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白起传 第六十五回 (第3/3页)
赵奢与平原君相见过后,见其要动用私刑,毫无惧色,他指责平原君道:“公子身为赵国宗室,却率先逃避税法,这必将导致赵国上行下效,法纪无存;法纪无存了,赵国战力自然削弱;到那时,一旦众诸侯加兵于赵国身上,国破家亡,试问您守着这么多田地,又有何用?” 平原君大愧,忙向赵奢赔罪,非但将应缴的田赋给补足齐了,而且向大王极力推荐此人。此后,赵奢官运亨通,很快受命管理全赵的财政(算是赵国的第一财政大臣了)。 就这么一个管税收的,从无战场经验的文人,赵王听他说可以打,竟然就让他去了,而且,对他极为信任。孰料,刚出邯郸城三十里,自夸勇略不输给秦人的赵奢将军却突然不行了。他下令道:“全军驻扎,无本将命令,任何人不得擅自前进。若有敢擅言出战者,斩!” 这是什么情况?五万骑兵随他出征,本已做好了恶战一场的准备,不想赵将军外强中干,竟来了这么一手。有许多士兵顿感不服,胆大的,就去向赵奢请战。 赵奢也干脆,直接下令将请战的将士给斩了。斩了之后,他仍无意动手,下令众将士高筑营垒,在邯郸西郊修筑起防线来。 消息传到邯郸,赵王与廉颇二人面面相觑——赵奢这番举动,和廉颇所想的如出一辙,既然如此,当初其何必口口声声的说要出战。于是,赵王赶紧派人前往军中,查探赵奢意图。 赵奢见大王派人来问,早已有备,答使者道:“本将并非畏惧秦军,这么做其实别有深意……你且回去吧,过个数月,大王就知其中奥秘了。” 得,那赵奢不出战也就罢了,竟然还在赵王面前卖起关子。赵国臣子一听使者回话,个个气得跳脚,便集体上书赵王,请他将赵奢罢免,另用他人前去。赵王反复斟酌过后,答众臣道:“你等且不见乐毅、骑劫之事乎?临阵换将,乃兵家之大忌,既然赵将军尚未战败,为何要另用他人为将!”又转头对使者道:“你且再往军中走一遭,告诉赵将军:‘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是战是守,悉由其一力决断!” 蒙赵*任,赵奢更加气定神闲了。此后的二十几日,五万赵军只顾全力修筑壁垒,一步也不向前推进。 这下,轮到胡伤坐不住了。 此次十万秦军进攻赵国,声势虽大,却有一个极大的隐患,叫作深入敌境。毕竟邯郸就在眼前,往南去,又有韩、魏二国,战事拖得越久越不利。赵军坚守也好,主动迎战也罢,偏偏见他援军出了城,又突然没了动静……胡伤越想越觉得可疑,便派出细作数人,悄悄潜往邯郸一带,查探情况。数日后,细作回报:“那赵奢定是被将军的威名吓破胆了。据我等查看,眼下赵军只顾全力修筑营垒,并无出战之意。” 胡伤毕竟是白起的副将,已领悟得那位“武安君”的战法精髓。为了甄别赵奢是真的不敢出战,还是为了麻痹自己,他心生一计,又将手下的十万大军拆作两部:一路专攻阏与,另一路再往东南行二百余里,佯攻武安。那武安乃是赵国用来拱卫邯郸的另一处要塞,距离邯郸城只有五十里,一旦失守,对赵国而言后果不堪试想。 秦军已打到眼皮子底下了,但赵奢依然固执己见,按兵不动。胡伤直到此时,方对赵国神秘的五万援军失去了戒心,径下令:将攻打阏与和攻打武安的两支军队调换——用主力前去攻打武安,用偏师去牵制阏与。只要攻下了武安,邯郸尚且可得,何必还要执着于得不得到阏与之地呢! 因秦军的攻势突然加大,武安城中,屋顶的瓦片皆在震动,一副“墨云压城,城欲摧”的景象;而在赵国国内,对赵奢的质疑声也从未断绝过,因为这位自夸勇略不属于秦人的财政大臣,自打抵达邯郸西郊之后,整整二十八日,从未向西前进一步。唯一仍肯相信赵奢的,只剩下一位赵王,他抱着“疑人不用,用人不疑”的原则不放,仍在苦苦期待奇迹的出现。 到了第三十日,奇迹出现了! 就在这一日,尚在武安城下督战的胡伤得军士来报,称赵奢率赵国骑兵五万人,二日一夜急行军近三百里,突然出现在阏与地界!前面说过,阏与位于武安西北,秦军之所以能兵临武安城下,也是经阏与地界绕道才得通过。因此这么一来,摆在胡伤面前的,只有两条路可以选择:第一,继续猛攻武安,进而占据此城,直造邯郸城下;第二,立即率秦军主力返回阏与,与滞留在此地起牵制作用的另一支秦军会师,与赵军在阏与一带决战。 很显然,第二条路更为稳妥,也正是秦军的强项。故胡伤虽然对赵军行军速度如此之快感到有些吃惊,却丝毫没有踟蹰,他传令秦军回头,有条不紊地向西北方向撤退。 等及他重新抵达阏与,又过去数日,眼前的场景让他大吃一惊:赵奢趁这几日,已派出一万士兵,驻守在附近的一座高地上(史称:“北山”);其余四万赵军,则由他亲率,深沟高壑,扎营于山下。 胡伤此来,就是来决战的,遂合拢二部秦军,进抵山下,搦战赵军二师。搦战了三日,赵军巍然不动。胡伤见状,心道:原来这赵奢和廉颇一样,以防守见长,而不敢堂堂正正的列阵厮杀,既然如此,我军何不先夺取北山——占得此高地后,便可对赵军动静一览无余,再无后顾之忧。于是,他欺山上赵军人少,下令部下各寻途径,集体杀上山去。 大队秦军方行至山腰间,忽闻呐喊声大起,高地上方的一万骑兵摆好阵型,对准下方的秦军,发起了冲锋!好一个“狭路相逢勇者胜”——赵军骑兵的本就战力不弱,又是居高临下,威力更增数倍;秦军则是仰攻艰难,又是避无可避,竟被对方一举冲垮。胡伤不防赵军一旦反守为攻,竟是如此厉害,仓促间只得急率秦军退回山下。结果赵奢那边率领四万骑兵,又恰好赶到,当下接住秦军,继续厮杀。这一战,赵军因提前掌握了有利地形,又充分了发挥了骑兵的优势,胡伤所部大败特败,最终惶惶而逃,其之前所夺占的赵国领土也被赵奢尽数收回。 阏与之战,是自秦昭襄王继位以来,东方六国首次在正面交锋中战胜秦国。赵奢回到邯郸之后,当即被赵惠文王封为“马服君”,以嘉奖其大胜秦军的战功。从此,在赵国朝中,赵奢与廉颇、蔺相如二人同为上卿,平级平坐。 对赵王而言,战胜秦军自然是可喜的;而对秦昭襄王而言,他只后悔这一战没让白起率军前去。若是白起去了,即便不能取得大胜,但至少凭他的威慑力,不会让秦军颜面扫地到这个地步。 怎么办,怎么办!那该死的胡伤,非但让赵王从此小看我秦国;就连韩、魏二王也心思浮动,对秦国不再畏之如虎了! 此时,有一人及时出现,替他指明了一条出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