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汉演义_风伯子解巫咒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风伯子解巫咒 (第1/2页)

    蚩尤有一个师兄,名叫风伯子,法力无边,而且又神通广大。他听说蚩尤惨败,决心为蚩尤复仇,他苦苦思索几天,心里想着还是把巫山脚下的巫魔在释放出来。一起对抗炎黄二帝。

    重启巫山魔王的魔王,这可不是一件易事,风伯子也是一位修仙的人,为什么要去做呢?据说他和风后本是叔侄关系,后来因为政见不同,就分道扬镳,以前蚩尤几番请他出山,他都置若罔闻,如今却应为赌气自己一个人支身来到了巫山之中,欲要破解巫山封印,击败华夏国。

    巫山之间压着魍魉、魑魅、魁魈、水蜮四个魔王,这是巫溪小巫峰压着的,只因玲珑宝塔镇压着,四魔才无翻身之日。大巫峰在江水之中,如影随形,本来是会阻隔巫江之水,却被太苍当年化解开了,明眼人看不见一个所以然,魍魉、魑魅心中本来就是有怨气,心中想着如果有一天得见光明,就杀死那些川国人。

    风伯子来到了巫溪山谷,这天气阴气腾腾,偶听有一种动物在惨叫,十分恐怖啊!如果细细一点听就如同是一只猫在叫,但是声音有些不同,只是相似而已。那声音嘶哑,又有些苍茫。

    风伯子往那个地方走着去了,声音越来越大,风伯子都没看到是何物,但是他已经知道了,那是巫山之中的魍魉、魑魅,他欲问道:“您是巫山尊者吗?”

    魍魉回敬道:“我正是魍魉呀,您是何人?”风伯子哈哈笑道:“我是来救您的人。”

    魍魉哈哈笑道:“如果您能救我出去,我永远都是您最忠实的奴仆。”魑魅说道:“是啊!还有我啊!您也要救我一命。”

    风伯子掐指一算,然道:“您们得罪了天庭,恐怕时日不多了,看来贫道还是要尽快把您们救了出来。”

    魍魉哀求道:“上仙救我啊。”

    魑魅哀求道:“上仙救我啊。”

    风伯子劝道:“不要害怕,贫道一定会把您们救了出来。”风伯子昂头看了一眼天气,这个时候天空之中偶有彩云飘过,大雾越来越大,放眼望去见不到对面的山体。

    远处的山峰上只见一座塔,若隐若现的坐落在哪里,金光四照的在小巫山峰上。风伯子能腾得了云驾得了雾。摇身一变就上了小峰山上去了。

    身子刚一落地,忽见七星子就在自己眼前,幽灵子、庆真子、化空子、佰宝子、慧人子、家乐子、安乐子。

    佰宝子上前说道:“您是何人?此地是巴蜀川国禁地,不可入内呀!”风伯子笑着说道:“贫道是泰山风伯子,各位道友请让开一条道,否则就别怪我不客气了。”

    佰宝子上前拜道:“无量天尊,此地不是您久留之地,还是请速速离开吧!”

    风伯子笑着说道:“贫道知道了,我这就离开啊。”他转回头故作离开。然后背着那几个人念起了咒语。

    《开山咒》

    天灵灵!

    地灵灵!

    一开天头光,

    二开地门心,

    道化贤良释化愚,

    普明暗地不相离,

    苍梧修去不复返,

    开得山崖放幽灵。

    风伯子还没有离开小峰山,因为他要看看山峰是如何崩塌。佰宝子回过头看见了玲珑塔闪着金光,那灿灿的金光越闪越大,幽灵子回过头说道:“不好……那人是蚩尤的师兄,东岳太祖风伯子。”

    庆真子心事忡忡然道:“遭了,他刚才念得是开山咒语,莫非是四魔要重现人间。”话音刚落,只见玲珑塔的门忽然开了一扇,小巫山裂崖崩口,哗啦啦开始倒了下来。幽灵子开始念咒语了。

    《封魔咒》

    天地神灵急急如律令!

    叭呢波啰密!

    无量天尊,

    山开一道口,

    地开一道门,

    巫江之水浪涛涛,

    封魔封在大巫岭,

    玲珑宝塔万吨重,

    百吨小魔无翻身。

    魍魉、魑魅大呼道:“饶命呀!求求你们高抬贵手,放过我们呀。上仙救命啊。”

    大巫山压着的巫王也在呼救道:“上仙……快点救救我们吧?”

    风伯子回过头看着小巫山又要恢复原位,他往衣袋里掏出来了一个“阴阳八卦罗盘”抬起来一只手,往罗盘里面注施法力。

    风伯子念道:

    天地急急如律令,

    万道归元变镜片,

    一照八卦开山来,

    二照八卦象新天,

    三照八卦掌乾坤,

    哄叭嚓……开。

    风伯子往天上一扔,只见八卦里闪着金光,往玲珑塔上飞着去了,八卦在天上罩着小峰山越变越大,如同一条火龙张口喷火。

    古时候的老子在《道德经》里明确记载:天下之“神”莫不归火,天下之“精”莫不归水。水火既济,万物和谐。老子曰:“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因为水能处理众生信息而使之改善的缘故,水也就成了“大道之行”的一种表现形式。自古以来,道家高道大德皆通“上善治水“之道,这就是中国古老而神秘的“符水咒法。也就是把符章烧成灰尘兑水喝下。

    因为世间万物生长发育,就是有自己的五行之本,有生就有死,有死也能重新生。重生之路也许就是传说,如果说天有无量之法,地也应该随行修学之道。

    每一条山谷都有它的灵魂,也有它的五行运行气场,每一个山谷里都有生命,或者是动物,或者是植物,又或者是金属,也许是水与火,这些都是生命的保障,世人缺一不可存活。

    五行不是五种布施,它是“金、木、水、火、土”的五种代表,如金它是代表一切金属,木它是代表一切植物,水是代表一切液体。火是代表一切热量。土是代表一切之本,就是什么东西都要在五行之中演变,阴阳天成,五行相生相克,大致上可分为“阴阳学”与“五行学”然而两者之间相互为辅助,五行缺一天下必乱,也就是说如同天气,天干明显是缺水,这是阳气回升,五行造热。相反就是一片阴沉沉,暗无天日,就如同现在的巫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