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407章 掌舵无情,校长无心(万更) (第2/5页)
前。 “请应聘总经理的五人先进去。”苗苗将门打开,侧身做请。 五人鱼贯而入,古清也身在其中。 路过苗苗的时候,她看见对方无声动了动嘴唇,说的是 加油。 那一刻,古清内心的忐忑奇异般平静下来。 她深吸口气,挺直脊背。 大约四十分钟后,办公室的门重新打开,进去的五个人都出来。 脸上表情各不相同。 有人喜,有人忧,有人欢喜,有人愁。 张旸看向古清的时候,古清也正好抬眼,四目相对,他看到女人眼里一闪而过的复杂,好似一言难尽的样子。 他心里忍不住咯噔一声。 里面发生了什么吗? 没给二人询问交流的时间,苗苗已经发话让剩下五个人进去。 古清苦笑着摇了摇头,却朝张旸投以安心宽慰的眼神。 他有点摸不清头绪。 等进去里面,见到面试官的真面目,张旸才恍然大悟,为何古清脸上会出现那种神情。 现在的他估计也差不多吧。 端坐在办公桌后的女人,指着前方一字排开的五把椅子:“请坐。” 居然是沈婠! 直到面试进入正题,前面的人已经做完简短的自我介绍,轮到他的时候,张旸才后知后觉反应过来。 “张旸,26岁,XX大学硕士研究生毕业,现如今任职于” 接下来的流程不如笔试的童谣那般刁钻而具有趣味,更偏向于专业知识与个人能力的考察。 张旸抛开最初见到沈婠的紧张,答相当漂亮,而且干脆利索。 能用一句话概括的,就不会啰嗦第二句。 但答案却不偏不倚,直戳问题关键。 和另外四个人比起来,他就像参考答案能简洁就简洁,只有结果,不少见分析过程。 转眼半个钟头过去,沈婠心里已有决断。 “张旸,我看过你对那首童谣的分析,两个角度,不同结论,运用不同的措辞方式,很精彩。” 男人颔首,礼貌地说了声:“谢谢。” “那你可知我出这样一道题目的何在?” 他沉吟一瞬:“商场如战场,波谲云诡,九死一生,能活下来的都是在某些方面拥有一技之长的,这是童谣本身讲述的道理。” 沈婠静静听着,不予置评。 面部表情也叫人看不出半点端倪,除了平静,就只有冷淡。 却听张旸继续开口 “至于您的目的,一来是想考察面试者的逻辑分析能力,限定在四十分钟内完成,无形中又额外增加了压力。” “二来能想到,就能做到。一个能将这首童谣分析理解透彻的人,那么也意味着这个人能够将自己带入童谣中各个兔子的心境。” 既能当得起大兔子那样的上位者身份,也能适应四兔子那般奴颜婢膝的追随者角色;既能像三兔子那样必要时候当个冷心无情的刽子手,也能像九兔子那样利用眼泪与脆弱博取怜悯与疼惜。 见风转舵,能屈能伸。 这才是一个公司CEO应当具备的潜质。 沈婠严肃的表情稍稍缓和,露出自五人进门后的第一个微笑。 “可以了,你们出去吧,面试结果稍后公布。” 十人坐在茶水间,静静等待。 一刻钟后,苗苗出现,带来最终录用结果。 “恭喜古清和张旸两位。其他人也十分优秀,虽然没有CEO和总经理的位置可以给大家,但部门主管的空缺各位都有能力胜任,至于,是去是留,你们现在有二十分钟考虑。” 说完,领着古清和张旸走了。 留下另外八人兀自陷入沉思。 “行啊,你们俩。”等走到没人的角落,苗苗忽然转身,似笑非笑地盯着二人。 古清长舒口气,直到此刻,她才真正放松下来。 迫不及待问道:“苗苗,你跟沈婠,你们怎么”出现在启航,还成了面试官? 苗苗没有隐瞒,反正,这两人已经被录取,迟早都会知晓 “这家游戏公司是沈总的。” 古清瞪大眼。 张旸倒抽一口凉气。 他们虽然设想过这个可能,但真正成为事实,还是免不了惊讶。 沈婠才多少岁? 就已经拥有这样一家公司。 现下最火爆的手游“狐仙”更是由这家公司制作出品。 这样的人难道不应该出现在“继承人班”,怎么会被安排在普普通通的C班,和他们这种“金融民工”为伍? 苗苗好笑地看着两人的表情“差不多就行了,嘴巴张这么大,当心口水流出来。” 古清咂了咂唇瓣。 张旸赶紧管理好了自己的面部表情。 “走吧,去见一见沈总。” 再踏进这间办公室,两人已经从方才的面试者,摇身一变成为被录取的准员工。 沈婠也没再肃然不可侵犯地端坐在办公桌后,而是坐到了沙发上。 “坐。” 古清和张旸对视一眼,分开坐到两边。 刚好苗苗端着茶盘进来,没忍住,噗嗤一声笑了:“你们这是干嘛?刚才不还黏糊糊,现在开始避嫌了?” “咳”被说中心事,张旸不太自然地轻咳一声,借以掩饰尴尬。 古清低着头,看似害羞,实则隐隐不安。 沈婠挑眉,目光逡巡在两人之间,仿佛明白了什么,却并不主动提及。 只问:“你们想跳槽?” 古清在宁城一家金融公司当高级经理。 张旸则在一家全球性的证券公司宁城分部任职,依他的资历和能力,想来职位不低。 “嗯。” 他们趁着元旦假期,出现在北海参加面试,就已经坐实了想要跳槽。 沈婠:“我能知道原因吗?” 古清:“我们考上起航以后,就一直在考虑这个问题。” 这点沈婠大概还是能猜到。 不说商界这个大圈,单单缩小到金融这一行,“起航学院”四个字就意味着泥塑的身体镀了层闪闪发光的金子。 很多人拿到了结业证就会考虑更进一步。 “我们俩在各自的公司也待了快两三年,差不多已经升到头了。趁着年轻,还没安定下来,想再尝试一下,多给将来攒点资本。加上,我俩的家乡就在北海,当‘宁漂’这么多年,也是时候落叶归根了。” 沈婠:“你们现在的工作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