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子很皮_考证功课:燕军势如破竹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考证功课:燕军势如破竹 (第1/1页)

    建文元年(公元1399年)七月,燕王朱棣以“清君侧,靖内难”之名举兵。郭资、墨麟、吕震等先后投降。

    秋七月癸酉,燕王棣举兵反,杀布政使张昺、都司谢贵。长史葛诚、指挥卢振、教授余逢辰死之。参政郭资、副使墨麟、佥事吕震等降于燕。(《明史恭闵帝纪》)

    燕王起用郭资守北平,出师攻通州。指挥房胜投降后,他又听从手下大将张玉建议,攻打由马宣严守的蓟州。

    甲戌,燕王以郭资守北平,出师次通州,指挥房胜以城降。张玉曰:“不先定蓟州,将为后患。”时都督指挥马宣严兵守蓟州,燕王命玉帅兵往攻。(《明史纪事本末》《燕王起兵》)

    蓟州卒之陷落,马宣战死。

    玉使人谕之,不下。环城攻之,宣率众出战,败,被执,骂不绝口,遂死之。指挥毛遂以蓟州降。(《明史纪事本末》<燕王起兵>)

    丙子,燕兵陷蓟州,马宣战死。(《明史恭闵帝纪》)

    张玉,字世美,河南祥符人,曾于元朝做官,任枢密知院,元亡后,随元廷逃往漠北,洪武十八年(公元1385年)返回中原,投降明朝。

    张玉,字世美,祥符人。仕元为枢密知院。元亡,从走漠北。洪武十八年来归。(《明史张玉传》)

    明太祖进行第六次北伐,张玉追随大军出塞,至捕鱼儿海,因功授济南卫副千户,迁安庆卫指挥佥事。

    从大军出塞,至捕鱼儿海,以功授济南卫副千户,迁安庆卫指挥佥事。(《明史张玉传》)

    往后的日子,他又随蓝玉征讨远顺、散毛诸洞。洪武二十四年(公元1391年),驱逐犯境元军至鸦寒山,调燕山左护卫。两年后随朱棣出塞,征黑松林。因骁勇擅战、长于出谋划策,深得朱棣信任。

    又从征远顺、散毛诸洞。北逐元人之扰边者,至鸦寒山还,调燕山左护卫。从燕王出塞,至黑松林。又从征野人诸部。以骁果善谋画为王所亲任。(《明史张玉传》)

    朱棣起兵,张玉率领部众夺北平九门,未几复献计取蓟州。

    建文元年,成祖起兵。玉帅众夺北平九门,抚谕城内外,三日而定。师将南,玉献计,遣朱能东攻蓟州,杀马宣,降遵化。(《明史张玉传》)

    《明史纪事本末》有以下一段记载,反映张玉具仁义之风。

    玉抚定蓟州,乘夜趋遵化,戒将士止杀曰:“行师以得人心为本。”(《燕王起兵》)

    仁义之师,所遇到的反抗自然较少,遵化、永平、密云因而相继失陷。

    师将南,玉献计,遣朱能东攻蓟州,杀马宣,降遵化。分兵下永平、密云,皆致其精甲以益师。(《明史张玉传》)

    取密云,克遵化,降永平。二旬,众至数万。(《明史成祖纪》)

    因简勇士,以夜四鼓登城,开门而入,城中始觉。遵化卫指挥蒋玉、密云卫指挥郑亨,皆以城降。(《明史纪事本末》<燕王起兵>)

    居庸关(朱棣夺此关,源于“居庸险隘,北平之咽喉,我得此,可无北顾忧”)方面,朱棣派徐安、钟祥等攻余瑱。余瑱手上缺乏援兵,只好弃关走怀来,依附宋忠。

    时余瑱守居庸,简练关卒,得数千人,将进攻北平。燕王曰:“居庸险隘,北平之咽喉,我得此,可无北顾忧,瑱若据此,是拊我背也。宜急取之,缓则增兵缮守,后难图矣。”令指挥徐安、钟祥等击瑱,瑱且守且战,援兵不至,乃弃关走怀来,依宋忠。(《明史纪事本末》《燕王起兵》)

    朱棣观人、部署战略俱属一流。

    燕王曰:“宋忠握兵怀来,必争居庸,宜乘其未至,击之。”诸将皆曰:“彼众我寡,难以争锋,击之未便,宜固守以待其至。”王曰:“当以智胜,难以力取。彼众新集,其心不一,宋忠轻躁寡谋,狠愎自用,乘其未定,击之必破矣。”遂帅马步精锐八千,卷甲倍道而进。王据鞍指挥,有喜色。(《明史纪事本末》《燕王起兵》)

    建文帝一类书呆子委实难与之匹敌。

    宋忠、俞瑱最后被执死,居庸关、怀来落入燕军手中。

    先是,宋忠绐将士云:“尔等家在北平,城中皆为燕兵所杀,尸积道路。”欲以激怒将士。燕王令其家人张树旗帜为先锋,众遥识旗帜,呼其父兄子弟,相问劳无恙,辄喜,谓“宋都督欺我”,倒戈走。宋忠帅余众仓皇列阵,未成,王麾师渡河,鼓噪而前。都指挥孙泰先登,颇有斩获;燕王择善射者,射泰中之,流血被甲,慷慨裹血而战,奋呼陷阵死。忠军大败,奔入城,燕兵乘之而入。忠匿于厕,搜获之,并执余瑱,皆不屈死。都指挥彭聚亦力战死。当时诸将校为燕帅所俘者百余人,皆不肯降,发愤死。(《明史纪事本末》《燕王起兵》)

    己卯,燕兵陷居庸关。甲申,陷怀来,宋忠、俞瑱被执死,都指挥彭聚、孙泰力战死,永平指挥使郭亮等叛降燕。(《明史恭闵帝纪》)

    开平、龙门、上谷、云中守将纷纷降附,燕军声势于是大振。

    燕兵既克怀来,山后诸州皆不守,而开平、龙门、上谷、云中守将往往降附矣。(《明史纪事本末》《燕王起兵》)

    前线告急,建文帝在干什么呢?答曰:“锐意文治,日与方孝孺等讨论《周官》法度”。

    时帝方锐意文治,日与方孝孺等讨论《周官》法度,以北兵为不足忧。(《明史纪事本末》<燕王起兵>)

    直至黄子澄进言:“北兵素强,不早御之,恐河北遂失。”建文帝才以长兴侯耿炳文佩大将军印,领兵北伐。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