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国企的那些日子_第134回 查工作掷地有声 忽闻得好大喜功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134回 查工作掷地有声 忽闻得好大喜功 (第2/2页)

文书里自然会有交代。我和张处核对完一季度销售工作的完成情况,我也完成了文字记录。合上了本子,我笑着对张处说:“谢谢您的配合,我都记下来了。”说罢,我和另外两个处长非常有礼貌的点头打招呼告别。张处一看我记完就走,赶忙拦住我,又把我眼前纸杯里的水倒满,睁大了眼睛问我说:“小关,你记完了,这就回去啊?”我赶忙非常认真的问道:“我还要去二分厂、五分厂还有光缆厂,您刚才不是说这个指标您还不掌握吗?”张处则笑着说:“指标的确我还不掌握,因为还没有到集中统计的时间。我主要是问问你对我们的工作还有什么意见没有啊?”这话问的实在是高!因为通过刚刚工作的核对,我发现了几点问题:第一,那就是主要经济指标都没有完成,而且完成率不到80%。第二,销售处还未能及时掌握其他独立销售部门的指标完成情况。第三,内部管理的工作销售处虽然都已经按时完成了,但个别工作有些流于形式。我在和张处的沟通过程中,就已经把完成情况和未完成的原因都已经记录好了。比如:回款指标为什么没有完成呢?其中很重要的一条理由就是,第一季度里很长时间是春节假期,有好多用户单位他们是过完了正月十五才上班的,我们催款的同志就是再着急也拿不到钱。我这都记得好好的呀?可是,张处长为什么要让我提提意见呢?这道理很简单,因为我这把检查情况回去汇总以后,直接形成书面总结就交给总经理了。张处问问我的看法,就是想知道我的这份总结报告怎么写。文字工作很奇妙,只要我动动笔,在没有改变事情本身的情况下,就可以利用词汇和笔法的变化去改变领导的情绪,从而影响对一个部门的看法。张处不愧是一个业务精英,更是一个老江湖。张处问完我之后,我没有做片刻的迟疑,对张处说:“张处,我作为一名秘书,我的工作就是认真检查、如实记录,然后用简单客观的词汇把各部门的工作完成情况反馈给领导。我哪有资格去评判您的工作呢?更别说提出意见了。”听罢我的话,张处的笑着看看我点了点头说:“行,小关这嘴茬子也够厉害的。那你快去忙吧!”我心里想着,其实我真的无意和别人斗嘴,只不过非常真实的表达自己的想法罢了。我来到666厂就是为了工作,希望通过工作可以得到相应的收入,得到快速的进步,进而实现人生价值。简单说来,不还是生存和发展这两大主题吗?可我知道,既然张处有所担心,一定有他的道理。年轻的我,没有再想太多。除了在业务和为人处世上的敬佩以外,我更敬佩这些老领导们的敬业精神,他们值得我永远学习...

    和张处告别了之后,我又向五分厂走去。我得把没有检查到的具备独立销售的部门都得检查到了。这条由销售处通往五分厂的路真是十分的熟悉,我实习的时候走过多次。走在这条路上,我心里还是有几分怀念的感觉。进了五分厂来到了厂长办公室,直接推开了门。有人会问,你咋不敲门呢?楼上机器的轰鸣声淹没了一切,我就是把门敲漏了里面的领导也未必听得到。进了办公室我看到了邓头儿正在和主管销售的副厂长刘厂长聊天儿。邓头儿一眼看到了我,乐呵呵的站起来了,冲着我招手,示意我过去。我走到邓头儿身边儿,只见他笑眯眯的对我说:“小关儿你也太不够意思了,怎么自从离开五厂去了领导身边儿,就再也没有回来看看呢?”刘厂长在旁边打趣地说道:“小关儿天天陪着大领导,哪有功夫来看你。”这也属于神补刀啊!我自从离开五厂,先去动力后去经理办,哪有时间或者理由再回来看看呢?我虽然心里这么想,嘴上不能这么说。我要是说很忙没时间回来,这不就更显得我架子大了吗?当时,我微微一笑说:“我这不是知道二位领导都忙,哪敢回来打搅啊!”邓头儿哈哈大笑的一拍我肩膀说:“小关反应还是那么快,说说今天怎么想起来打搅我了?”我赶忙说:“今天的确是特别巧,就连主管销售的刘厂长都在厂里。我就是为了检查一季度销售指标完成情况而来。”说罢,我拿出了第一季度行政工作要点的红头文件,摆在了桌子上。邓头儿和刘厂长相视一笑,各自回到了自己的座位上。邓头儿给我递过来一支烟,我出于在五厂的习惯,接过来烟点着了。我吸了一口烟对邓头儿说:“您看,检查这部分的工作,我是问您呢?还是问刘厂长?”刘厂长一指邓头儿说:“邓头儿主管全面工作,当然要问他呀!”可邓头儿笑了笑说:“我们两个都在你就问吧,我们谁更了解,谁就回答你。”我也笑了,冲他们说道:“二位领导,其实我就是来问问指标的完成情况,如果没有完成请提供给我原因以及今后要采取的措施。”

    等我向五分厂的两位领导说明了来意,他们立刻表情有些异样。我感觉到他们怎么似乎没有刚刚见到我时,笑的那么灿烂了呢?难道是销售指标完成的不好?经过我和邓头儿和刘厂长核对完了指标之后,马上就印证了我的推断。这五分厂的销售指标根本就连70%都没有完成。刚刚销售处没有完成指标,理由说的还是很充分的,那么这五分厂又有什么理由呢?我一边记录一边问道:“那请二位领导说一说原因和后面要采取的措施吧!”让我万万没想到的是,还没等邓头儿说话,刘厂长一拍桌子,开口大声说道:“这指标是谁定的他一定是个好大喜功的人!”此言一出,惊得我和邓头儿是目瞪口呆....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