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国真龙之五代工业指南_71.组建炮兵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71.组建炮兵 (第1/1页)

    两天后,肇新寨某处的深林处,姜明、孙皓、苏佚,还有革命军的四位营长,都站在一个小土丘上,观看不远处的火炮试射。

    只见江小鱼先将一定量的火药放进炮管中,再用装填杆将火药推到底部夯实;然后再将一个铁球推入炮管,铁球是将两块半球的铁模合好,从细孔中注入生铁水而铸造的;最后江小鱼拿着火把点燃了火门上的引线,然后迅速跑开。然后“轰”的一声巨响,火炮正前方的300米的石堆处,顿时飞沙走石,一片狼籍,而火炮也被推着后退了1米多。

    “没想到这大炮威力如此巨大,声如巨雷,势如山崩。”看了刚才的火炮试射后,王行道忍不住赞叹道。

    火器的诞生,农耕民族逐渐获得了与草原民族战斗的主动权,只需要三四个月训练的火枪兵,可以轻易杀死一个经过好几年训练的骑兵。火器跟冷兵器最大的不同,并不是他的威力,而是火器技术是不断进步的,威力越来越大、精度越来越高、cao作越来越容易,这与农耕民族不断创新的精神是相符的。从此,崇尚知识和文明的民族才逐渐掌握世界的话语权。

    “火器,新旧时代的分界线;大炮的轰鸣,便是革命军向这个乱世发出的怒吼,将来所有的敌人都必须匍匐在大炮的射程之下。”

    想到原先历史上的宋朝先后被契丹、女真、蒙古等草原民族蹂躏、欺凌,姜明就气不打一出来。失去了尚武精神的文宋,虽然创造了灿烂的文化,却总是在一群野蛮人面前卑躬屈膝。对内搜刮百姓厚待士大夫,对外捧着岁币讨好敌人,再来个春秋笔法粉饰太平,丢尽强汉、盛唐的汉民族颜面。

    这时,江小鱼跑过来报告道:“禀告督军,刚才试射用了一斤半火药,大炮没有出现裂纹,可见坚固异常。”

    口径8厘米的“锻铸结合”的火炮,游隙大约为二十分之一,可以发射的炮弹直径为7.6厘米,如果铁弹的话,重量1800克,按照炮弹和火药的配比5:1至3:1推算,最大火药装量为600克,刚才装了唐制一斤半火药,即1000克火药,也没出现裂纹,暂时可以认定火炮是合格的,不过还要继续实验才能确定。

    姜明对结果总体满意,便点点头,吩咐道:“继续用1斤火药试射两天,要是两门炮都没问题的话,就再铸10门这样的炮。”

    其实姜明对铜炮是不满意的,纯铜铸造的火炮硬度不够,炮弹发射时,膛内温度过高,炮管容易软化受损,使用寿命不长,铸炮最好还是使用铜锡比为10比1的合金。古代虽然很早就开采锡矿,但到汉朝时,富锡矿基本开采完了,直到明清朝,在云南个旧发现大型富锡矿,锡器才进入平民生活中。用纯铜铸炮,也是无奈之举。

    江小鱼走后,钱一株走上前道:“督军何故只铸十来门大炮?要是铸个百十门炮,咱们痛痛快快地跟那劳什子禁军在外面干一仗,百炮齐鸣,把他们打得落花流水。”

    “老钱,不得瞎说,你以为铸炮跟吃饭一样容易,随便就铸出百十门来?”听钱一株一顿乱侃,关系最好的苏佚斥道。

    老钱挠挠头,哈哈道:“造炮对督军来说,可不跟吃饭一样么?”

    哈哈哈,众人顿时一阵轰笑。

    我是不是表现的太突出了,姜明心里反思道。老钱是他结识的第一个人,为人老实、口直心快,稍微冲动一点,但是为人忠心、办事靠谱。因此,他便解释道:“这种炮只能凑合着用来守城,制造方法和材料都是最好的,用来对付南汉肯定是足够的,等咱们占领了琼州岛,有了新的材料,再生产更多、威力更大的火炮。”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