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雨歇马镇_第二百二十七章 谭为琛夜进东宫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二百二十七章 谭为琛夜进东宫 (第1/1页)

    “姑父的事情,父皇只字未提,要不是欧阳大人到通州去找高炽和聂太傅,高炽到现在还蒙在鼓里呢。”

    “姑母大人是知道的,炽儿虽居东宫,是不能僭越太子身分过问朝廷之事、窥视父皇举动的,总是父皇让炽儿做什么,炽儿就做什么。”

    张枢密使所言非虚。

    “太子殿下,姑父的事情是不是让你为难了。”

    “姑母大人,您误会炽儿的意思了。炽儿自觉应该遵守太子本分,父皇总是批评儿臣过于拘谨呆板。”

    “父皇是希望儿臣多为他分担一些事情的,父皇希望儿臣多一些历练。”

    “所以,这次,炽儿一定要过问姑父的事情。”

    “炽儿不但要过问姑父的案子,炽儿还要过问十三叔的案子。”

    “请姑母大人放心,聂先生已经为炽儿谋划好了一切。”

    “公主殿下,太子殿下是一个仁厚、念旧、知道感恩的人。”聂太傅道。

    “十九年前,就是太子殿下让老朽劝皇上化戾气为祥和,宽恕了侯爷和公主殿下的。”

    “太子殿下听说侯爷和公主殿下身陷囹圄的消息以后,伤心了很长时间。”

    “太子殿下当时还是世子之身,老朽当时在皇上面前行走。他私见老朽,求老朽跟皇上说。”

    “这件事情只能由老朽去做,好在皇上还能给老朽一点薄面。”

    “关键是皇上还念着公主殿下的好——念着你们的兄妹之情。”聂大学士道。

    “原来如此,聂太傅原来是我谭家的救命恩人,请受昌平一拜。”

    昌平公主刚要施礼,被聂大学士拦住了:“老朽是什么身份,如何受的起公主殿下的礼呢!”

    “聂先生说的对,姑母大人不必客气。”太子殿下道。

    “想当年,姑母对炽儿呵护有加,炽儿过十岁生日的时候,姑母送给炽儿一个玉佩,一个貂皮披风。”

    “玉佩,炽儿一直戴在身上,貂皮披风一直锁在柜子里面。”

    “到北京来的时候,炽儿都没有丢下那件貂皮披风。姑母不仅仅是对炽儿一个人好,姑母对所有的侄儿侄女都很好。”

    “在我们这样的人家,炽儿很看重这份感情。炽儿常常想,像姑母这样仁厚慈善的人,是应该能得到老天爷眷顾的。”太子殿下一边说,一边从领口里面掏出挂在脖子上的玉佩。

    昌平公主认得这个玉佩,这正是她在炽儿十岁生日的时候送给炽儿的——这块玉佩是母后送给她——也是她最喜欢的一块玉佩。

    太子殿下将昌平公主一行领进一个大殿。

    殿门两侧站着二十几个侍女。

    正对着殿门的地方有一个高台,高台上放着一个雕刻着精美图形的紫檀长案,长案的后面放着一个雕刻着精美图形的紫檀宽座椅,宽座椅的后面有一个雕刻着精美图案的六格紫檀屏风。

    太子殿下将昌平公主扶到宽座椅上坐下。

    二十几个侍女分三排站在高台前,然后双膝下跪,两手扶地:“奴婢给公主殿下请安,恭祝公主殿下福体安康,千岁无疆。”

    太子殿下摆了一下手,二十几个侍女依次退出大殿,分两排站在殿门两边。

    太子殿下走下高台,走到欧阳大人的面前:“欧阳大人,请受高炽一拜。”

    高台前左右两边各有一排太师椅,欧阳若愚等人坐在右边的太师椅上。

    欧阳大人上前两步,托住了太子殿下的双臂:“这——这如何使得。这——不合礼数,若愚惶恐。”

    “聂先生果然没有看错欧阳大人,为了保全姑父,救姑母一家走出困境,欧阳大人不惜冒杀头之罪。高炽感激涕零。”朱高炽道。

    欧阳大人走到聂大学士的跟前:“聂大学士当年的举荐之恩,欧阳若愚未曾面谢先生,若愚生性驽钝懒惰,迂腐清高,今日才有机会向先生说一个‘谢’字。”

    “欧阳大人不必客气,这正是欧阳大人难能可贵之处。”聂大学士道,“欧阳大人是皇上的左膀右臂,是我大明王朝的有功之臣啊!”

    “太傅谬赞,若愚惭愧之至。”欧阳大人道。

    昌平公主在两个侍女的搀扶下走下高台。

    太子殿下迎上前去,从一个侍女的手上接过昌平公主的手臂,将公主殿下引到右边第一个太师椅上坐下。朱高炽坐在昌平公主的身边。

    “姑母,上次,炽儿听十三叔说为琛弟弟和姑父、姑母相认的事情,炽儿真为姑父姑母高兴。这一定是上苍在保佑姑父和姑母。”

    “得知为琛出事之后,炽儿很担心姑母的身体。姑母是有福之人,老天爷是长眼睛的。”

    “是啊!姑母也没有想到琛儿还活在人世间。”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