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门盛宠:权少极致撩_第407章 掌舵无情,校长无心(万更)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407章 掌舵无情,校长无心(万更) (第1/5页)

    而“买药”并非一些普通草药,而是暗指药引。三兔子买药,实际上就是去做掉五兔子。

    那么,第二个结论出来了:五兔子是个杀手。

    “二兔子瞧”,说明它会看病,也是它提出要让五兔子当药引。

    所以,第三个结论:二兔子借刀杀人,不费吹灰之力就弄死了五兔子。

    到此,童谣分析过半,三个结论也有理有据地列出。

    “剩下的一半呢?”

    “怎么没了?”

    有人在下面嚷嚷。

    苗苗:“题目只要求得出三个结论即可,并未要求全篇分析。”

    换言之,古清这三个结论都得到了认可,她才能顺利晋级。

    再看看其他人写的什么?

    苗苗从没能进入面试的那沓试卷里随手抽出一张,投映到白板上。

    下一秒,偌大的会议室爆发出一阵哄笑声。

    分析1:大兔子病了,二兔子瞧。说明大兔子是个老头,二兔子是个医生,而且还是私人医生。

    结论1:大兔子很有钱。

    分析2:三兔子买药,四兔子熬。说明三四两兔是打杂跑腿的下人。

    结论2:大兔子真的很有钱。

    分析3:五兔子死了,六兔子抬。在大兔子病入膏肓的时候,恰好出现了五兔子的尸体。

    结论3:大兔子要借尸还魂。

    最后还来了个大总结:有钱能使鬼推磨,死兔都能变活兔。

    好在没有将答题人的姓名一栏投映上去,大家笑归笑,至于是谁的,恐怕只有当事人自己才清楚。

    有了现场抽验,那些被淘汰的人虽觉遗憾,但心头却并无不满。

    技不如人,所以,甘拜下风。

    趁这会儿气氛轻松,有人提议:“能不能让我们看看分数最高的那个人是怎么作答的?就算输,也要让大伙儿输个明明白白,对吧?”

    此话一出,立即得到大片附和。

    什么输个明白,那都是借口!

    这些人纯粹是好奇,想知道正确答案。

    “行啊!”苗苗从晋级的十份答卷里抽出最下面那张,投映到屏幕上。

    相较于古清的言简意赅、点到即止,这份试卷的主人明显“sao包”得多,不仅把整首童谣都分析了一遍,还从两个不同的角度入手,得出不同结论。

    所以,答题区密密麻麻写满了字。

    却又不显拥挤凌乱,相反,排版清晰,字迹有力。

    第一个角度:谋杀。

    前半段分析和古清相差无几,甚至更为详细和具体,将这里面的逻辑梳理得清晰明了。

    后半段大致如下:

    二兔子为什么借刀杀人弄死五兔子?根据后面九兔子哭泣并哀悼五兔子,不难看出这是一起“情杀”!

    二兔子爱上了九兔子,但九兔子爱的是五兔子,最后二兔子对五兔子起了杀心,借由大兔子生病建议让五兔子当药引,最后由三兔子动手,四帮忙行凶。

    事情经过到此已渐趋明了。

    那么,“五兔子死了,六兔子抬,七兔子挖坑,八兔子埋”以及最后出现的十兔子又该如何解释?

    “六兔子抬”,并不是指六兔子抬死去的五兔子,而是六兔子“被抬”,因为它死了。

    从童谣所给出的信息来看,六兔和七八兔无冤无仇,因此,后两者并不具备杀人动机。

    那杀死六兔的,就只能是杀手三兔。

    因为三兔去杀五兔的时候,五兔恰好与六兔在一起并联手反抗,最终失败。五兔成了大兔的药引,那六兔的尸体怎么办?

    这才有了“七兔子挖坑,八兔子埋”。

    在厮杀结束,一切尘埃落定的时候,十兔子出现了。

    根据上述分析不能看出,大、二、三、四、七、八、九、十兔活了下来。

    而这些幸存者,能够保住性命也不是没有理由的。

    大兔子手握钱权的高阶层。

    二兔子心狠手辣的阴谋家。

    三兔子冰冷无情的杀人狂。

    四兔子见风转舵的追随者。

    七兔子和八兔子屈于yin威的帮凶。

    九兔子祸水一样的红颜。

    十兔子坐收渔利的老翁。

    分析过程中,笔者还用了箭头、圆圈之类的符号来帮助梳理其中的逻辑。

    得出的结论何止三个,随便挑一挑,三十个都能凑齐。

    “嘶这人是搞刑侦的吧?”

    “不像白领,像警察。”

    “当代柯南?”

    “短短的一首童谣,里面竟然藏了这么多可怕的细节。”

    “天呐!他是怎么分析出来的?”

    “以前M国留学的时候,寄住在一个老太太家里,她平时为了吓唬捣蛋的熊孩子,就喜欢讲一些压箱底儿的黑暗童话。据说,上个世纪的童话其实都很血腥,只是大家不懂而已。懂了,就知道怕了。”

    “我终于知道什么叫细思恐极”

    “MotherGoose,除了这首兔子之死外,莉琪波登拿起斧头、谁杀死了知更鸟感兴趣的话,了解一下?”

    “啧,我一听这些名字就忍不住手脚发凉,还是算了。”

    “”

    议论声不歇,而试卷的答案也还没展示完。

    苗苗把A4纸翻到背面,以第二种角度的分析,一览无遗呈现众人眼前。

    相比第一种角度,第二种角度在措辞方式上有炫技的嫌疑,因为通篇采用了问答的形式

    为什么大兔子病了,死的却是五兔子?

    因为大兔子早就死了。

    那二兔子又去给谁瞧病呢?

    五兔子。

    三兔子不是已经去买药了吗?为什么大兔子还是会死?

    因为它买的是毒药。

    如果三兔子买的是毒药,那四兔子熬的是什么?

    大兔子。

    那五兔子是怎么死的?

    五兔子没有死。

    那六兔子抬的是谁?

    八兔子。因为,七兔子挖坑,把八兔子埋了。

    九兔子为什么哭着对十兔子说,五兔子一去不来?

    因为从来没有过五兔子。

    与其说这是一个答案,不如说这是一个故事鬼故事。

    “不寒而栗。”

    “我鸡皮疙瘩都起来了”

    看过这个答案,所有人不得不服。

    知道自己输在哪里,也没什么好计较的了,陆陆续续起身离开。

    苗苗带着最终进入面试的十个人来到一间单独的办公室门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