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432、这是箫剑 (第2/2页)
在恰当的高度上横斜出来,不仅遮阴纳凉,而且还有一个秋千。 牢靠的牛皮绳悬挂下来,装上一根粗壮的木板,就是一架扎扎实实的秋千。 这秋千看年头也不短了,那牛皮绳和木板上都一片油光发亮,此时就有不少男女老少,以及小孩围坐在旁边嬉笑打闹。 看到宁远他们一行人过来,热情的打着招呼。 淳朴的乡里人,在宁远他们到来的时候,就过来围观过,带着好奇和探究的眼神。 经过几天的相处,也算稍微熟络了。 在他们的邀请下,孟颜首先坐了上去,她笑道:“感觉还是小时候的事儿。” 脚在地上一蹬,秋千就摇晃起来。 她穿着碎花长裙,在摇荡中,裙摆飘扬、长发飞舞,以及在头发里若隐若现的精致面容,看起来赏心悦目。 别说村民和宁远这些剧组的人,就连那些孩童,也呆呆的望着。 “真好看。” 有小孩喊道。 但一转眼,那小孩也不知道躲哪里去了。 村民没有明星的概念,也不认识孟颜,反而是宁远,他们多看了一会儿,觉得这个人有些眼熟的样子,但又想不起来在哪里看过。 直到剧组里有人笑道:“还珠格格看过吗,他在里面演的箫剑。” “箫剑?” “真的假的?” “好像还真是,就是比那时候老了点……” “哈哈哈哈哈……” 最后这笑声,是剧组人发出的。 宁远:“……” 虽然这么说,但村民都跟见了稀奇似的,都纷纷过来围观,对宁远指指点点,神色间都是惊喜和不可思议。 好在这时候没有拍照手机,否则宁远一时半会绝对走不了,这个时候,宁远忍不住想起那位大衣哥。 村民的那些行为,其实也不难理解,宁远难以理解的是,他为什么不搬走。 并不是说受害有罪论,而是你在那里住着不舒服,既然你改变不了这个环境,为什么还要留在那里。 更何况,他很多时间都在外地演出,在家的时候也没有那么多。 当然,人跟人的想法不同,宁远只是自己心里揣测,就算在前世,他也没跟别人议论这些,毕竟是人家的选择。 …… 等了两天,孙周特意等了一个有雨有雾的早上,拍寻找仙湖的戏。 孙强对经常坐火车的周渔产生好奇后,看到周渔带着一个瓷瓶,就以买瓷瓶为借口跟周渔搭讪。 周渔不卖,张强死皮赖脸的在旁边喋喋不休‘讲道理’,哪知道,周渔不由分说的直接给摔了,当时就把张强吓得一愣一愣的。 又一次的火车上邂逅,张强给了周渔一根烟,才聊了起来。 “这是准备去哪儿?” “我想找一个仙湖。” “哪有什么仙湖。” “诗里写着,肯定有。” 雾蒙蒙的清晨,又下着雨,吸进鼻子里的空气都像是在吸水,再一摸头发,也湿漉漉的,手也变得润了起来,但手上就有些难受了。 山上碧绿的草地,清晨灰蒙蒙的雾气中,看起来挺有意境的美感,但置身其中,其实并不是那么舒服。 尤其是穿的鞋走在满是露珠的草地上,没一会儿功夫,浸透里面去,袜子都湿漉漉的腻在脚上,黏糊糊的。 而且夏天的清晨虽然有些凉,但那是不怎么动的情况下,像这样走在湿滑的草地上,一边走一边防止打滑,更何况宁远还穿着两件,没一会儿功夫,身上就出汗了。 “我求求你了,天下这么大的雨,我们改天再找行吗?”宁远一脸的生无可恋。 但迎接他的,却是孟颜举起手里的报纸,神色间一片憧憬的呢喃: “这首诗里面,真的有一个很美的仙湖。” 宁远一愣,立刻扭头望天的无可奈何,还有一种无法理喻的秀才遇见兵。 不过,兵是宁远,秀才是周渔。 两个本来就不是一条线上的人,却因为火车邂逅凑到了一起。 “我们找的不对。”孟颜忽然说道,没有任何因为环境的不适。 反观宁远,再次摸头,然后甩了甩手上的水,一脸难受的纠结:“我们找的很对啊,这不就是仙湖嘛?” 然后他凑到孟颜旁边,一副‘别天真了行吗’的无语: “咱们先走好吗?别误了火车,猪等着我配种呢,好吗?” 有亮点的笑料,当然他俩没笑,反而旁边的人都被逗乐了,包括远处围观的村民。 拍摄是辛苦的,但拍出来的效果,却是美轮美奂的。 看着监视器里的画面,孟颜和宁远都满意的点了点头。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