

    又吩咐先蔑:“用心抓紧办事,完事当天就同御医衍一起回话。”

    襄王走后,列位诸侯还没散去,晋文公对众人说:“寡人奉了天子的命令,专事征战讨伐。现在许人一心听从楚国的命令,不同中原通好。王驾再次临视,诸位君王往来奔走,颖阳近在咫尺,却置若罔闻,还有这样怠慢的吗?我愿意偕同诸君对许兴师问罪。”

    众位诸侯都回答:“尊从您的命令。”当下以晋侯为主,齐、宋、鲁、蔡、陈、秦、莒、邾八国诸侯,都率了兵马,一道向颖阳进发。

    只有郑文公捷,原本是楚王的同党,因怕开罪晋国,才来依附,目睹文公处置曹、卫两君太过分了,心中有些不平,暗下里思量:“晋侯逃亡时,自己也曾对他失礼,看他亲口答应曹、卫恢复国政,却还不肯放手。这样怀恨在心,未必就忘了同郑国的那段旧事。不如留下楚国这条后路,做个退步,将来患难时,也有个依靠。”

    上卿叔詹见郑伯犹豫,似有背弃晋国的意思,便上前劝道:“郑国方得晋侯接纳,主公不要有二心,再有二心,定会遭受惩处而不能赦免。”

    郑伯不听,使人四处扬言:“国内发生疫病。”然后以准备祈祷为名,辞别晋候提前返回国土,同时暗地派人捎信给楚王,说:“晋侯恼恨许国亲近贵国,要率诸侯前去兴师问罪。我敬畏贵国的威仪,不敢派兵随从,冒昧告知。”

    许人听说各国征伐的兵来了,也派人到楚国告急。楚成王说:“我们的兵刚败,不可以同晋国相争,只有等他打得厌倦了,再努力求成。”便不去救援许国。

    诸候的军队把颖阳围了个水泄不通。这时,曹共公襄,还被拘禁在五鹿城中,看不到晋侯的赦令,便找寻能言善辩的人,去游说晋侯。小臣侯獳,请求携带厚礼前往,共公答应了。

    侯獳听说诸侯在许国,就径直赶往颖阳,求见晋文公。恰逢文公因积劳染上了寒疾,梦见一个盛装的妖怪向他讨饭,文公喝叱起来,那妖怪便退去了,但文公的病势却愈加严重了,躺着起不来。于是传令太卜郭偃占问吉凶。侯獳乘机将一车重器布帛送给郭偃,说出事情的原委,教他借鬼神的事情,替共公求情,告诉他要如此这般地向文公进言。郭偃接受了贿赂和嘱咐,答应代他讲话。见到文公以后,晋侯将梦中所见对郭偃讲了。郭偃给他占卦,得“天泽”之象,阴变为阳。郭偃将繇文呈给晋文公,那文上说:阴极生阳,蛰虫开张;大赦天下,钟鼓堂堂。

    文公问:“说的什么?”

    郭偃答道:“将卦同梦合起来看,一定是有没有祭祀的鬼神,求主公赦罪的。”

    文公道:“寡人对祭祀的事,只有兴办,从没荒废过。况且鬼神有什么罪,倒求我来赦免?”

    郭偃说:“以臣的愚见来看,这是不是曹侯的事情?曹叔振铎,侧立于文王的左边,晋先君唐叔,侧立于武王的右面。过去齐桓公会盟,封邢、卫为异姓之国,今天主公会盟,却灭了曹、卫同姓之国。何况这两国已承蒙恩准还复国政了。践土之盟,主公恢复卫侯而不恢复曹伯,罪过相同,而惩处不同,振铎没有祭祀,因此显现梦中,不也是合乎情理的吗?”

    一席话,说得文公心里豁然开朗,顿时觉得病势已去了一半。当日差人到五鹿传召曹伯襄,让他复归本国为君,被割让给宋国的田地,也归还给他。曹伯襄获释后,就像笼中的鸟得以在天空飞翔,栅栏里的猿重又攀上树木,即刻统领本国兵马,赶到颖阳,面谢晋侯复国之恩,并协助各国诸侯包围许国。许僖公见楚王不来救助,便背缚双手,口含壁玉,到晋军中乞求投降。同时献出大量的金玉布帛,犒劳各路军队。于是,文公便与众诸侯撤兵而去。

    秦穆公临别时同晋文公约定:“他日如有军旅战事,秦国出兵,晋国必须相助;晋国出兵,秦国同样相助,彼此同心协力,不得坐视不管。”两人商议好了,便各自上路了。

    晋侯走到半路上,听说郑伯遣使又向楚王通好,勃然大怒,要即刻调集兵马讨伐郑国。赵衰劝道:“主公的(禁止)刚安,不可再劳顿了。而且士卒长久困乏,各国诸侯又都散去了,不如暂且回去,休息一年,而后再想办法。”

    再说周襄王回到京师,群臣拜谒称贺完了,先蔑叩头,转达晋侯的意思,请求将卫侯郑交给司寇发落。当时周公阅做太宰cao持政事,阅请求将卫侯拘禁于馆舍,由他自己反省。

    襄王说:“放到大牢太重,住在公馆太轻。”便着人将民间空房,另改修成囚室,囚禁卫侯。襄王本要保全卫侯,只因为晋文公十分恼怒,又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