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二十四章 盛尧箐求助观音大太太存心自持 (第2/2页)
程少主能在隐龙寺相遇,也应该是观音菩萨的安排。 两个人同时到隐龙寺来烧香拜佛,绝不是一种机缘巧合——长平公主感觉自己的眼眶些微湿润,这个让她想了十九年的人,就在她的眼前——当时,她就是这么想的。 程向东抬头仰望隐龙寺山门的时候,眼睛扫到了尧箐小姐和长平公主。 他愣了一下,大步流星地迎了上来——程向东也有点激动。 “程少主,这么巧啊!你也到隐龙寺来了。”尧箐小姐显得有些兴奋,此时此刻,她的脑中各种想法交织一处,她刚在观音菩萨面前祈祷过,转眼之间,程少主就出现在她的面前,隐龙寺的观音菩萨果然灵验。 “尧箐小姐,没想到能在这里遇见小姐。早晨,你还在谭家大院,怎么一眨眼的功夫就跑到隐龙寺来了。”程向东道。 尧箐小姐还想说什么,昌平公主走了过来。 程向东给昌平公主行了一个礼:“向东见过大太太。” 行礼前和行礼后,程向东的眼睛都不曾离开过昌平公主的脸,此时此刻,在大太太的面前,他不仅仅感到亲切,在亲切之中还有很多难于言说的东西。 “程少主,这么巧啊!”昌平公主望了望尧箐小姐,又望了望程向东, “早知程少主要到隐龙寺来,就请你跟我们一块来了。程少主经常到寺院里烧香拜佛吗?”昌平公主有意试探程向东。 “回大太太的话,程家班每到一个地方,只要有寺院,向东都要进香拜佛的。” “程少主与佛有缘啊!” “在我能记事的时候,母亲经常带着我到寺院里面去进香拜佛——向东在睡梦中经常梦见高高在上的菩萨。”程向东有意向昌平公主暗示什么。经历了这么多的事情,深藏在记忆——或者梦境中的一些东西全部显现出来。 “小时候的事情,程少主还能记得?” “能记得一些,毕竟还小——向东是两岁的时候离开父母的,有些事情早忘得一干二净了,今天早上,我在大太太的房间里面看到了佛龛和佛龛里面的观世音菩萨,这才想起小时候的事情来。” “小时候,你母亲经常带你到寺院里面去拜佛,拜的是什么佛啊?” “回大太太的话,拜的是千手观音佛。” “在到歇马镇来的路上,蒲管家跟我提到过隐龙寺,他说隐龙寺的观音菩萨很灵验,我早就想来看看,今天才抽出空来。” 大太太喜上眉梢,到目前为止,她已经能确定站在他面前的程少主就是她的儿子琛儿。 她真想马上相认,但想到老爷的话,她还是忍住了:“尧箐,大娘先走一步,你留下来陪程少主在寺院里面转转,别忘了领程少主到我们谭家的禅房去看看。” “我留一辆马车给你们,高鹏,梅子,你们也留下来,待会儿小心伺候程少主和尧箐小姐。” 此时,大太太的心里面非常矛盾,她想留下来陪程少主在寺院里面转转,但她又怕自己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她怕自己失态。 关键是她答应老爷早点回府的——今天是他五十华诞的第二天,府中有很多宾客,寿星不在府中,肯定是不合适的。 昌平公主觉得她必须赶紧离开隐龙寺,如果再不离开,她一定会抑制不了自己的情绪——她想起了老爷的话:即使和程少主相认,也要等程班主回来。 “大娘请放心,我一定小心伺候程少主。”尧箐小姐喜不自胜,她从心底感激大娘给她和程少主独处的机会。 长平公主和尧箐小姐正说着话,阿香跑了过来。 两辆马车停在石拱桥前面的菩提树下,梅子和紫兰将昌平公主扶上马车,车夫调转马头,待赵妈和紫兰上了马车之后,车夫用手勒住缰绳,马车缓缓向前驶去,下山的路是缓坡,弯道多,马车只能缓缓前行。 山路上还有一些香客,马车更要慢行。 昌平公主掀起后窗帘,望着伫立在菩提树下的程向东,一直到看不见了才放下窗帘。程向东则纹丝不动,眼睛凝视着马车前行的方向。 “太太,披上风衣,山里面有风。”赵妈将一个皮毛一体的貂皮风衣披在昌平公主的身上。 紫兰将左右两边的窗帘撩起来,这样,山路两边的景致便可尽收眼底,紫兰想用窗外的美景分散昌平公主的注意力,紫兰伺候老爷多少年,就等于伺候长平公主多少年,她和梅子一样,能理解昌平公主现在的心情。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