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周列国志现代版_第56回 萧夫人登台笑客 逢丑父易服免君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56回 萧夫人登台笑客 逢丑父易服免君 (第1/2页)

    第五十六回萧夫人登台笑客逢丑父易服免君

    话说荀林父用郤雍治理盗贼,羊舌职估计郤雍一定不得善终,林父询问原因。羊舌职回答:“周的谚语说:‘察见渊鱼者不祥,智料隐匿者有殃。’依靠郤雍一人的侦察,不可能捉到所有的盗贼,而盗贼联合起来,反而可以收拾郤雍,这样还有不死的?”

    没到三天,郤雍偶尔在郊外行走,有十多个盗贼,群起而攻之,砍掉了他的脑袋。荀林父忧愤成疾而死。晋景公听说了羊舌职的话,召见他说:“你预料郤雍的话太准了!那么治理盗贼用什么计策?”

    羊舌职说:“你以智谋对付智谋,就像用石头去压草,草必然寻空隙生长。用暴力对付暴力,就像用石头击石头,都要撞碎的。所以平息盗贼的方法,在于感化思想,使他们知道廉耻,而不是捉的越多越好。您如果挑选朝中最善良的人,让他的荣誉在所有人之上,那些不善良的人自己也会变好,那样盗贼不是不足为患了吗?”

    景公又问:“当今晋国谁是最善良的人?你推举一下。”

    羊舌职说:“谁也不如士会。他的为人,言依于信,行依于义,和而不谄,廉而不矫,直而不亢,威而不猛。大王一定要用他。”

    等到士会平定赤狄回来,晋景公把狄的俘虏献给周王,并把士会的功劳,报告给周定王。

    定王赐士会■冕之服,封为上卿,便代替了林父的职位,为中军元帅,并且还加任太傅之职。把范的地方改封给他,这就是范氏的由来。士会把缉盗的法律,全部除掉,专以教育感化来劝民为善。于是jianian民都逃到秦国,再没有一个盗贼。晋国终于得到治理。

    这时,景公又有了当盟主的打算,谋臣伯宗进言说:“先君文公时,在践土第一次会盟,各国都敬从。襄公又在新城为盟主,哪个国家都没二心。自从令狐失信,才开始惹恼秦国。等到齐、宋两国杀国君,我们不去讨伐,山东各国,便轻视晋国而依附了秦国。到救郑国没成,救宋国未果,又失去了两国。晋的下属,除卫、曹等已经寥寥无几了。齐、鲁是天下的希望,君主要恢复盟主的大业,莫不如和齐鲁两国亲近。何不派人去这两国行聘礼,以联络感情,等待他们与楚国破裂,便可以得志。”晋景公认为他说得对,便派上将军元帅郤克,去鲁国和齐国,并带去很丰厚的礼物。

    却说鲁宣公因为齐惠公定位的缘故,恭谨地奉事齐国,定期朝拜和送礼。至顷公无野继位时,还是遵循规矩,未曾缺少过礼节。郤克到鲁国行聘礼完毕后,告辞要去齐国,鲁国此时也到了去齐国行聘礼的时间,便派上卿季孙行父同郤克一同启程。才到齐国郊外,只见卫国上卿孙良夫,曹国大夫公子首,也去齐国行聘礼。四人相见,各道来由,不期而会,可谓志同道合了。四位大夫住在公馆。第二天朝见齐侯,各致君主的美意。叙礼完毕,齐顷公见了四位大夫的容貌,暗暗称奇,说:“大夫暂请回公馆,容我设宴招待。”

    四位大夫听后,退出朝门。

    顷公入宫,见到母亲萧太夫人,忍不住笑了。太夫人是萧君的女儿,嫁于齐惠公。自惠公死后,萧夫人日夜悲泣。顷公很孝顺母亲,每件事都想使他高兴,即使闾巷中有可笑的事,也一定要形容讲叙,以博得她的一笑。这天,顷公光笑,不说明缘故,萧太夫人问:“外面有什么乐事,高兴成这样子?”

    顷公回答:“外面没有什么可笑的,只看见一桩怪事。今天有晋、鲁、卫、曹四国,各派大夫来行聘礼。晋大夫郤克是个瞎子,只用一只眼睛看人。鲁大夫季孙行父,是个秃子,没有一根头发。卫大夫孙良夫,是个跛子,两脚一高一低。曹公子首是个驼背,两只眼睛只是看地。我想人生得病,五形四体,不全的是有的。但是四人各占一种疾病,又同时来到我国,堂上聚着一班鬼怪,岂不可笑?”

    萧太夫人不信,说:“我想观看一下可以吗?”

    顷公说:“使臣到来,公宴后,按惯例还要分设小宴。来日儿命人在后苑设宴,诸大夫赴宴,必须从崇台之下经过。母亲登上高台,放下帷帐偷偷地观看,有什么难的?”

    略过公宴不提,单说私宴,萧太夫人已在崇台之上了。以前的惯例,使臣来到,凡是车马仆从,都由主人供应,以使客人暂时休息。顷公的意思是要让母亲一笑,便在国中秘密地选出瞎、秃、跛、驼各一人,让他们分别为四位大夫驾车。郤克瞎,即用瞎子为驭手;行父秃,即用秃子为驭手;孙良夫跛,即用跛子为驭手;公子首驼,即用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