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拾叁回 寻虎猎鹤 (第2/2页)
则像是文臣笔墨,不难得见这汤庄主已顺耳之年仍不忘当年的意气风发。 正中主座后是一面木墙,上挂一幅纵画的猎图,这画成色很新,像是刚刚装裱过。木板后便由右向左的楼梯直达二层,通往沐浴更衣之处。 不过细细一看这图发现好像有所玄机。 在我印象中的猎图中,大部分的是立射飞禽,又或是骑猎走兽,并且多为横走而作。 而这副图,让我怎么看怎么觉得怪异,首先是双杀双猎,然后是竖写之作,这很不正常,因为很难表现出作画之人真正的想法,而且对于位置的表现也十分奇怪。 这幅图分为两种画境,由上而下的看,上面的画卷的背景是在一片苍茫大漠,后面层层石墙星星点点,像是边疆的风土。 一群骑手,有的欲投枪而至,有的则剑拔弩张,朝着画卷中部的一只行虎冲去,后面有几位长者静静的看着这一切。虽然这个场景很简单,但是奇怪的是,前面的骑手竟然都穿着公服,是官府的衣着! 公服即常服,又名“从省服“,以曲领大袖,腰间束革带为主要形式。另有窄袖式样也是公服。这种服式以用色区别等级。 在街上说书时每天见过来来往往,多多少少见过很多出行的官吏。九品官以上用青色;七品官以上用绿色;五品官以上用朱色;三品官以上用紫色,这是同时也是广为人知的了。 而前行的猎手竟各个身着青色常服,一般所赐之服大部分是织有鸟兽的锦纹,仔细一看,这些人身上却个个都纹织着青云走鹤!可都是达官高贵! 汤庄主为朝廷效命多年,不可能不知道这官服的分级,所以最细思极恐的是在后面的几位骑坐而官的老者! 我记得退隐后的官员、士大夫多穿一种叫做“直裰”的对襟长衫,有大袖子,袖口、领口、衫角都镶有黑边,头上再戴一顶方桶形的帽子,叫做“东坡巾”,而后面的几位老者统统是这样的衣着。 所以,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地位和存在可以让一个骑猎队中清一色的九品以上人亲自带队!? 而且最令人琢磨不懂的是,这些人都没有画上面貌。 再看那行虎,它显然没有发现自己已经成为了众矢之的,继续向斜下方衔接处的山林爬去!而后的猎者已然射出一箭,也许下一瞬,就是老虎的死期! 那下半卷,场景却又一下转换到了这烟雨江南,下册潺潺流水旁是一片翠绿的竹林,是一群穿着奇装异服的契丹人,穿着“毡笠“和“钩墪“也叫袜袴,他们像天上举弓而射,而天上飞的,竟然也是鹤。 上下卷轴相结合而看,那行虎飞鹤,看上去才像是在一个平面,互相都不知道自己将要被抹杀的未来。 最奇怪的,在图下册的竹林里,竟然还有一些人,伸出手举着弓,向天上的鹤死死地瞄着,看不得见他们的衣着,只看得见黑色的衣袖,就好像是敌暗我明一般。 最耐人寻味的是,不知道他们究竟瞄的是天上的鹤,还是更上的官吏们! 总之,这一幅画,我敢打赌绝对不是描景,而是画意!就见这画题款处仅一列: 不得当知生死,但求安老而辞——龙隐汤庄茂林题 那么他想描绘的,究竟是怎样的意境? 也许这南风天,这笔墨似乎还有些湿润,全然不像是放置已久的模样。 汤庄主平日里似乎是素不见客,算上住在这里的原住民,几乎也没有多少人见过其真身,可是这正厅堂却又摆着三对会客椅,看这木质也可以看出,这些拜会之人的身份不低,至少在这已死的汤庄主看来,绝非普通。 而且,袁捕头好像曾经说过,这汤庄主患有常年的风疾。所以,究竟是怎样的来历和身份,让一个退隐山林的花甲病朽要如此般正式的下楼会客?又再死前不久画上这一幅令人寻味的画卷,还就明目张胆的挂在正厅,就好像是为了让发现他的人看到一样,随后写好遗词而去? 再有,为何全庄上下都无一活口,但为何只有这汤庄主被取走了头颅?魏主管和尉迟建两位身上都有不同程度的损伤,有利器所致,也有钝器所致,但内脏统统被打碎,想必这山庄的其他庄人,也难逃此劫。 若他们想伪装自己的恶行,这些贼人,如此大费心力的打扰现场,又处理尸体,还以毒灌腹,可是却又独曲汤庄主首级,而不是取走其他什么物件,那之前那么多耗时耗力的行径,岂不多此一举? 而且唯独这汤庄主,像是没有反抗一般,就了当的接受了死亡,好歹也是一代武家,别人灭你脑门,就如此般从了? 这绝对另有隐情! 只不过一时半会儿我也想不清楚。 如今看着眼前失意的袁捕头,似乎此时心里的情绪已经扰乱了他的思路,或许手足无措是最为贴切的吧。 现在什么劝导都没有用处,他需要的,是最实际的安慰:线索! 现在没想明白的说了也没有直接性的帮助,还不如事后从长计议。 我不知道我刚才在内堂得见是否算是线索,便把我的所见所想都统统与他所说,没想到他就像回弹的弓弦一般,一下子崩直了身板! “少侠,此话当真?!”袁捕头猛的回头,双眼瞪如铜铃。吓我一跳。 袁捕头的反应一下子反弹的状态让我一时没接受的了,肩膀猛的一颤,点了点头。 我刚想开口,没想到袁捕头一个箭步冲我而来。 “少侠,快快带我去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