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十三章 人间五味 酸甜苦辣咸 (第2/2页)
氏大小姐送完信后直接赶往建阳溪口,两人终于在日落时分抵达,越过溪口巨石后,明堂与之分手直接回家去了。 崔含章看着小院门口杂草丛生,下马后轻轻推开门板,刚巧含灵推开帷幔倒水,看到含章站在门口发呆,瞬间水盆掉落地上,眼泪不争气的涌了出来,扑入他怀中“哥,你可回来了”,仿佛要把这些时日所受的委屈一股脑的全哭出来。含章抱住meimei,安慰道:“傻丫头,多大的姑娘了还哭鼻子,哥这不是好好的回来了嘛。” 听到屋外是女儿的哭声,母亲赶紧走出来看看,还以为又是被哪家顽皮孩童给欺负了。伺候婆婆勉强喝了口药,好不容易刚刚睡下,生怕又给吵醒了。当母亲看到院子里抱着的含章兄妹,一时间怔住,泪如雨下,儿行千里,母担忧。 儿子自从在明堂冠礼宴席上被抓走,母亲日夜担忧,每天强打着精神照顾病倒的婆婆,谁又能知道多少个夜里母亲偷偷抹泪到天亮。 含章拥簇着meimei上前抱住母亲,轻轻的帮母亲擦掉泪水,安慰母亲:“儿子不孝,让母亲担心了”。一向寡言少语的母亲爱的无声无息,只是拍拍儿子身上的尘土,含泪笑道:“回来就好,回来就好,外面冷快进屋去”。 当崔含章看到躺在床上苍老的祖母,感觉到她气息微弱,仿佛风中残烛,随时都会熄灭。再也忍不住的泪水夺目而出,双膝一软跪在地上,心中悔恨交加。 子欲养,而亲不待。崔含章这一场牢狱之灾顷刻间将花甲高龄的老人击倒,在久久苦等不到孙子消息的折磨下,老人神智逐渐迷糊,药汤也吃不进了,用郎中的话说,家人要着手准备后事了。 老人仿佛预感到孙子今夜归家一般,勉强吃进口汤药,颇为反常的保持了小半天的清醒,怎奈精神不济,这会又迷迷糊糊的昏睡过去了。 崔含章压抑着嗓子低声叫着:“祖母,我回来了,你起来看看我啊”。可怜屋里安静至极,只听见屋外的北风呼啸。祖母手臂忽然抬起指了指前方,眼睑努力的动了动却仍然没有睁开,手臂到底是无力垂落在床铺上。 含章脑子里嗡的一声,心中顿时万念俱灰,祖母就这样撒手人寰,终究是没睁开眼看一眼看看宠爱的孙子。含灵还是小,本身处在哥哥平安归家的喜悦中,并未留意到奶奶的异样。但是崔母却是心中明了,婆婆她老人家能坚持到含章返乡,已经是极限了。 崔母轻轻的跪地磕了三个响头,含灵走到床铺摇了摇祖母不见老人家醒来,又见到母亲与哥哥跪地不起,哇的一声哭出腔来,连声呼喊奶奶。宁静的溪口被这充满丧意的哭腔扰乱…… 含章就这样静静地陪着祖母走完最后一程,这夜的冰凉寒澈透骨,好像整个溪口的寒气都涌向了凄冷的农家小院。 崔含章在这个寒冬就尝到了人间五味,酸甜苦辣咸各种陈杂,仿佛走完了春夏秋冬四季一般。也许见识了左士奇关联的生离死别这会反倒是出奇的安静,他只想安静的送祖母离去。如果说少年时光是春日烂漫,那么接下来的路就是酷暑寒冬,怎么也绕不过去的悲欢离合。 崔含章与明堂怎么也想不到昼夜兼程送到的血书会成为左府的催命符,乔向柔的人生在希望来临前再度陷入了无边的黑暗之中,也许这就是人世间的无奈,左士奇的自戕使得众人的命运都偏离了轨道,那就且看众生争渡,红尘炼狱…… 等到崔父归家看到诡异的气氛,整个人怔在那里,老母亲走的如此不甘,儿子孙子都未能承欢膝下,在懵的状态摆脱出来,跪在老母亲床榻前痛哭流涕。次日当乡邻看到含章家门檐上挂的白绫,明白到崔奶奶走了。活了一辈子的老姐们老兄弟们都拄着拐前来送行,但当看到跪在灵前的含章,都发自肺腑的笑了。 崔家有后,上天怜悯。明堂哭着冲进崔家,怎么也不相信那个常常给他讲溪口龙窑故事的奶奶就这样走了,兄弟含章刚刚死里逃生赶回来伺候她老人家,老天爷怎么就这样的不开眼,哪怕是伺候一餐粥饭也是让含章心中无憾啊。 丧事办的极简,溪口崔府派人送来了挽联,崔含章一家人的悲痛一下子浸染了溪口,众人都感觉到祖祖辈辈生长的土地仿佛xiele精气神一般,生活中流淌着一种悲伤。最近两次的龙窑开炉也是次品颇多,成品效果也不尽如人意,迟迟没法恢复到地牛翻身前的状态。老辈人看着崔含章的样貌神态,感觉已经大不同于以前,只能感叹,经了事的孩子终究是长大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