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二百四十九章 养老院 (第1/1页)
“呵呵,欢迎你们啊!” 索罗张开了双臂,他首先迎接着赵老头和张老汉。 皇宫旁边是新建的一院住房,全部是按秦人的建筑风格而建的。 这是徐福亲自安排工匠完成的一项工程,与后世的“老人院”或“福利院”非常相似。 房屋的设置和内外的装饰,自然不用多说,十分的完备和精致。 包括楼梯、台阶和道路,都处理得平缓有序,充分满足了老年人出行的需要。 “索罗,你也舍得离开宝贝黄金了吗?” “是啊,我要是一天看不到金子,恐怕人都没什么精神了,呵呵!” 赵老头和张老汉一见面,便打趣地和索罗开起了玩笑。 “老赵头,你是不是在玉米地里睡惯了,怕在这里,连觉都睡不着喽!” 索罗先斜眼看看赵老头,他知道赵老头种了一辈子庄稼。 岛上玉米的种植成功,他赢得了新朝百姓的一致称赞。 “索罗你说的没错啊,这不,我走哪都带着我的宝贝呢!” 赵老头说着,从包里掏出了两个玉米棒子。 他用手轻轻地抚摸着,显得十分喜爱的样子。 “呵呵,你别小瞧了我的宝贝,你就是拿两锭金子,我都不换!” 赵老头的年龄和索罗相差无几,都是七十多的人了,但他依旧有着顽童的性格。 “好吧,我哪有什么金锭来换你的宝贝哦!” “你可看好了,小心宝贝长了脚,跑了!” “哈哈,你们两个可真有意思!” “我张老汉打了一辈子的鱼,只认准一个死理。” 渔夫张老汉也是一个乐观开朗的人,他比索罗略小几岁。 “再狡猾的鱼,也有最终落网的时候,人就看在什么样的环境里了。” 张老汉的话很富有哲理,索罗和赵老头听言,都一下子不说话了。 是的,人就是这样,离开了自己擅长的领域,就要重新认知自己。 这三个人在岛上都没有了亲人,他们能走到一起,也实属不易。 “老张头说的对,我们应该服老了,在这里好好享福才是正题!” 赵老头乐呵呵地说道。 这时,几名婢女朝他们三人走了过来,她们手里端着茶壶和茶杯。 “三位爷爷,大家喝点茶吧!” 其中一名婢女笑着说道,她看上去也就十五六岁年纪。 其他几个也都是十几岁的丫头,也不知她们都是谁的孩子。 “谢谢小孙女,是谁让你们来的啊?” 赵老头对几个小女孩十分喜爱,他关切地问道。 “小女是雁秋jiejie打发来的,也是翁丞相恩准的,听说这也是皇上的意思。” “我们都是新朝工匠的子女,父母听说几位爷爷要来这里,也都非常支持。” 丫头们开始七嘴八舌地说起话来,她们显然很喜欢与这几位爷爷在一起。 “雁秋jiejie说,几位爷爷都是新朝的‘国宝’,让我们尽心照料着,嘻嘻!” 丫头们毕竟都是孩子,她们的话语里,还透露出纯真俏皮的语气。 “呵呵,谁是国宝啊?” 李铁匠夫妇和老彼得,这时也出现在了大家面前。 李铁匠看着热闹的氛围,也开口说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